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茶文化是如何形成和發展的?“別茶人”白居易的品茶人生

中國的茶文化是如何形成和發展的?“別茶人”白居易的品茶人生


“茶”作為一種與國人生活息息相關的傳統飲品,早已融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與文化習俗之中。從古至今飲茶都是文人墨客必不可少的閒情逸趣,這種既古老又神奇的東方樹葉,不僅具有調養身體的重要功效,同時也可以起到盪滌心靈、修身養性的作用。


在上古時期“茶”原本只是一種野生草藥,相傳神農嘗百草時就曾發現過茶葉。但當時社會由於尚處初級文明階段,所以人們只是將茶葉當做一種,可以清心靜氣、明目養神的普通草藥。在一些比較重要的祭祀活動中,人們也會將茶葉當做祭品使用

中國的茶文化是如何形成和發展的?“別茶人”白居易的品茶人生

到了春秋時期“茶”不但被人們當做一種湯藥,而且也變成了普通百姓餐桌上的菜餚。也就是說從上古時期一直到春秋時代,大約歷經一千四百年的時間,“茶”依然尚未脫離草藥或菜食範疇。

五百多年後在西漢中後期“茶”才被吸納入宮廷,並變成了當時倍受歡迎的宮廷飲品。從這一點來看“茶”從被發現到變成古人杯子中的香茗,前後一共經歷了大約兩千多年的時間,這其實也是中國古代茶文化的發展史。

中國的茶文化是如何形成和發展的?“別茶人”白居易的品茶人生

事實上古代飲茶之風的發展與推廣其實也遵循了,由宮廷至民間由小眾到大眾的規律。雖然一開始茶葉在民間率先風靡,但是卻只是被當做草藥或菜品。而飲茶習俗亦或是品茗文化,卻是在王公貴族以及士大夫階層繁榮起來。

從西漢後期開始品茗成為了時人附庸風雅的重要體現,西漢著名辭賦家王褒曾在《僮約》中,提到過“烹茶盡具”與“武陽買荼”。文中所寫“荼”即“茶”,從這篇賦文中可以得知茶在當時社會,已成為日常飲食中的重要一環。

中國的茶文化是如何形成和發展的?“別茶人”白居易的品茶人生

而且也是西漢時期待客以禮的珍稀之物,由此可知茶在當時社會地位十分重要。《僮約》中提到的飲茶習俗要比《茶經》還要早幾百年。作為現存最早且較為可靠的茶學資料,對後人研究中國古代茶文化提供了十分必要的借鑑與佐證。

唐代著名茶學家被譽為“茶仙”的陸羽,曾編纂了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這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鉅著不僅,填補了中國古代茶文化的空白歷史。同時,也為原本處於矇昧狀態的中國茶文化,開闢出一條令世人無比羨豔的光明之路。

中國的茶文化是如何形成和發展的?“別茶人”白居易的品茶人生

唐代茶文化盡在一字一句中

茶葉經過幾千年的發展與融合之後,在唐朝時期終於實現了飛躍性發展。而這個發展的主要標誌就是陸羽創作的《茶經》,作為中國現存最早、最全面的茶葉百科全書,不僅詳細介紹了茶葉的發源歷史和飲茶技藝,同時還提出了“茶道”在茶文化中的重要內涵。

這位被後人尊為“茶聖”的茶文化傳道者,不僅“一生嗜茶,精於茶道”,而且還為茶文化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作為古代茶文化的重要領路人,在陸羽的大力推廣之下茶文化在唐代,出現了空前絕後的繁榮局面。

中國的茶文化是如何形成和發展的?“別茶人”白居易的品茶人生

一、茶文化的形成與發展

“茶文化”顧名思義其主體為生長於中國大地上的茶葉。當茶葉與飲茶行為和古代文化融為一體之後,一種全新的以飲茶為契機的文化體系就此形成。如果從歷史角度來講茶文化,應該是從茶葉被發現並應用於生活之中時,就已經形成了初步的文化萌芽。

