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玉米、番薯、馬鈴薯——影響了貴陽人口數量和結構?

點擊【右上關注】


民以食為天。今天,玉米、馬鈴薯是貴陽人餐桌上的常客。玉米,貴陽人又叫包穀,煮"嫩包穀",吃憶苦思甜的"包穀飯"等等。馬鈴薯又叫土豆、洋芋,它變身土豆泥、土豆丁、土豆片、土豆絲等形態,煎、炸、炒、煮,各種吃法各種嗨。番薯以烤番薯的形態,還在大街小巷或者商場裡存在,基本是一種零食的待遇。它們都是我們菜籃子中的一員,而不是解決溫飽的主要力量,然而在古代,它們就重要多了,往大了說推動形成了"康乾盛世",就貴陽來說,影響了貴陽的人口總數與結構。


少數民族主導的"貴陽"

根據考古發掘,現在的貴陽區域內,在清鎮、烏當、修文等地發現了石斧、錛、鑿、方格印紋陶片等26處舊石器時代古人類遺存。在白雲、修文開陽等地發現了石製品、骨製品、陶片、用火遺蹟等4處新石器時代古人類遺存。其中,開陽縣國家巖洞中發現了保存較為完整的骨架1具;開陽縣平寨麼佬洞採集到的人牙化石3枚,經考古部門鑑定,屬於晚期智人。如此看來,至少在距今2萬年左右的舊石器時代晚期,就有相當數量的古人類在現在的貴陽境域內活動。當然,那個時候沒有民族的概念,他們的後代如果一直在這一區域發展下來,勢必是區別於漢族的中原文化,應當會成為少數民族,只是在沒有記錄的遠古時期,都淹沒在歷史的塵埃裡了。

玉米、番薯、馬鈴薯——影響了貴陽人口數量和結構?

彝族村寨

在距今5000年左右,根據相應民族的傳說,以及一些歷史的模糊印跡,我們可以知道貴州地區的居民主要是仡佬族的先民濮人,苗族的先民九黎或三苗,侗族、布依族、水族的先民百越,以及來自西北少數民族氐羌系族群演化而來的彝族等。其中,彝族先民在三國時期建立過羅氏鬼國,在唐代統治過矩州(今貴陽),甚至在五代十國到宋初,彝族先民一度入主矩州,把矩州改名為"黑羊箐"這樣一個具有彝族特色的地名,可見當時有大量的彝族居住在貴陽。

及至元明時期,水西、水東土司兩大勢力輪番掌控貴陽地區。水西土司即是彝族先民部落政權傳承而來,與羅氏鬼國一脈相承,只是在不同時代表現出不同的政權形態。水東宋氏土司,雖然宋氏本來是漢族,但在當時的貴州地區,漢族較少,反而變成了"少數民族"。加上入黔日久和穩固統治的需要,就像少數民族在漢族人居多的地方逐漸漢化一樣,宋氏逐漸"少數民族化",融入了布依族,依靠布依族、苗族的力量,與以彝族為主的水西安氏在貴陽地區形成均勢。明代建立貴州宣慰司,水西安氏為宣慰使,水東宋氏即為宣慰同知(副宣慰使),都駐貴陽辦理軍民事務,可見彝族、布依族、苗族是貴陽當時主要的居民。

玉米、番薯、馬鈴薯——影響了貴陽人口數量和結構?

20世紀80年代苗族在噴水池舉行“四月八”活動

再補充一個苗族習俗。直到現在,每年的農曆四月初八(苗族"亞魯節"),貴陽市及鄰縣的苗族群眾都要身著民族盛裝,雲集噴水池一帶,吹響蘆笙、簫笛,唱著山歌,跳著苗家舞蹈,紀念在"四月八"戰死,而埋葬在噴水池一帶的古代苗族英雄亞魯。從這個傳說與習俗可以看出,亞魯埋葬在今天的噴水池附近,而一般死去的人都是埋葬在自己家或者聚居區的附近,可見當時的貴陽,苗族人數眾多,至少是苗寨一類形式。


