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治奎大学英汉翻译教程第4版考研复习笔记及详解

[全套]王治奎《大学英汉翻译教程》(第4版)全套资料【教材+笔记+题库】


本书是王治奎《大学英汉翻译教程》(第4版)教材的学习辅导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每章的复习笔记以该教材为主并结合其他教材对本章的重难点知识进行了整理,并参考了国内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经典教材的知识精华。

2.解析课后习题,提供详尽答案。本书参考了该教材的国内外配套资料和其他教材的相关知识对该教材的课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3.翻译示例汇总,便于学习记忆。本书将每章中的经典示例进行汇总,选取教材中正确的译文和解析,方便学习者学习和记忆,同时可以帮助学习者强化对重要难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4.精选考研真题,补充难点习题。本书精选名校近年考研真题,并提供答案和详解。所选真题基本体现了各章节的考点和难点,但又不完全局限于教材内容,是对教材内容极好的补充。

5.详解综合练习,巩固重点难点。本书附录部分收录了该教材中的综合练习1和综合练习2,提供参考译文,并列举相应的翻译要点及解析,对于以该书为教材的考生来说,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和较强的指导性,同时可以帮助考生巩固该书所学内容。


王治奎大学英汉翻译教程第4版考研复习笔记及详解_才聪学习网


复习笔记及详解

第1章 翻译的性质、标准及要求

1.1 复习笔记

一、翻译的性质

翻译即将源出语(Source Language)转换成目的语(Target Language)或曰接受语(Receptor Language),而意义保持或大抵保持不变。

尤金·奈达(Eugene A. Nida)给翻译所下的定义为:

Translation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 (Eugene A. Nida & Charles R. Tabe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1969)

[译文]所谓翻译,是在译语中用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首先是意义,其次是文体。

奈达还对此作了说明:(1) 再现原文的信息(Message)而不是形式结构(Formal Structure);(2) 对等(Equivalence)不是同一(Identity);(3) 对等是最贴近、自然的对等;(4) 意义是优先考虑的因素;(5) 文体成分虽居其次,但也十分重要。

翻译一般分为三类:

(1) 按翻译手段,可分为口译、笔译和机器翻译。

(2) 按源出语和目的语,可分为语际翻译、语内翻译和符际翻译。

(3) 按翻译题材,可分为政论翻译、应用文翻译、科技翻译、文学翻译等。

二、翻译的标准

翻译标准,亦曰翻译原则,即指导翻译实践、评价译文质量的尺度。

(一) 泰特勒的三原则与严复的三字标准

1. 亚历山大·F·泰特勒(Alexander Fraser Tytler)在《论翻译的原则》中提出了三条基本原则:

(1) A translation should give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s of the original work.(译文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

(2) The style and manner of writing should be of the same character as that of the original.(译文的风格和笔调应与原文的性质相同。)

(3) A translation should have all the ease of the original composition. (A. F. Tytler: Essay on th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1791)(译文应和原作同样流畅。)

2. 严复在《天演论·译例言》中,提出了“信、达、雅”(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三字标准。

(二) 翻译必须兼顾两面——忠实和通顺

翻译要兼顾忠实和通顺。

忠实首先指忠实于原作内容,还指保持原作风格。

通顺指译文语言必须通顺易懂,符合规范。

忠实与通顺相辅相成。

(三) 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

辜正坤教提出的“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要点如下:“翻译标准是多元的,其最高标准是最佳近似度,具体标准则分为主标准和次标准,多元翻译标准是互补的。”

三、翻译的要求

我国的翻译工作者的要求是:

1. 坚持洋为中用的原则;

2. 不断提高本民族语言和被译语言的修养和驾驭能力,不断用语言学、逻辑学、修辞学、美学等方面的新知识丰富自己;

3. 对原作及原作者进行认真的科学研究,把握作者所处的时代特点和原作产生的时代背景;

4. “耽于道术,淡于名利,不欲高炫”;

5. 树立鲁迅先生提倡的“复译”精神。

考生首选官网,请收藏

才聪学习网,可获取更多相关考试资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