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雲雨背後的巫文化徵要

(全文約3300字,閱讀約需7分鐘)

大凡讀過宋玉的《高唐賦》都記得:“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 當然如果沒有讀過,那也一定聽“巫山雲雨”這個詞,男歡女愛嘛,這個誰都懂。中國的名山一大堆,可為什麼就是巫山呢?而不是其他的什麼山呢,在中國的行政區劃中,有二處和巫有關的縣:巫山縣、巫溪縣,都位於重慶市的三峽地區,巫山更出名,同時巫山也是中國長江中游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代表——大溪文化的發祥地,這二處同為“巫”,是純屬巧合嗎?


巫山雲雨背後的巫文化徵要

巫山風光

作為原始宗教的雛形和圖騰崇拜的產物,巫是一切文學藝術、科學技術的最早源頭,許多現代社會現象都可以在巫中找到古老的模糊的蹤跡,比如占卜、星相、風水、跳神。同時巫文化也是鬼文化的主要淵源。

那麼什麼是“巫”?許慎在《說文解字》謂為:“巫,祝也,女能無形,以舞降神者也。” 可見巫的最早功能便是以舞蹈取悅於神,但後來巫的內涵不斷髮展,包括了醫藥、卜筮、看相、算命,乃至包括了天文地理等等。換句話說,相當於現在的科學家。在過去巫跟醫是並稱的,人而無恆,不可以作巫醫。巫醫是個小道,是最起碼的謀生技能。一個人沒有恆心、沒有決心、沒有堅定的意志,連學巫醫都做不好。”(見南懷謹《易經系傳別講》)。

什麼是巫文化?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們在長期的生產勞動和社會生活中逐漸創造並形成的歷史現象,它是社會歷史的積澱物。巫文化應該是上古時期以巫咸為首的“靈山十巫”創造的以占星術和占卜術為主要形式的地域特色文化,它的形成距今約有6000年左右。

一、古文獻中的巫文化

(一)《山海經》相關記載

《山海經·大荒西經》有一段文字:“大荒之中……有靈山,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禮、巫抵、巫謝、巫羅十巫從此升降,百藥爰在。”現代漢語的大意是說,一座名叫靈山的地方,是十大巫師上達天庭的地方,這裡出產各種靈丹妙藥。靈山究竟在哪裡?有學者認為,在上古,靈與巫是兩個互通的字,靈山就是巫山。在此筆者不敢苟同。《說文解字》說:“靈,以玉事神者。”說明靈是以玉通神,雖然也類似於占星或占卜,但比巫的涵義更寬泛,當時稱謂的巫山,類似於我們今天說的聖山神山。最重要的是,靈山後來改叫巫山了,說明了靈山在前巫山在後。而且叫靈山的地方很多,如《輿地紀勝·卷一百八十五》記閬州古蹟雲:“靈山一名仙穴,在閬中之東十餘里宋江上”。顯然此處的靈山,是指在閬中附近。至於有人認為,靈山就是現在巫溪縣的寶源山,我認為尚需要更多的的證據來支持。而歷史記載中的巫山,除了重慶的巫山外,僅見於山東肥城的巫山,《明史·卷四十一·志十七》載:“肥城府西南。元屬濟寧路。洪武二年七月來屬。西北有巫山,一名孝堂山,肥水出焉,西流入大清河。”而肥城巫山早在漢代就改名叫孝堂山了。

《山海經·海內西經》又說:“開明東有巫彭、巫抵、巫陽、巫履、巫凡、巫相,夾窳之屍,皆操不死之藥以距之。”現代漢語的大意是說,古蜀開明國的東邊,有巫彭、巫抵等巫師用不死之藥救治了“夾窳之屍”。開明國是古巴國的諸侯國,大約在今天的四川閬中一帶,那麼文中所說的“開明東”便是今天的峽江巫山一帶,是確鑿無疑的了。

《山海經》的上述記載,無可非議的證實了中國巫文化的起源便是今天的峽江流域巫山巫溪一帶。當然最初生活在那一帶的巫族,後來慢慢被巴人所同化。

(二)其他文獻記載

曾註釋《周易》、《山海經》等古籍的東晉著名學者郭璞,在《巫咸山賦》寫道“巫咸以鴻術為帝堯醫師,生為上公,死為貴神,封於是山,因以為名”。當然很明顯,這一說法也源自《山海經》,但早在東晉時候,連郭璞這樣的大學者都相信,巫山就是因巫咸而名的,也就是說,是先有巫咸這個人,後有才有巫山的山名。這個說法不一定準確,但也揭示了巫山之名的淵源。

《華陽國志》是研究巴蜀文化的重要文獻。研讀《華陽國志·巴志》會發現,整個殷代,峽江地區是一個獨立而文化很高的小國巫臷國,當然這種文化就是我們前述及的巫文化。後來原本是定居於洞庭彭蠡間巴丘巴水部位的民族西流遷入,他們依附巫臷行鹽經商,從而被稱為巫誕了。巴人善於架獨木舟,溯水而上,銷鹽至溪河上游部分。整個四川盆地,都有他行鹽的腳跡,後遂建成了巴國。其鹽循江下行,供給荊楚人民,又促進了楚國的文化發展。近世考古學家就地下發掘材料證明,巴楚兩國文化有其共同特點。這恰是先有巫文化,再衍為巴楚文化這一歷史發展過程的明證。

