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殖民者的武器?

很多人去影院看電影的時候通常會買一桶爆米花,在欣賞大片的同時享受爆米花帶來的對味蕾的刺激,將視覺、聽覺、味覺發揮到極致。爆米花的主要原料是玉米,據說發源於一千年前的印加帝國,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小吃之一。玉米是美洲特有農作物,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後走向全世界,如今其產量僅次於水稻和小麥,是世界第三大糧食作物。正如有學者指出:"玉米是上帝賜予人類最大的恩惠。"

玉米:殖民者的武器?


玉米是如何誕生的

玉米起源於拉丁美洲的墨西哥和秘魯一帶,同其它主要禾穀類作物一樣,玉米是一種馴化作物,可能馴化於7000年以前。它和其它禾穀類作物很不一樣,因為其它如水稻、小麥在自然界還保留有野生形態,而玉米至今在自然界中尚未發現與之相似的野生形態。玉米化石或者是從野生到栽培馴化過程中的中間類型也沒有被發現。一句話,我們不能確定玉米的老祖宗是誰。

玉米是人類"超級"馴化的作物,這種"超級"馴化已經使玉米失去了最基本的自然繁衍能力。也就是說玉米繁衍必須依靠人類,物種才能得以繁衍,看來玉米和人類真是相依為命了。古老的印第安人是如何把玉米馴化成如此高級的作物?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科學界。

玉米:殖民者的武器?


目前關於玉米的起源有爭議。比如中國有學者就很腦洞大開,認為玉米並不是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之後才傳入中國的,並且認為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的種植玉米的國家之一,時間可能從三皇五帝時就開始了。理由是在《梁書·諸夷傳》中,提到了扶桑國,經過該學者考證,這個扶桑國就是現在的美洲,也就是在南朝梁時就有中國人登陸美洲,而玉米就叫扶桑。此學者考證的煞有介事,姑且把這看作為笑談吧。

腦洞之說暫且放在一邊,目前科學界認為,大芻草,這種看起來像雜草的禾草可能就是玉米的祖先。大芻草的穗沒有外殼,花軸的頂端只有一些裸露的種子,和其他禾草沒什麼兩樣,怎麼看都不像玉米。目前植物學家的普遍看法是,數千年前,大芻草發生一連串意外突變,而成為玉米。

玉米:殖民者的武器?


突變的結果就是這種植物的雌性器官從植株的頂端轉移到莖節上,同時也膨脹成巨大的玉米包。雄性器官保持不變,仍然是長在頂端的穗花。這種奇特轉變的結果就是,玉米包長在莖節上更能夠吸收養分,因而突然間有能力產生數百個巨大種子。種子由層層的外殼包裹,失去自行繁殖的能力,這真是一場災難。如果當時不是恰巧有人覓食發現了它,撕掉外殼,剝下種子,將其進行種植馴化,那麼這個大自然的傑作就可能和人類失之交臂。這真是令人膽戰心驚的一幕。

就這樣,玉米和人類深深纏繞在一起,再也無法分離。如果沒有人類每年播種,玉米可能在幾年之內就會從地球上消失。今天玉米已經發展成為全世界的糧、飼兼用作物,種植遍及世界大部分地區,在人民生活中佔有愈來愈重要的地位。那麼到底是人類馴化了玉米還是玉米馴化了人類呢?可能互相馴化了吧。

殖民者的武器

歐洲殖民者曾經把玉米作為武器,販賣奴隸,掠奪財富。這聽起來似乎有點詭異,實際情形是殖民者在奴隸貿易中,把玉米作為奴隸的主要食物和營養來源,在這個過程中,沒有更好的食物來替代玉米的作用了,玉米似乎很不情願地成為殖民者的幫兇。

歐洲殖民者在美洲建立殖民地,在北美種植園裡種植菸草和棉花,在西印度群島種甘蔗,在中美洲、南美洲開發金、銀等礦藏。最初在種植園和礦山勞動的多數是白人契約工,他們是來自於歐洲各國的貧苦移民,但大多不適應美洲溼熱的天氣和繁重的勞動,隨著種植園的發展,勞動力嚴重不足。殖民者最初試圖奴役美洲本土的印第安人,但並未獲得明顯收益。後來發現黑人的力量遠大於印第安人,在種植園或礦山使用黑人奴隸要比白人契約工便宜得多,又便於管理。於是,大西洋三角貿易便自此正式開始。