隨著歷朝歷代不斷髮展與改進,茶葉從草藥、菜食再到可以飲用的飲料,歷經了大約4700多年的文化發展之旅。尤其是在唐代“茶聖”陸羽著述《茶經》之後,以茶道、茶德、茶學、茶藝等為基礎的茶文化開始大行於世。

中國的茶文化是如何形成和發展的?“別茶人”白居易的品茶人生

二、現實主義詩人白居易的茶趣情懷

同時,唐代很多文人墨客也都不吝文字,用詩歌去讚頌品茗飲茶的文人雅趣。現實主義大詩人白居易就曾寫過很多與茶有關的詩歌,例如大家耳熟能詳的《山泉煎茶有懷》,“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塵。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

這首《山泉煎茶有懷》描繪的就是,白居易閒居山林之時一人煮茶、飲茶的趣事。坐著倒一壺清涼的冷水然後開始煮茶,看著正在煎煮的碧色茶粉細末如塵。手裡端著一碗茶水沒有什麼理由,就是想將這份情感寄予愛茶之人。

中國的茶文化是如何形成和發展的?“別茶人”白居易的品茶人生

這首小詩雖然看上去是在描寫尋常的煮茶、飲茶趣事,但其所表達的實質確實閒居心情。白居易在閒居之時每天都要飲茶品茗,雖然這種生活在現代人的眼中特別閒適,但是對於白居易來說卻是一種不得志的體現。

白居易罷官賦閒時期曾終日與茶為伴,在他創作的2800首詩歌中以茶為主題的詩歌有八首。但是涉及到茶事、茶趣的詩歌卻高達五十多首,如果將二者相加白居易的創作的“茶詩”差不多有六十多首。

中國的茶文化是如何形成和發展的?“別茶人”白居易的品茶人生

三、“別茶人”白居易

1.一生嗜茶,擅作“茶詩”

白居易是中唐時期十分著名的現實主義詩人,在詩歌成就上他曾與元稹並稱為“元白”。尤其創作的長篇敘事長詩《長恨歌》,以及《賣炭翁》、《琵琶行》等名作,時至今日依然被很多文學愛好者奉為唐詩中的經典之作。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生活在中唐實習的白居易,是一個仕途不達、屢受挫折之人。事實上作為中唐時期的官員以及詩人,他的生活縱然充滿了眾多坎坷,但是依然沒有改變其“好酒嗜茶”的灑脫個性。

中國的茶文化是如何形成和發展的?“別茶人”白居易的品茶人生

唐代詩人雖然大都是在飲酒之後文思如泉湧,但是他們在飲酒之餘也有品茗的雅興。白居易一生嗜茶並且擅於創作“茶詩”,同時他也是一個精通茶道、鑑別茶葉的行家。他對茶的偏愛基本上都寫在了詩歌中。而且幾乎從早到晚茶不離口。

在他在眾多“茶詩”作品中不僅提到了,早茶、中茶、晚茶飲茶方式。同時,還寫出了飯後茶、寢後茶飲茶風俗。

在白居易的“茶詩”完全可以看出,他不僅特別鍾愛飲茶而且也用茶來修身養性。以茶會友交、用茶抒情是白居易“茶詩”的主要特色。

中國的茶文化是如何形成和發展的?“別茶人”白居易的品茶人生

2.《謝六郎中寄新蜀茶》

白居易對飲茶的喜愛與對茶道的精通,都與其人生經歷有很大關係。他曾在《謝六郎中寄新蜀茶》一詩中,寫道“不寄他人先寄我,應緣我是別茶人”,至此後人就將其稱為“別茶人”。所謂“別茶人”指的就是可以鑑別茶葉品質優劣的人。

(1)詩歌創作背景

這首詩創作於唐憲宗元和十二年清明剛過,此時的白居易因“妄議朝政”被貶為江州司馬。在江州時期白居易可謂心灰意冷,但此時卻收到好友忠州刺史李宣寄來的新茶。這不僅讓白居易頓感友誼的珍貴,因此他不顧自己正身染疾病寫下了這首古詩。