二、大溪文化中的巫文化

大溪文化是中國長江中游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因巫山縣大溪遺址而得名。其分佈東起鄂中南,西至川東,南抵洞庭湖北岸,北達漢水中游沿岸,主要集中在長江中游西段的兩岸地區。據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的年代,約為公元前4400~前3300年。大溪文化的發現,揭示了長江中游的一種以紅陶為主並含彩陶的地區性文化遺存。

大溪文化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以魚隨葬的現象,這在中國新石器文化中絕無僅有。一般來說隨葬的都是陶瓷玉器,顯示主人生前的財富。峽江地區山高林茂,農耕受限,生產力水平低下,更談不上手工業的發展了,沒有萌芽生產陶瓷玉器適應的技術水平和生產資料,魚是狩獵社會的財富象徵,這種以物隨葬的巫術實施,體現了當時人們初級的、樸素的宗教思想,即希望逝者在另一個世界裡甚至來生也同樣能擁有富足的食物,這正是巫文化中的生命觀表現。

在1959年巫山大溪遺址出土了一塊玉人面形佩,高6釐米,此玉佩上端有兩人穿繩的小孔,很明顯是巫師在通神時用的道具。這是對巫山巫文化最直接的實物證明,說明早在大溪文化時候,巫術在峽江已經是高度發展了,並且形成了其獨特的制式和道具。這種道具後來直接演化成了鬼文化中猙獰的“鬼臉”。


巫山雲雨背後的巫文化徵要

玉人面形佩

三、巫文化向鬼文化的演進

在巫山上游,就是聞名天下的鬼城豐都了。那麼巫文化和鬼文化之間有著何種淵源呢?

甲骨文”鬼”字的字型,上面是個田字形的大頭,下面像一個人跪著的姿勢。《說文解字》這樣解釋“從人象鬼頭”。意思是說:有鬼頭的人。“鬼頭”就是古代巫師作法時用的面具,或許就是前文提及的玉人面形佩一樣。可以確信,最早漢字的“鬼”並非指冥界的幽靈,而是指那些戴著這猙獰面具的人,而這一些人正是巫師一類。

“鬼”字出現在甲骨文裡,一般後面還緊跟著一個“方”字。“鬼方”,就是商朝版圖以外的一個方國,在已經發現的甲骨文裡,有很多征討“鬼方”的占卜記錄。這個“鬼方”,就是當時活躍在峽江流域的一個部族,而這個部族正是巫族。整個商周時期,鬼族有兩支,一北一南,生活在峽江流域的就是南支鬼方,主要分佈於今天的豐都一帶。南北兩支鬼族被統稱為“鬼方蠻”,他們就是以帶面具而著稱的人。在巴族進入峽江流域之前,鬼方已控制著重慶、黔北等大部分土地。但在巴人西遷的壓力下,鬼方不得不拱手交出峽江控制權,西遷至現在的豐都一帶。

鬼方到底是個怎樣的族群呢?他們為什麼要戴面具?先秦典籍《周禮》記載了鬼方的著裝:“掌蒙熊皮,黃金四目,玄衣朱裳,執戈揚盾,帥百隸而時儺,以索室驅疫。”這就是說,鬼方的人腳上蒙著熊皮,頭戴著金飾的有四個眼睛的面具,穿著黑色及紅色的衣服,手拿兵器,經常帶著一大群嘍進行一種稱為“儺”的儀式,以淨化房屋驅除冤魂。鬼方是個懼怕鬼怪、重視驅魔的部族,看他們如此隆重地舉行“儺”儀,就知道鬼怪文化在他們的生活中佔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現在我們可以理解,在商周時代的中原人眼裡,一個在日常宗教活動和戰爭中帶著猙獰面具的兇猛人群,是多麼地不同尋常。換句話說,在他們眼裡,這令人毛骨悚然的面具,就是那一方水土的第一象徵。


巫山雲雨背後的巫文化徵要

豐都鬼城

事實上,整個商周時代,鬼方一直遭受著中原王朝的軍事壓迫,這也間接導致了峽江流域的部族版圖變化。鬼方正是在經歷了與商王武丁及周康王的幾場大戰之後,元氣大損,以至於無力抵抗巴人的西遷,被迫退守於今天的豐都一帶。最後,仍然在巴人的壓力下消失得無影無蹤。巴人在奪取了鬼方的土地後,也接收了鬼方的文化,用巫鬼合一的宗教繼續了自己的統治。東漢末年巫鬼文化被道教吸收,巫師們也搖身一變成為道士,豐都成為鬼道的一個特殊地區。由此,道教教義指認豐都就是鬼魂所歸的酆都北陰大帝——陰間鬼神的統領者所在之處,原來鬼教中那些鬼王、鬼帥都統統歸其帳下,豐都作為幽冥地府人間翻版的說法開始形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