台当局欲规定“社交距离”,媒体人质疑“排队买口罩呢?”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一项新报告指出,由于新冠肺炎传染力极强,社交距离2米并不能完全阻隔传播,建议若必要的话,最好能相隔8米。至于台湾是否会有相关规范?台湾“流行疫情指挥中心”陈时中31日正式宣布,非特定空间内的社交距离,应保持室外1米、室内1.5米,如果有区域比较特别,无法维持这样距离,一定要戴口罩。

苏贞昌31日率领赴台当局立法机构进行备询时也表示,“社交距离”是有鉴于新冠肺炎疫情变化越来越严峻,因此才会订出规范跟指引。苏贞昌说,社交距离大概就是一只手臂的距离,但主要是管理公共场合。

台当局欲规定“社交距离”,媒体人质疑“排队买口罩呢?”

对于台当局表示研议订“社交距离”规范,若违者就开罚,媒体人李艳秋则在脸书表示,若排队买口罩的现象依然存在,就无法保证排队群聚不会成为防疫破口。

李艳秋以自己为例,分享亲身观察买口罩的状况,每家药局规矩不一样,有的先拿号码牌,再依药局规定的时间去买,缺点是要跑两趟,优点是不需要排太久;有的药局每天固定时间发口罩,先来后到,售完为止,一小时前去排队基本上都一定有,但之后的机率越来越低,也可能排了半天到你的时候刚好卖完了,好处是不需跑两趟,缺点是要排很久。

李艳秋还说,队伍里老人家和外来移工的比例相当高,看到老人家拄着拐杖,刮风日晒下雨,带著水壶背包雨伞一站近一小时,真的很为他们担心。她也提到有些人没有“社交距离”的概念,手机一讲一小时,而且把口罩解开讲话,让身旁的人默默远离,站到队伍外。药局员工不多时就会来“整队”,只好再回到队伍“人靠人”。

李艳秋强调,“指挥中心”说要制定“社交距离”,并对违者开罚,但是如果排队买口罩的现象依然存在,如果对大众,尤其外来移工的教育没有落实,如果老人家及弱势的口罩供应无法改进,就无法保证排队群聚不会成为防疫破口。

海峡导报综合台媒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