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很多人既不出去打工,也不好好种地,绞尽脑汁想成为网红,这是怎么了?

农村里的逍遥


导读:月入10万,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现在有一个机会摆在你面前,既不投资而且也比较轻松,你会去追求吗?我想不仅是我们农村人,连城市里拥有稳定工作的人,也会被这个超大的诱惑而吸引。这个诱惑就是,现在比较流行的网红经济。可真正成功的人,可能连万分之一都不到!

国家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科技的应用也越来越便捷。现在那怕是我们不出门,也可以在家选购,我们生活所需的物品。而且现在那怕是不出门,我们也可以在网上进行办公,甚至是在网络上说说话、跳跳舞也能赚钱。

这就是在目前比较流行的互联网自媒体,也可以说成是“网红经济”。不过互联网自媒体,看似比较轻松,只需在摄像头面前,说说话或者展示下自己的才艺。就能有观看你直播或者视频的人,对你进行打赏。可真正通过互联网自媒体赚钱的人却很少,毕竟如果你口才或者才艺不能被欣赏,那么就不会有人对你进行打赏,或者观看你的视频。甚至有时候,你对着摄像头表演几个小时,也没有一个人来观看。

大家都知道,通过互联网自媒体赚钱虽然比较轻松,但是很少有人成功。那为什么农村还有这么多年轻人,既不出去打工又不在家种地,绞尽脑汁想成为网红,通过直播或者拍视频赚钱?

因为有人成功,所以有人追求

不管做任何事,只要有人成功,就会有人追求。虽然通过互联网自媒体真正赚钱的人很少,但不代表不是没有人成功过。就是因为有人已经成功,所以才会有这么多人去追求。而且因为国家对三农的扶持,所以我们经常可以在网上看到,一些三农自媒体创作者的视频或者直播。

这些三农自媒体创作者,因为粉丝数量都比较大,基本在发一个视频后,其播放量动不动就上百万。而一百万的播放量,现在最少也有1000元以上的收益。这对于我们种地的农民来说,是近一个月的收入。而且视频的播放内容,大多是介绍农村的事。

而自己也生活在农村,既然那些三农自媒体创作者们,拍摄的农村视频能这么火,那如果自己也拍类似的视频,是不是自己也会火起来,并且赚很多的钱。就是因为很多农村年轻人,有了这样的想法,所以现在农村出现很多,不出去打工又不种地,整天想着当网红的农村年轻人。

是人都会贪婪,万一成功将一步登天

如果有一个机会,只要你能获得成功,那么你将获得源源不断的财富,你会去尝试吗?我想大多数人都会去尝试,毕竟谁不想过上好日子,谁不想整天大鱼大肉的生活。生活在农村的我们,也是这个道理,只要有机会,定会让自己尝试。

其实大多数农村年轻人都明白,不是所有人都能有天赋,靠互联网自媒体赚钱。但,是人都会贪婪,假如那一天自己成功了,那么以后的日子将非常的好过。毕竟,其他成功的三农自媒体网红,都是从0起步,然后才慢慢地做到现在的成就。


今日话题:有人为了当网红,宁愿贷款花费近百万元,请专人进行包装!如果你是你,你会这么做吗?


田园轩月


世界多丰富,个性宜张扬;

当年我们村,有一个小男孩,特别喜欢跳舞,跳当时很时髦霹雳舞,留着长发,穿着扎眼衣服。

村里好多长辈都对其他冷眼相看,一次县里比赛,他进了决赛,还拿了奖。一不留神,成了村里小明星。


那时还没网红之说,但上电视,也蛮难,小男孩就因为是村里人跳城里人爱跳之霹雳舞,才有了上电视机会。

这么些年过去了,小男孩没有成为明星,却也因为霹雳舞,成就了蛮多机缘,现两口子在县里开了个舞蹈培训班,一家四口生活安稳,有房有车有名望,妥妥地成功一族。


现在一些小青年,想成为网红,也是一样想法,可以理解。

有目标,才有动力;


