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孩子的坏情绪,如何对孩子进行疏导,是父母的一门必修课

年龄较小的孩子,往往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家长看到孩子闹脾气的时候也容易手足无措。家长往往想教育自己的孩子,可是孩子听不进父母的话不说,还容易哭闹,孩子一哭闹很多家长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面对孩子的坏情绪,如何对孩子进行疏导,是父母的一门必修课

小张是一名90后的宝妈,大龄生子的她很疼爱她的儿子,在日常生活中小张十分注重儿子的饮食健康,这天小张给儿子做了精心搭配的营养晚餐。可是儿子有些挑食只喜欢吃肉不喜欢吃蔬菜,小张提醒儿子要把蔬菜都吃完。儿子马上眉头一皱嘴厥得老高,说:“我不喜欢吃蔬菜,哼!”

小张刚想劝劝儿子,没想到儿子把蔬菜全都倒在桌子上,还扔在地上。小张看了很生气,马上呵斥儿子住手。儿子立马哭了起来,儿子的哭声越来越高,小张马上心软了,安慰儿子说“别哭了,妈妈带你去吃麦当劳好吗?”儿子听了变本加厉,完全没有停住的意思。小张手足无措只能想办法讨好儿子。

这样的场景是小张和儿子相处的常态,这是不懂得让孩子做情绪的主人造成的,长此以往孩子会越来越任性。

面对孩子的坏情绪,如何对孩子进行疏导,是父母的一门必修课

事实上,像小张一样的父母有很多,每个孩子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情绪,懂得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孩子才能获得成长,孩子闹情绪的时候对孩子进行疏导是每个家长的必修课,聪明的家长都懂得让孩子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孩子闹情绪的时候都会出现哪些心理呢?

1、一味哭闹威胁家长

很多孩子在面对家长的批评和教育时,会用哭闹来给家长下马威,其实这都是家长一手造成的。这样的孩子一般都有位心软的家长,只要一哭闹家长就会妥协,孩子久而久之也摸清了家长的脾气,他们懂得用哭闹来保护自己。

还有些时候,面对孩子的要求家长不同意,孩子就会用哭闹来威胁家长,比如说家长不给买玩具,孩子就坐在地上哭闹,直到家长同意自己的要求为止。这样的孩子只会在家长的纵容之下变得越来越无理取闹。

面对孩子的坏情绪,如何对孩子进行疏导,是父母的一门必修课

2、无论家长讲什么都听不进去

很多孩子出现情绪之后就会沉浸在自己的情绪里,他们自己跟自己生闷气,从不听别家长的劝告。这样的孩子容易陷在自己的情绪里走不出来,他们总会固执地坚持自己的看法,成为自己的情绪的奴隶。

3、产生逆反心理不断反驳家长

有些孩子面对家长的指责,他们会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在逆反心理的驱使下,他们会没有缘由地跟家长反着来,家长无论说什么他们都会强词夺理。甚至会故意做出一些让家长生气的事情来。

面对孩子的坏情绪,如何对孩子进行疏导,是父母的一门必修课

有人说孩子是天真可爱的,可有人又说孩子让人捉摸不透,孩子的脸总是说变就变。这是因为孩子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这些孩子并不是不懂事,是缺乏家长正确的引导,只有在家长的帮助下他们才能够成为自己的情绪的主人。

孩子闹情绪时,家长通常会这样做,也许你也在其中

1、心疼孩子,满足纵容

很多家长看到孩子闹情绪或者是哭闹,就会感到心软,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说孩子说的太重了。事实上孩子早也摸透了家长的心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心理学教授李玖瑾教授曾说过:父母的爱在孩子的眼里是没有限制的,他知道你爱他,于是他会用你的爱来威胁你,然后达到他的目的。

如果说年纪小的孩子哭是本能,但是稍大一点的孩子,哭闹就很有可能是带有目的。当孩子因为哭闹而得到了家长的原谅甚至补偿,孩子可能会用哭闹来威胁家长满足自己。所以家长要有自己的原则,不要看到孩子哭了就妥协。

