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和曾国藩两个人都是在讲做人要修养道德,向圣贤看齐,为什么现在一些人却要把他们当做成功学的典范?

SmileTotoro


非常好的问题。两个先立下圣人之志,后通过不断历练成就功业的伟人,为什么会被当成成功学的典范?因为人们通常只看表面,以为没有圣人之志,有圣人之形也可以有助于成功。这样的成功者现实中有没有呢?有不少,但通常是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势利小人。只重术,却无道,学成的只能是伪君子。但是学习两个人的人群有显著区别。提倡学习曾国藩的人尤其以势利者居多,因为他们看中的是曾国藩的权势。学习王阳明心学的人则不同,因为王阳明一生都在吃亏,没有得到与其功业相称的名利,所以学习王阳明的人,更在意真实的成就,贡献,而不是名利。


勤修恒诚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 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孔颖达疏:“立德, 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

曾国藩言:“古人称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立德最难,自周汉以后(伏羲、神农、禹、成汤、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孔子),罕见德传者。立功如萧、曹、房、杜、郭、李、韩、岳,立言如马、班、韩、欧、李、杜、苏、黄,古今曾有几人?”立德是道德操守,救人千万;立功是功业千秋,救世一时;立言是著书立作,理通万世。

三不朽是士族追求的终极目标,近600年来也就王做到了,曾做到两个半。修养道德是最难的一步,也是他们能够成功的基础。


大路的方寸之地


母亲是家庭的灵魂。

父亲是社会的灵魂。

家庭的不稳,由于女德的缺失。

社会的不稳,由于家庭的不稳。

廉耻是立国之本。男人不懂廉耻为盗。女人不讲廉耻是娼!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礼是相处之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克己以复礼。若不克己,子弑其父者,有之,母杀其子者,有之;夫妇互杀者,有之……

义是行为底线。忽见孺子坠井,见之者必发乎怵惕恻隐之心。发乎心,践乎行,义也。若不信乎义,社会冷漠,世态炎凉,重庆公交之事,可怖也!国家未尝不似一辆行驶中的列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即是义之义!

廉不是清廉正直的意思!廉是自知之明!儒家一日三省吾身!自省以养廉!若不知廉,妇叛其夫,夫叛其妇,官叛其位,国叛其家,家庭之道绝矣!

耻是羞耻之心!书曰“一夫不获,是余之辜;百姓有过,罪之在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羞耻是人性最后一道防线。不自知,不知耻,何为人!

育民不以廉耻,是为育畜!畜类只有被食用的价值!死不足惜!

帮忙复制粘贴,转发。中华复兴有你一份力量


用户52245638526


王、曾二人都是中国历史上公认的“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的典型代表。有关资料显示,历史上的无数后人曾在年轻时,将王、曾二人列为学习的榜样。如毛泽东和蒋介石也都熟读二人的著作,且毛、蒋二人都在开创自己的事业中留下过借鉴王、曾二人思想的痕迹。对今天来说,王、曾二人获得的成绩具有以下有用共性和特点:1、都是通过对内提高道德品质、对外提高办事能力获得成功的。2、个人奋斗的典范:奋斗起点低,都没有很特殊的家庭背景。奋斗终点都很高大上。3、都是高水平的思想、理论家。如王阳明的“心学”被现在有关专家赞为是“顶级的”心理学。4、成功的经验不光总结出了顶级的理论品质,还有操作性很强的实践品质:既是是一个平民百姓,也可以学习受益匪浅。

综上所述,在当今这个道德水平滑坡,而又非常需要强调个人奋斗的时代,可以说,王、曾二人既是古代公认的成功标杆,更自然是现代成功学要树立的学习典范。


南山隐士51


一千个人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红楼梦的解读各不相同



理性正能量的胖大叔


以魔见魔,以佛见佛,人所见皆为人所能见,人所能见未必皆可见。



凡行记


不能说他们是成功的典范!两人也不可相提并论,王阳明的心学是集佛、道、儒的文化大成,而曾国藩的处世哲学仅仅是浓缩了中国文化的外在体现!


壹目


性灵是否圆融,决定了个体成就。

两人均是时代代表,却没有全面了知和觉悟道统思想根源。

尧舜境界,可包容任何一个时代观点。


薛红娟


狼学不会羊性,羊学不会狼性,现在文化有权人是在劝别人喝酒喝醉,自己好干南到钕猖的勾当


HENANREN


有一只牛,是选择让牛犁地,还是选择让牛驼物品,由需求说的算,由需求决定。当迷茫困顿时,圣贤更像灯塔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