当今社会丰富多彩,个人选择也日益多样,只要遵纪守法,不违公序良俗,都可以理解。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之追求和生活方式,年轻人谁没有一些想法,一些疯狂,一些出人意料之想法。

出去打工,挣钱养家是一种方法;在家种地,发展生产也是一种方法,没有什么。

只是要成为网红,也没那么简单,要学蛮多知识,还要有相当经济基础,再加几分运气。


正确引导,理性分析;

做为朋友,应该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帮助分析,对一些盲目冲动,想当然做法,应加以劝阻。

就像村里小男孩,在他身后,周边村子,跟着学舞蹈有十来个,除了一个女孩考学出去,其他人都没有什么发展,既耽误了学习,又荒废了正事。

当霹雳舞风潮过去,这些人,不得不重新定位,也让人感叹。

对于个人,应理性选择;对于朋友,要理解、包容。


以上是我个人之观点,希望对朋友能有所帮助。若有疑问,欢迎到我作品主页(海峰乡村题材原创作品)评论处留言、探讨。


朋友:看完了,顺手关注;是积善之举,必有福祐!



想成为网红的人,有两种人,一种是有表演天赋,唱歌,跳舞比较好有才艺的人,通过网络传播展示自己的才华。还有一种人放着音乐对口型,靠着几个简单的手势,手舞足蹈瞎比划,一点才艺也没有,还容易形成视觉疲劳,这种人好逸恶劳,想钱想疯了,很容易把社会风气带坏。



情感驿站钣金专家


农村很多人既不出去打工,也不好好种地,绞尽脑汁想成为网红,这是怎么了?

其实我个人觉得这个现象不止发生在农村,城市里的年轻人甚至抱有更加严重的成为网红心态,不少人为了让自己成为网红甚至走向了极端。当然除了想成为网红外,他们还希望自己能够一夜暴富或者两夜暴富,在农村和城市里都成为人上人。总之来说现在的人们都希望自己能够干着最为轻松的活挣到最多钱,可以说有部分人已经忘记了勤劳能够致富的观点。

在现在这个智能设备和自媒体横行的年代,我们每一位农民都有着十五秒成为网红的机会,这也是我们自己能够挣到钱的机会。比如因为一首“我的滑板鞋”而出名的歌手庞麦郎,再比如因为眉毛而成为网红的小吴,他们作为网红虽然没有过上明星那样豪华舒适的生活,但至少比百分之九十九的农民过得要好。

这是不少人想成为网红的第一个原因——挣到更多的钱,那么还有什么其它的原因促使不少人成为网红呢?您且接着往下看。

  • 如今社会环境的变化

和以前相比当今咱们农村和城市的生活环境、经济条件以及人情社会往来等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缺少了以前的那种淳朴、和谐的人文。现在的人们深刻地践行着“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的人生名言,因此不少人把金钱至少的观念运用的偏僻入里且入木三分。更为重要的是这种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在短时间内很难发生改变。

于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人们都希望自己能够挣到更多的钱,也在不断得想方设法获取到更多的经济效益。而成为网红后能够依靠丰富的粉丝基础很轻松的割那么几波的韭菜,赚取到不少的金钱。像如今不少农民靠着卖惨、哭穷来销售所谓的滞销农产品,实际上是卖得却是假冒伪劣的便宜货。

据一些研究调查显示网红商品的利润大部分都在百分之八十以上,这些网红赚取的往往是商家和粉丝之间的两波钱。

  • 部分人确实有资本

如今的网红可以说是除了明星、企业家之类的最为赚钱的职业了,但是这个职业也不是人人都可以胜任的,有些人确实是有着成为一个优质网红的品质和资本。网红李佳琦从一个月入三千的专柜销售员到年入千万的网红主播,其背后的付出和努力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尊重的,可以说他为了做好这个行业付出了许多。

其实我的内心对于李佳琦这样的网红我的内心还是很欢迎的,一方面他们能够为我们这些人带来很多实用型的内容,确确实实得起到了服务的作用;另一方面卖货、销售等也可以提供不少的工作岗位,解决不少人的生活问题。再者网红作为一种职业形式,能够存在自然有着属于它的道理,它给了不少人一个能够证明自己的平台和机会。

