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感觉清明用什么方式祭祀更好些?

生活进行曲家有儿女


清明,每年到这个时节,扫墓是必不可少。不过,今年突遇疫情,情况特殊也能理解。

虽然提倡网上祭祀,但是网上祭祀还不够成熟,也很难表达对先人的爱思。扫墓还是需要亲自去的,不过估计会比往年推迟,等到疫情好转之后再去扫墓。

往年扫墓一般要去4至5个地方,一群人需要带上几把镰刀、柴刀等工具清理坟墓及周边的杂草、荆棘等草木。往年虽然去次数的不多,但是到清明节这次一定会去祭扫。

同时带上蜡烛、香、纸钱、鞭炮等去缅怀先人。


旅途心志


时至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来。提倡大家1.防疫在先,不到现场祭扫。疫情犹在,安全至上,网络祭扫防聚集,提倡网上献花,留言寄语,居家追思。2.转变观念。多元表达哀思。祭扫重在表达感情,不管在什么地方。只要情感真挚,同样可以追思亲人。




娜娜视野


清明节有两层意思。一是祭奠逝者,不忘祖先,香火传承。二是清明时节,山花烂漫,踏青沐春。

至于用什么方式各地都有不同,基本上都是香烛冥钞,这个现在大家不太提倡了,因为烧纸会引起火灾,除草修缮,献花礼拜等比较多了。

其实用什么方式不重要,关键是提醒后人永远不忘先辈的恩典和情怀,把这种缅怀的形式传承下去,形成一种民族团结,民众友爱良好氛围。


朦胧6116


我也是山东淄博的,我们山东历来就是礼仪之邦,在一些仪式上礼数较多!首先我觉得祭拜祖先无论采取怎样方式,这不是封建迷信,这是通过各种仪式来寄托对先辈的思念之情。我们这边一般都是以家族为单位,统一到祖坟地进行祭拜,有仪式感也比较隆重,也是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家族的凝聚力,让家族后人加强团结及家族的荣辱观,只要具备条件我认为这种方式也是可以的。



斜杠中年2020


网络祭祖:用户可以按自己的意愿上香、点蜡、烧纸钱、祭酒、点歌、献花、献祭品和留言,让海内外的人能够通过这个平台,寄送一份怀思。

  踏青扫墓:携带酒食果品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音乐祭扫:采用弹奏音乐方式祭祀已故的亲人,他们静静地坐在墓地旁,跳起已故亲人喜欢的舞蹈来寄托哀思。

  放飞祭扫:花鸟市场来小鸟进行放飞,以此种特殊的方式表达对先人的思念。

  树祭:在清明节扫墓祭祖时为逝去的先人献上一束素花,既文明庄重,又典雅节约。或者用植树的方式寄托对故人的哀思,

  遥祭:那些背井离乡、在外漂泊的人,虽身在百里千里之外,可于清明那天携妻带子到郊外或就在家中摆一束鲜花,斟一杯美酒,或深鞠一躬,望家乡遥而祭之。

  家庭追思会:伴着舒缓的音乐,亲友们围坐在一起追思已故的亲人,由老一辈的人讲述故人的以往经历,让小一辈从中学习他们的精神。一家人在清明团聚,更促进了家庭的和谐,把故人生前的美德给晚辈们讲讲,还能教育后人,绿色节俭,好处很多。

  一柱清香祭祖:清明前后,市民到各大寺庙,燃上一柱清香,祭奠先祖。

  放河灯:用放灯的方式寄托对先人的哀思。放河灯这种拜祭方式比较浪漫,大多在青年一辈中流行。


熊畜没


清明节,低碳环保的祭祀,利国利民

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清明节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清明节祭祖是咱们中华民族追思祖宗的一种美德行为,代表的是现代的人与前辈之间一种和谐的关系。同时清明节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有利于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氛围。

