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獵人筆記》系列四:農奴制下俄羅斯農村的“風情畫”

“風情畫”,不是“風景畫”,“風情畫”,有景,還要有人,人物之間還要發生關係,形成社會,折射出一個群體的思維方式和情感特徵。《獵人筆記》,就是19世紀中葉農奴制下的俄羅斯廣大農村的“風情畫”。


在《獵人筆記》的前三講中,我們通過《樹林和草原》《霍爾和卡里內奇》《葉爾莫萊和磨坊主婦》三篇文章,瞭解了俄羅斯農村的自然景觀和生活在其中的4個人物,讓我們大體對屠格涅夫的視角以及筆下的人物有一個粗略的認識。然後,我們將要換一個角度,站在遠處,通觀全書,就像欣賞一幅掛在牆上的“風情畫”。


No.1 屠格涅夫,給了農奴“話語權”

全書,25篇,24+1模式,24篇寫人物,1篇寫風景。每篇有2-3個主要人物構成,主要人物大部分是農奴,也寫了一些地主的形象。


從前,俄羅斯農奴的形象,都是具有革命情懷的作家從道德的觀點出發來塑造的,筆下的農奴都是“被同情”“被保護”的對象。19世紀40年代,隨著農奴暴動次數的日漸頻繁,引起了社會的注意,農奴也有了自己的立場和訴求,他們漸漸成了文學作品的主角。


讀《獵人筆記》系列四:農奴制下俄羅斯農村的“風情畫”

斯拉夫史詩詞之一俄羅斯廢除農奴制(穆夏)

屠格涅夫的《獵人筆記》系列,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寫成的。就像我們之前看過了《霍爾和卡里內奇》《葉爾莫萊和磨坊主婦》,都是農奴,但在屠格涅夫的筆端,他們成了男一號、女一號,他們有了“話語權”,他們有陣地說出了自己心目中、自己視角下的是非對錯,這是本書在當時俄羅斯社會背景下最值得珍貴的地方。


讀《獵人筆記》系列四:農奴制下俄羅斯農村的“風情畫”

長期被代言、被定義、被解釋的人,最知道話語權的重要。《葉爾莫萊和磨坊主婦》一篇中有一個細節,磨坊主婦阿麗娜的僱主太太,明明是一個兇狠古怪的女人,可他的地主丈夫四處宣揚她比天使還要善良,在地主的眼中,阿麗娜才忘恩負義,不知廉恥、不可救藥,試想,如果不是屠格涅夫給阿麗娜以及和阿麗娜一樣的農奴提供了話語平臺,他們,不知道還會被汙衊多久,定義多久。


No.2 屠格涅夫對於地主的態度,也不是一概而論

《獵人筆記》中,屠格涅夫給農奴制時代的俄羅斯地主們畫了一系列獨特而逼真的肖像。比如——

@《葉爾莫萊和磨坊主婦》(第二篇):自命不凡的慈費爾科夫

@《草莓泉》(第三篇):窮奢極欲的彼得·伊里奇伯爵

@《獨院地主奧夫謝尼科夫》(第六篇):千方百計折磨奴僕的專橫任性的科莫夫

@《兩地主》(第十三篇):偽善自私的斯捷古諾夫

@《總管》(第十篇):“文明”而又“仁慈”的兇殘地主賓諾奇金


《獵人筆記》裡面塑造的很多的地主形象,深入人心,有的形象成了具有代表性的“符號”。列寧在揭露當時對地主階級人道的吹噓時說:

“這種對於葛伊甸的人道的崇敬,使我們……想起了屠格涅夫的《獵人筆記》。在我們面前出現一個文明的、有教養的地主,他舉止文雅,態度和藹,有歐洲人的風度。地主請客人飲酒,高談闊論。他向僕人說‘為什麼沒有溫酒?’僕人默不作聲,臉色蒼白。地主按了一下鈴,輕聲對進來的僕人說‘費爾多的事……去處理吧。’這個地主是那樣的‘人道’,不打不罵,甚至連說話都是那樣柔聲細氣,只是讓下人去處理,真是一個有‘教養’的‘仁慈’的人”。

然而,我們讀完原文就會知道,這個“遠遠的處理”指的是什麼,就會知道那位沒有溫酒的僕人將面臨著多麼可怕的懲罰。


當然,《獵人筆記》中的地主形象也不是一概而論的,也有一些沒有受到農奴制影響的地主。比如:

@《彼得·彼得洛維奇·卡拉塔耶夫》(第十八篇):愛上了普通女農奴的卡拉塔耶夫

@《塔佳娜·鮑裡索夫娜和她的侄兒》(第十五篇):心地善良而正直的塔佳娜·鮑裡索夫娜

@《且爾潑陀哈諾夫和涅道比斯金》(第二十篇):驕傲而公正的且爾潑陀哈諾夫

在屠格涅夫看來,即使是地主,只要不是典型的農奴制的擁護者,也還是俄國社會的積極力量。與革命民主主義者不同,屠格涅夫對俄國貴族還抱有希望,極力要發掘他們的積極因素。


讀《獵人筆記》系列四:農奴制下俄羅斯農村的“風情畫”

解放農奴們的沙皇亞歷山大二世

No.3 屠格涅夫展現了貧窮者豐富的內心世界

《獵人筆記》的可貴之處在於其中的很多窮苦人都具有豐富的內心世界,不麻木,不腐朽。比如:

@《霍爾和卡里內奇》(第一篇):展示了兩位截然不同的農民美好的生活情趣和精神風貌。霍爾具有務實的性格,積極有為,卡里內奇則是一個詩趣盎然的人物。

@《美人梅奇河的卡西央》(第九篇):卡西央熱愛祖國的自然界,而同時又意識到“人間是沒有正義的”,所以,他要穿著草鞋去尋找真理,幻想有一個“所有人都過著富裕正直生活”的地方。

總而言之,《獵人筆記》是一幅由25個單元100多位人物構成的俄羅斯風情畫卷,這幅畫卷的主人公們被安置在俄羅斯廣袤的、易於打獵的鄉下森林中。我們要把這幅價值連城的巨型畫卷懸掛在家裡最耀眼的位置。陳丹青說,“與繪畫相處之道,最好是與其朝夕相處,經年累月,不必用心看,不必多看(經過、抬頭、畫在看你)”,這或許也是我們與《獵人筆記》的相處之道——

朝夕相處,經年累月。

讀《獵人筆記》系列四:農奴制下俄羅斯農村的“風情畫”

《獵人筆記》文章列表

《霍爾和卡里內奇》

《葉爾莫萊和磨坊主婦》

《草莓泉》

《縣裡的醫生》

《我的鄰居拉季洛夫》

《獨院小地主奧夫夏尼科夫》

《利戈夫》

《百俊牧場》

《梅奇美人河的卡西揚》

《總管》

《管理處》

《孤狼》

《兩地主》

《列別江》

《塔吉雅娜·鮑裡索夫娜和她的侄兒》

《死》

《歌手》

《彼得·彼得羅維奇·卡拉塔耶夫》

《約會》

《希格雷縣的哈姆雷特》

《切爾託普哈諾夫和涅多皮烏斯金》

《切爾託普哈諾夫的結局》

《活屍》

《車輪的響聲》

《樹林和草原》


往期 讀《獵人筆記》系列 回顧:

讀《獵人筆記》系列三:葉爾莫萊和磨坊主婦


讀《獵人筆記》系列二:霍爾和卡里內奇

讀《獵人筆記》系列一:抗“疫”宅家的心靈遠足


是新朋友嗎?記得先點“言值公社”關注我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