面对孩子的坏情绪,如何对孩子进行疏导,是父母的一门必修课

2、无法克制情绪,愤怒威胁

很多家长在面对孩子做出的一些错事的时候会觉得孩子不可理喻,从而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他们开始用言语威胁孩子。这样的家长往往脾气暴躁,但实质上对孩子并没有恶意。孩子不懂得这些道理,父母的言语威胁可能让孩子因为恐惧而承认错误。可是这不是真正奏效的办法,并且太过分的言语可能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反而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喜欢用言语伤害孩子的家长会加深与孩子之间的隔阂。

3、不听话就是欠打

有很多家长依然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是一句至理名言,因此遇到孩子犯错的时候,他们也会对孩子实施肉体上的暴力,美其名曰让孩子长长记性。这种以暴制暴的方法不能真正教会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反而会成为孩子错误的榜样,让孩子变得有暴力倾向。体罚会给孩子造成一种错觉,弱者要服从强者,暴力可以解决问题。他们会变得脾气暴躁,只相信拳头,容易对所有事物都产生不满。

面对孩子的坏情绪,如何对孩子进行疏导,是父母的一门必修课

孩子出现情绪的时候家长首先要冷静下来,错误的处理方法可能会导致更加糟糕的结果。如果家长自己都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更不能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教育孩子要注重长期成果,不能采取言语和肉体暴力强力制止孩子的情绪。

引导孩子正确宣泄情绪,才是父母该做的

1、理解接纳孩子做孩子情绪的出口

孩子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都是正常的,家长要学会做一个倾听者,倾听孩子的情绪。孩子在闹情绪的时候往往比较激动,这个时候家长无论对孩子说什么他们都是听不进去的。不如坐下来,让孩子说说自己内心的感受,为什么感觉委屈?为什么感觉愤怒?要让孩子觉得家长是能够理解自己的,让孩子觉得父母是跟自己同一阵营的,孩子才会对家长敞开心扉。

面对孩子的坏情绪,如何对孩子进行疏导,是父母的一门必修课

孩子通过表达能够慢慢冷静下来,这样孩子才能够思考,家长才能够开始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

2、引导孩子正确宣泄情绪

孩子的情绪需要宣泄才能得到释怀,有时孩子会感觉到痛苦和委屈,尽管家长觉得他们不应该产生这样的情绪,也不能让孩子憋在心里。因为家长和孩子的思维方式不同,而孩子的情绪往往是他们的本能。情绪都是需要宣泄的,关键是宣泄的方式,很多孩子用无理取闹地大哭或者是砸东西摔门来表达自己的情绪。这些都是错误的宣泄方式,家长可以给孩子一个拥抱或者是温柔的安抚,让孩子感觉到父母是爱他们的,因为很时候训斥孩子之后孩子产生不良情绪是因为他们觉得父母不再对自己温柔、不再爱自己而非常不安。

3、帮助孩子调整认知,寻找解决方案

有时候孩子产生不良的情绪是因为对别人的话语或者是对事物的认知发生了错误。在孩子冷静下来宣泄完情绪之后,家长要帮助孩子一起寻找孩子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教会孩子换个角度看问题,调整孩子的认知。对于孩子困惑的问题,家长要学会和他们一起寻找解决方案。最好能够告诉孩子,下次感觉生气应该怎么控制,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

面对孩子的坏情绪,如何对孩子进行疏导,是父母的一门必修课

情绪是每个孩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情绪反映着孩子对世界的认知,但是情绪不能不受控制。既不能让孩子随意发泄自己的情绪,又不能让孩子压抑自己的情绪。聪明的家长懂得让孩子学会和自己的情绪相处。

各位网友,大家觉得还有哪些方法能够帮助孩子做情绪的主人呢?当孩子有情绪的时候,你是怎么做的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我是娟儿妈妈,也是一位家有俩宝的宝妈,每天跟大家分享育儿知识,帮大家解决带娃中的困惑和烦恼,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