歐洲人首先把金屬工具、武器彈藥、紡織品、朗姆酒和菸草等物品運到西非海岸,把這些貨物交給非洲當地的酋長。酋長們與殖民者合作綁架大量黑人運到美洲,歐洲殖民者把這些黑人賣給當地的種植園主獲得豐厚的利潤,同時購買美洲生產的產品運到歐洲售賣,再一次獲取豐厚的利潤,然後再換取一些歐洲的物品去西非換取黑人奴隸,如此不斷循環了四百年。西方殖民者通過罪惡的奴隸貿易完成了最早的資本原始積累,在整個大西洋貿易期間,一共有約1200萬黑人離開非洲,其中有150萬人死在去美洲的路上。

玉米:殖民者的武器?


在大西洋飄流的漫長日子裡,奴隸們的一日三餐最主要食品是玉米。據記載,跨海航行一般需要45天,如果每一條船載有250個奴隸,每個奴隸每天消費2磅玉米,每條運奴船就需要13噸玉米。那時的運奴船被稱為"墳船",意味著奴隸被禁錮在棺材似的狹小空間裡,也顯示出販奴過程中的極高死亡率。玉米能長時間存儲,並且含有很高的維生素,能防止奴隸貿易越洋航行中常見的壞血病。

玉米在奴隸貿易和日常飲食中扮演特殊角色,是因為玉米產量和生長週期都比非洲傳統穀類作物有優勢,比如高粱和粟類。其次是非洲的刀耕火種和當年的印第安人種植方法很像,玉米來到非洲彷彿回到了家鄉一樣。非洲人用火燒光一塊地,耕作種植一段後,進行放荒恢復土質,再開發新的荒地,非洲人的耕作方式和美洲農民創造的玉米之間形成了共生關係。

奴隸貿易根本改變了非洲經濟、社會和政治模式,所有的非洲政權都沒落了,而且由於武器大規模流入,武裝衝突成了非洲大陸各部落之間唯一的交流形式。奴隸貿易以及伴隨的戰爭造成的人口流失,歐洲廉價貨物對當地造成的衝擊,改造非洲經濟來服務於奴隸貿易,共同將非洲推向了至今尚未擺脫的貧困之路。與此同時,大規模地奴隸貿易也永久地改變了美洲的面貌。

為玉米辯護

在奴隸貿易中玉米是罪惡嗎?這口大鍋玉米恐怕背不起。沒有玉米,奴隸貿易也會產生,但是玉米的出現的確促進了奴隸貿易的急劇增長,玉米最大程度的保證了殖民者在奴隸貿易中的收益。不過真正應該揹負這口大鍋的應該是嗜血的資本。工業革命之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逐漸在西方確立,殖民者為了獲取工業原料和開拓市場,利用槍炮殖民全球。

在我看來,使用奴隸進行生產是近代文明社會的返祖現象,奴隸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和原材料被運往世界各地,這正與資本主義在全球擴張是一脈相承的。正如硬幣有兩面一樣,玉米能夠傳遍全球,造福當今人類,也是早期資本主義殖民擴張的結果。禍焉?福焉?

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奴隸貿易最終也走向了歷史。而玉米今天也衍生出龐大的物種、幾百種產業、數千種食品,以及伴隨產生的各種驚心動魄的故事。例如在美國,到19世紀末期,玉米已發展成為 "作物之王",在美國農業國際化進程中,玉米扮演重要角色,穩固的玉米產量是美國強勁出口能力的基礎。美國生產的玉米只有約五分之一被直接食用,而其他大部分都轉化成為動物飼料。在美國大型超市的幾萬種商品中,至少有四分之一的產品與玉米有關。

玉米自16世紀初引進我國之後起初並沒有得到特別的重視,直到乾嘉時期,因人口增長過快,民眾開始大規模墾荒種植玉米。上世紀60年代"大躍進"時期,玉米大規模地從丘陵旱地擴展到平原地區,到60年代末期玉米種植面積僅次於水稻和小麥,成為中國第三大農作物。玉米改變了我國傳統的糧食作物結構,為社會提供更多的商品糧,促進山區經濟作物的發展,某種程度上影響了中國近代幾百年的歷史發展。


[美]邁克爾·波倫:《雜食者的兩難》,北京:中信出版社,2017年。

[墨]阿圖洛·瓦爾曼:《玉米和資本主義:一個實現了全球霸權的植物雜種的故事》,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美]吉爾伯特、雷諾茲:《非洲史》,海口:海南出版社,2007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