当然像那种上线就要礼物的网红,以及诸如乔碧萝之类的“十万”才能见面的无道德下限主播,我真心希望他们能够退出网红这个市场。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对于咱们这些普通人来说,最为重要的还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切不可盲目的抱着成为网红、挣轻松钱的想法,毕竟天上不会掉陷阱是任何时候都起作用的至理名言。


爱茶者九号


现在自媒体风起云涌,也有好多自媒体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如果种田,如果外出打工,很难有一定的规模,收入也有限制,还有一点就是特别辛苦。

如果能够当一个“网红”,就有了一定的变现能力,可以有广告分成,也可以直播带货。

象“巧妇9妹”,她就帮家乡买了成千上万斤橘子;还有叫“乡村小乔”的,帮别人卖棉被,最近都卖断了货。


现在的自媒体可以让一些年轻人一夜成名,也可以一夜暴富。

但是自媒体的主要特征在于“自”。有没有自己的优势?自己的东西有没有卖点?人家喜不喜欢,适不适应这个社会?

具有同等潜质的人,也有个时间问题,你落后一步,人家已经出来了,你就很难熬出头。

所以要对自己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然后正确定位自己,干自己擅长的事情,不要人云亦云,不要一窝蜂。

人家容易成为网红,容易发财,咱们没有这个本事,就不要去想吃这碗饭,自己总有一碗饭吃,照样也有滋有味。


张望盐井


我的观点:网红是社会发展的一个新产物,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理解为“网红”是一个看得见,触摸得到的一个“社会上升通道”。而农村的一部分人,正在为寻找“社会上升通道”所苦恼,当遇到“网红”的时候就如干柴遇火一般的热烈。


1.网红是什么?如何会与农村一部分人产生化学反应呢?

网红--是指在现实或者网络生活中因为某个事件或者某个行为而被网民关注从而走红的人或长期持续输出专业知识而从红的人。

特征--具有低门槛性、高爆发性(一朝成名)、高流量、高变现能力、短暂性等。

这里不对网红做正负面的评价,只关注与网红与农村一部分人之间表面的现实状况与背后的逻辑关联性

·表面的现实状况解读:

正如你所说,农村很多人既不出去打工,也不好好种地,绞尽脑汁想成为网红。


2.那么这群不去打工,不种地的人是谁呢?

·空巢老年人显然不是

·留守儿童也不是

·中老年劳动力。这类人一辈子已经尘埃落定,等待退休养老了。

·青少年人群。可以归属于你的人群定位,也就是问题所需要讨论的目标人群。


3.从社会上升通道视角看农村青少年人群的困境。

我是80后的农村青年人,对此我有一些深刻的体会。首先我们需要来认识一下他们的概貌,做一个基本的了解,才好往下分析。

农村的青少年人群,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家庭环境优渥,或多或少可以称之为知识文化的青少年。他们在经过一番厮杀后,大部分背井离乡去上大学。毕业后由于种种原因回归家乡,很多是无奈之举。因为社会不是那么好混的,在外面漂泊不下去只能回到自己的根(家乡·家庭)在做打算。这个时候他们会思考很多社会本质的问题,比如“社会的上升通道”,从本质上说,农村农民是处于社会底层的边缘,想要改变这种阶级壁垒必须要通过一定的通道去打破。

举例:从古代来看十年寒窗苦读,就为一朝金榜题名。改变寒门之社会身份,成为统治阶级下的一个高级身份。本来对于农村青少年来说,读书就是这样一个“社会上升通道”,但是现在的中国教育制度下,这条通道已经被关闭。那么请问农村青少年还有哪些上升通道呢?这就是当前中国农村青少年遇到的最大阶级瓶颈。


4.关于不好好种地的问题,我们需要多个角度来看待。

首先的中国的农村土地问题各不相同,有些地方有土地,有些地方已经没有土地了。那么种地就是一个无法硬性衡量的指标。

其次农村的青少年,大部分从小就是不接触田地的,他们没有农民经验或身份。就连他们的父辈都不一定还在种地。


5.网红是怎么成为农村青少年的一个“社会上升通道”的呢?