中國的茶文化是如何形成和發展的?“別茶人”白居易的品茶人生

《謝六郎中寄新蜀茶》一詩所表達的涵義,其實就是對李宣深厚友誼的回饋,以及表達對好友贈新茶的感激之情。在這首詩歌中白居易通過對二人友情的描寫,進而寫出了對李宣贈新茶的喜悅之情,尤其是最後兩句更是情真意切。

“故情周匝向交親,新茗分張及病身。”

我們現在交情甚篤主要是因為曾經過從甚密,新茶才採摘完畢就贈予我這有病之人。

“紅紙一封書後信,綠芽十片火前春。”

白居易收到李宣贈送的新茶之後,特意用紅紙為他寫了一封回信。“綠芽十片”即十塊團餅茶,而“火前春”則是指清明節前一天寒食節。如果從其隱含意去分析可以得知火前春即明前茶。

中國的茶文化是如何形成和發展的?“別茶人”白居易的品茶人生

“湯添勺水煎魚眼,末下刀圭攪麴塵。”不斷向煮茶的壺中添水直到將茶葉煮成魚眼白,然後用刀圭將茶水中的浮沫盛出去。實際上這兩句詩寫出了白居易煮茶時的情形,也就是說他剛收到朋友寄送的新茶之後,就忙不迭地燒水煮茶並品嚐其中滋味。

“不寄他人先寄我,應緣我是別茶人。”最後兩句詩歌既寫出了二人之間的關係非同一般,同時也說明白居易在品茶、辨茶方,其實都具有非常獨到的造詣。剛採摘之後的新茶就馬上給白居易寄送,這說明在李宣的心目中白居易非常重要。

四、“或吟詩一章,或飲茶一甌”

《詠意》是白居易比較著名的“茶詩”之一,這首詩歌通過對自身處境與心態的描寫,進而彰顯出了詩人看淡世事滄桑的豁達心境。詩歌中最後八句其實才是全詩的主旨,通過將人生與茶相互融合而體現出了,“身心一無系,浩浩如虛舟”的曠達境界。

“常聞南華經,巧勞智憂愁。不如無能者,飽食但遨遊。平生愛慕道,今日近此流。自來潯陽郡,四序忽已周。不分物黑白,但與時沉浮。朝餐夕安寢,用是為身謀。此外即閒放,時尋山水幽。春遊慧遠寺,秋上庾公樓”。

這首詩歌的前十六句通過對“不如無能者,飽食但遨遊”的描寫,表達出了詩人白居易罷官賦閒之後的生活狀態。他自稱“飽食無能者”其實是一種高雅的自嘲,一個才華橫溢的大詩人怎麼可能無能呢,只不過才能無用武之地而已。

“或吟詩一章,或飲茶一甌。身心一無系,浩浩如虛舟。富貴亦有苦,苦在心危憂。貧賤亦有樂,樂在身自由”。

最後八句其實抒寫了詩人閒居時的生活趣味,終日飽食無聊之際寫詩品茗也是一件樂事。因為這樣他就可以心無旁騖的過著閒散的生活了。

筆者認為白居易創作的這首《詠意》,藉助飲茶進而比喻自己的人生態度。當他罷官賦閒之後“或吟詩一章,或飲茶一甌”,才發現原來人生並不全是爾虞我詐。還有如此閒適的生活狀態與心無所繫的怡然自得。


結 語

飲茶品茗是古代文人墨客的雅興所在,“人間有仙品,茶為草木珍”這種對茶文化的嚮往,以及對品茗的痴戀其實都體現出了茶與人生的至高境界。正所謂“濃茶解酒,淡茶養神”,當飲茶成為一種文化時人生彷彿也融入了茶水中。

無論濃淡都可以散發出沁人心脾的清香,常言道人生得意時飲酒失意時飲茶。這主要是因為茶水可以衝散內心的陰霾,而烈酒則會讓人“借酒消愁愁更愁”。茶文化雖然看起來高深莫測但事實上,每一個人其實都是茶文化的參與者與傳承人。


【參考文學】

郭泮溪 《唐代茶文化概說》

陳文華《長江流域茶文化》

程啟坤《中國茶文化的歷史與未來》

姜天喜 《論中國茶文化的形成與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