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給孩子立規矩?有什麼影響?家長要了解!

老話說得好:“三歲看小,七歲看老。”這句話充分體現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管是三歲還是七歲,孩子所表現出來的種種行為,都是家庭教育的集中體現。說到教育,不少家長都會很頭疼,說不知道該怎麼教育孩子,覺得孩子不聽自己的。

教育要找對方法,要學會給孩子“立規矩”。

我國著名國畫大師李苦禪,從小就嚴格教育他的孩子李燕,就餐座位要講究,長輩要坐在上座,長輩動筷子前,不準拿起自己的筷子。自己的衣服自己洗乾淨,不準丟給母親,說話要有禮貌,不能大聲吼叫等等。李燕就在這樣的家庭中一步步長大,不僅成長的知書達理,而且還子承父業成為了一名優秀的畫家。由此可見,立規矩對於教育孩子是很有必要的。

怎麼給孩子立規矩?有什麼影響?家長要了解!


一、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讓孩子從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比如自己的襪子自己洗,學會收拾自己的房間,學會做一兩道家常菜等等。這不僅僅是讓他們從小樹立勞動觀念,更是教會他們凡事要自己去動手嘗試。

遇到任何事情都一樣,不能總想著讓別人替你解決,自己是自己最好的助手。只有自己去親自動手嘗試了,自己為之努力過奮鬥過,這件事情才有價值,對自己才有幫助。別人做好的東西永遠是別人的,當你自己去面對很多事情的時候,你還是什麼都不懂什麼都不會。因此,父母要從小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好習慣。

怎麼給孩子立規矩?有什麼影響?家長要了解!


二、從娃娃抓起

一幢大樓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它的地基,地基打的牢往上蓋多高都不怕,地基要是打不好,出來的只能是豆腐渣工程。孩子的教育也是一樣,要從小讓孩子樹立正確的觀念,在他什麼都不懂的時候,把正確的觀念交給他,他自己就會在心裡有一個衡量的原則。以後無論他遇到大大小小的事情,他都能懂得評判的標準,不會被任何因素牽著鼻子走,會堅守自己的底線。

怎麼給孩子立規矩?有什麼影響?家長要了解!


三、父母要嚴於律己

良好的家教絕不是空口白話,而是取決於整個家庭的氛圍。在給孩子立規矩之前,父母首先就要審視自己,首先要給自己定規矩。孩子永遠是以父母為榜樣的,父母的一舉一動會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

家長在嚴格要求孩子之前,要先嚴格要求自己,比如做事要有自己的底線,擁有好的生活習慣,優秀的道德品質等,這些都能成為給孩子立規矩的底氣。只有自己越來越優秀,孩子才能有一學一,慢慢的變得優秀。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自古以來,真是有了規矩整個社會才得以運轉到今天。每個小家庭也一樣,讓規矩成為標杆,這既是嚴格要求自己的準則,更是不斷鞭策自己前進的動力。更重要的是,要讓孩子懂得規矩是他們成長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存在,讓他們聽規矩、守規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