清明节祭祖方式在全国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存在着差异。按照传统习俗,人们会在清明节或祭祀的节日前后为亲人上坟祭扫,并通过放鞭炮、烧纸钱等旧习俗表达怀念之情,但这一方式具有噪声扰民、污染环境、树木减少、还带来火灾隐患、纸灰清理麻烦等不利因素。

从健康环保的生活理念出发,应采取低碳环保的祭祀方式。根据城市与农村实际情况和条件的差异,农村地区可采取传统的携老扶幼的方式到山间的墓地实地扫墓,祭品可采用悬挂纸钱、插纸花、山间野花、蔬菜瓜果等环保的物品,替代原来的燃放鞭炮、烧纸钱等污染环境的方式。这样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还可实现全家人踏青春游、共同享受春天的风光,陶冶情操。城市通过互联网进行网络祭祀更合适,通过献一束鲜花,赠送一段旋律,点一支跳动的蜡烛,写一句话,记下自己的追思和感怀。尤其现在疫情当前,采取网络祭祀方式更合事宜,农村地区也适合。





小湾伢


清明节有两层意思。一是祭奠逝者,不忘祖先,香火传承。二是清明时节,山花烂漫,踏青沐春。至于用什么方式各地都有不同,基本上都是香烛冥钞,三样祭品,除草修缮,献花礼拜等环节,大体如此。其实用什么方式不重要,关键是提醒后人永远不忘先辈的恩典和情怀,把这种缅怀的形式传承下去,形成一种民族团结,民众友爱良好氛围。不一定说的对,见谅。谢谢!


三木艮



悟空老顽童


怀揣虔敬之心,面带端庄之相,携家小之乘风沐阳,绕于墓园而行瞻仰之礼,更行除秽去浊而尽洒扫之务。


诺宕山人


星光灿烂,我那逝去的亲人……

五岁的时候,那年夏天,我不幸被碰倒,腿骨就折了……

妈妈拉着地排车,跑了十几里路,去了两家医院……整个右腿打了石膏后,我就住在了奶奶家。晚上,坐在庭院的凉席上,奶奶都是给我打着扇子,我不是缠着奶奶要讲故事,就是望着天空数星星。有一次听奶奶说:"我们凡人都是天上的小星星⭐。有个流星划下来,就是有个娃娃要出生,有个人要死去……”我问奶奶:"人为什么要死去呢?死去之后又会去哪呢?""人死去是因为他已经受尽了人间的磨难,他们该去歇歇、该去享福了……又回到了天上,又变成了小星星……"

随着我们的渐渐长大,我们的亲人却也真的渐渐逝去。对于国家、对于民族,他们绝大部分太平凡了,就是那不起眼的小星星,社会也根本就不可能给予树碑立传。而对于我们的家庭,对于曾经亲密接近他们的我们本人,凭心而论,他们的抚养 、帮助,陪伴才是我们成长中真正最需要的阳光,就是因为他(她)们总是尽其所能,给我们最无私的呵护,让我们在幼小的时候,心灵中最怕的事,就是找不到父母和亲人的时候……

他们真的很少向我们索要什么回报,我们成年后也往往只顾拼搏忙碌,或总想着出人头地,面子十足,再衣锦还乡……因而时有甚至忽视了他们的存在,感念之心迟迟被蒙蔽……因而有时真的就出现了:"子欲孝而亲不在"……

是的!别人可以忘却他们,因为他们是小星星,唯有我们不行,因为他们曾是我们生命中不可缺失的太阳……他们也像伟人一样,也拼搏、奋斗,奉献和牺牲了自己的一生和一切……只是他们主要就是为我们,为他们的小家,……我们或许没有能力为他们购买建造豪华墓穴,但我们总有能力,亲手为我们逝去的亲人,真诚地述说一些,在我们记忆里那些永远不能抹去的,他们的身影和笑语吧!

让星光永远灿烂,让我们的心灵得到释然,也让我们的子孙,都也知道了解他们的祖先……这也许是清明时节,对逝去的亲人一种祭祀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