·网红的低门槛、高爆发性是农村青少年最大的诱惑。试想一下你发发视频与说说就能成为名人享有高级虚荣感是不是很美好呢?例如电视剧《少年派》中林妙妙在高考前夕开通网络视频,为了成为网红打算放弃高考,这是何等魔力呢?

·农村青少年拥有天然的乡土资源,为其成为网红提供了资源基础保障。比如:采茶女,养蜂人等。而这些乡土资源正是目前社会逐步在需求的,所以也是时代的大背景需求。

·网红的高流量特性,变相的就是高变现能力。这为农村青少年直接带来了经济收益,是其看的到的利益触摸。比如:打赏、广告接单等。

·网红的知名度,带来无数的粉丝,这背后打来无比荣耀的虚荣感,各种光环加身,你就是神。就好比打开了“社会上升通道”一跃成为了社会的名人,让你感受自己的社会身份与阶级已经脱离的农民。(虽然这很短暂,但是也是真实存在的。)


最后看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农村青少年绞尽脑汁的去做网红,因为网红带来的利益与荣耀太快,太耀眼了。


乡村文旅洞察


现在挣钱是越来越难,与此而来的就是与日俱增的压力,这对农民来说,急的就像是热锅上的蚂蚁,但是却毫无办法可言。

中国最不缺的就是农民,在很早的时候,大家可以通过种地来获取自己的经济来源。但是在现在的话,要想靠种地来维持生活的话简直是异想天开。所以当初靠种地来维持生活农民的压力是越来越大了。

当大家看到城市的发展崛起的时候,有些人渐渐愿意奔走异乡,以便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而随着生活成本的提高,使得大家不得不绞尽脑汁地去想到底怎样才能去挣得更多的钱。现在的现状就是一方面高薪的工作不好找,一方面农民工对工作还是会有自己的要求的,所以这对于现在的农民来讲的话,出门找工作已经是一件大难事。

所以农民工的压力就不言而喻了,之前大家能够靠体力赚钱的时代结束了,现在城市上的各种机械取缔了大量的劳动力。很多工厂都是可以直接用机器人来代替这些人做那些相对容易的工作。

因此农民工的地位岌岌可危,毕竟大家的学识不多,能够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还是比较少的,而且还是得能够赚钱的岗位,这样的高要求下到底有多少是合适农民工的岗位呢?

所以基于这样的情况下,即使他们外出找到了工作,薪水并不能达到他们的要求,所以对于很多人来说,在综合所有情况考虑之下,还不如直接回家种田来维持生活呢。


用户3715982719198519


成为网红的人,有两种人,一种是有表演天赋,唱歌,跳舞比较好有才艺的人,通过网络传播展示自己的才华。还有一种人放着音乐对口型,靠着几个简单的手势,手舞足蹈瞎比划,一点才艺也没有,还容易形成视觉疲劳,这种人好逸恶劳,想钱想疯了



俺是梁山人


这很正常啊,网红来钱快,轻松,自由,还有自己的一帮粉丝,稍微有点才艺的谁不想成为网红呢

但是不管做什么,都有一个二八定律,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不要总看着别人光鲜亮丽的表面,也有考虑到别人背后辛勤的汗水

这几年确实是自媒体的时代,如果你在某一方面确实有自己的特长,唱歌,跳舞,画画,健身,做菜,搞笑等等,那你也可以尝试做下,说不准哪天你就达到人生的巅峰赢取白富美了呢


小璐在农村


等着天上掉馅饼呗!

我们村那边有个草根明星——朱之文,整个村里的人整天也不干农活来了,也不外出了,就是守着朱之文拍拍拍!!!

无论朱之文干什么,都有人拍他,然后发到抖音啊、快手啊……起因就是有个村里的人靠着这个门路赚了600000元左右吧!令人吃惊地是,七十多岁的老大爷也买了个智能手机,跟着大家的潮流,不到一个月就把买手机的1000元挣回来了……

不劳而获,真是农村致富“好路径”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