玉米、番薯、馬鈴薯等傳入貴陽的影響

中國傳統糧食作物如五穀、麥等由於受生物屬性的制約,特別是受氣候和垂直高度的限制,所以只能在平原淺丘坡地進行種植經營,而不可能在山地大量種植並獲得較高產量。明清時期傳入中國的玉米、馬鈴薯、番薯等高產旱地農作物,其主要產區主要是在南方的丘陵山地。由於這些高產旱地作物的大量種植,使得中國亞熱帶山地得以大規模的開發,增加了傳統農作物的種類,提高糧食總產量,豐富了中國人的飲食結構,緩解日益增長的人口對經濟社會的壓力,對"康乾盛世"貢獻了農業的力量。

玉米、番薯、馬鈴薯——影響了貴陽人口數量和結構?

作為雲貴高原的組成部分,加上山地丘陵地形,稻麥等傳統農作物在貴陽地區由於當時結構性、工程性缺水(水利設施落後)的問題嚴重,這些作物很難得到高產。玉米、番薯、馬鈴薯等美洲旱地高產作物比一般糧食作物的抗旱、抗寒強,更適合在山區種植,產量較高,被當做主食或者主食替代物,有效地發揮了土地的效力。它們在清代逐漸傳入地處亞熱帶的貴陽,逐步推廣

,為亞熱帶山地的深度開發創造了條件,推動了貧瘠土地的開發和提高了有限土地的產出。由於耕地得到拓展,糧食作物產量的增加,外來人口進入貴陽地區,並能留下來成為一種可能。

玉米、番薯、馬鈴薯——影響了貴陽人口數量和結構?

隨著明代守邊疆的軍屯、民屯,以及明清兩代都逐漸推行"改土歸流""移民實邊"等政策實施,漢人遷入量越來越大。即使如此,清乾隆六年(1741年),貴陽府有人口48988人,其中少數民族32904人,佔總人口的67.17%,少數民族仍然佔據多數。在戰爭、政策,以及高產作物的引進推廣等眾多因素綜合影響下,貴陽地區的外來人口逐漸增多。至清末,貴陽地區的漢族人口才超過少數民族人口。


五方之民匯貴陽

民國26年(1937年),貴陽人口為121304人,民國34年(1945年)增加到284504人,8年間增加163200人,增長2.35倍,年均增加20400人。抗日戰爭時期,京、津、滬、漢相繼淪陷,東北、華北、東南沿海次第落入敵手,貴陽地處內陸山區,是戰火紛飛中國少數幾個沒有被戰火燒到的省會城市之一;1938年國民政府遷都重慶,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西移,貴陽距重慶較近;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滇緬公路打通,貴陽成為全國中心重慶往海外通道的必經之地。在這樣特殊的環境和特殊的條件下,貴陽成為抗戰後方重鎮,淪陷區的機關、廠礦、學校陸續遷到貴陽通往貴陽的道路上逃難的人絡繹不絕,貴陽人口猛增正是漢族移民的必然結果。

玉米、番薯、馬鈴薯——影響了貴陽人口數量和結構?

抗戰時期人來人往的貴陽大十字

抗戰勝利後,大批機關企事業遷回東部沿海地區,貴陽人口流失嚴重。隨後,新中國建立,1964年,三線建設在貴州鋪開,東部沿海地區的人隨著企事業單位的遷入,大量湧入貴陽。甚至,在改革開放後,四川人也大量湧入貴陽淘金,有"十萬川軍進築城"的說法。綜合歷史上的少數民族遷入和元明清時期漢人開始大規模的遷入,這些進入貴陽地區的外省人,來自四面八方,祖國的東南西北中,他們來到貴陽,安居樂業,逐漸融入貴陽的生活,慢慢地變成新一代的貴陽人。所以,貴陽是一座移民城市,也有五方之民匯貴陽的說法。


【大嘴說貴陽】專注貴陽故事,查閱資料、碼字不易,認同請關注、點贊、轉發。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