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上網課,背後打遊戲,花掉了5000元!

近日,市民張女士給欄目記者打來電話,稱自己最近遇到了一件煩心事兒。她正準備用微信上的零錢消費時,卻發現微信上的零錢不翼而飛,而接下來的發現更是讓她心都涼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張女士說,微信上幾百塊的零錢沒有了,其餘5000多的消費都是直接從她綁定的銀行卡支出的。她翻看了明細,都是在3月5、6、7、8號和13號消費的,而明細都是指向一款遊戲點券購買。張女士仔細回憶,原來是疫情期間,兒子需要上網課,張女士就將自己的手機拿給兒子上課,結果兒子趁張女士不注意,拿手機打“吃雞”遊戲,購買裝備,玩得不亦樂乎。

“熊孩子”上網課,背後打遊戲,花掉了5000元!

懷著不甘心的張女士又去銀行打了這張銀行卡的流水,這一下更是鐵板釘釘了。

張女士說,他們平時不打網絡遊戲,更不在網上消費這些虛擬物品,更不知道孩子這次怎麼就用自己的手機揮霍了這麼多錢出去。

市民 張女士:上網課有時我們在忙店裡面,他自己在這上,也沒注意到,也沒管他,我們有時忙自己的,他看到我們來的時候他又在聽課,就這種,小娃娃休息十分鐘的時候他自己要刷一會遊戲,我們不會打遊戲,沒想到這個遊戲會用錢,因為以前和平精英我聽他們說是不會花錢購買什麼的,就不知道現在他怎麼就在微信上支付了。

“熊孩子”上網課,背後打遊戲,花掉了5000元!

在採訪中,張女士也表示自己對孩子的看管有所疏忽,當時又急又氣,吼也吼了,打也打了,但是孩子太小,還不知道錯在哪,更讓她覺得這比消費有點“冤枉”。

市民 張女士:他自己也不知道買了什麼,他就是點進去了好看而已,像這種未成年人他只知道這個顏色亮不亮,他自己也不知道要不要錢啊,會不會刷媽媽的卡啊,他又不懂這些。

據瞭解,10歲的孩子屬於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相關的行為應當由法定的監護人認可後才發生法律效力,為此,張女士也在積極和遊戲客服人員聯繫維權,說明情況,希望能將損失降到最小。

“熊孩子”上網課,背後打遊戲,花掉了5000元!

市民 張女士:這是電腦的,不是人工,人工的電話是很難打通,我從上午一直打打打到中午了,終於打通了一個,他怎麼說的,她也就是說讓我等,查看處理情況需要,看嘛,我就填了一個這個,一直就沒處理,他說等到3月19日8點50,看到時候沒不能處理,不能處理我還會一直打電話。

和張女士有相同遭遇的還有鄰居沈女士,他家也有個“熊孩子”,讓她損失了一筆600多元,幸好及時發現了。如今,沈女士也在向遊戲平臺反饋,但是收效甚微。

在現場,記者也撥打了騰訊人工客服的電話,但是一直未接通。

為了讓更多人的人引以為戒,張女士發了一個抖音小視頻傳到網上,想不到收到很多回復,原來受害者還不少。

“熊孩子”上網課,背後打遊戲,花掉了5000元!

市民 張女士:我發出去之後有很多家長都評論了,他們家裡的娃娃刷了3萬的,幾千的,幾百的,很多都在抖音下評論了的,所以我覺得也該提醒下家長,也提醒下騰訊公司,不應該把這個放在上面,這樣真的害了好多娃娃,也害了好多家長。

如今,不少家庭的孩子花數千元買遊戲幣,更有甚者花數萬元打賞主播,讓家長揹負沉重負擔。遇到這種事情除了積極維權外,更主要的是各位家長要對自己的孩子進行有效的管教和約束,避免一些孩子因為好奇,在不知不覺中造成大筆的經濟損失。

源自:儀隴縣融媒體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