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商业化路线后,中超联赛走向强大,为何国足开始下滑

中国足球的基础在于青训,但是要知道联赛的基础不一定在青训。可以搜一下"中等收入陷阱"这个词,五大联赛的俱乐部重视青训是因为他们就是最好的球员供应商,必须依靠自己(就像发达国家不需要迈过中等收入陷阱),不代表中国的俱乐部就也能天然有动力去重视青训,因为中国的俱乐部可以选择成为买办,靠国外的球员输入(类似于跨不过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依赖外国的技术输入)也可以获得很滋润。

实现商业化路线后,中超联赛走向强大,为何国足开始下滑

说没大牌,没法商业开发。首先中国足球的大牌不是世界最大的吧,那也能从五大联赛那里分流来人看不是。这个大牌到底多大呢。足协的规定我不是说有多好,但是"觉得现行外援规定就是最好,足协收紧了就是错误"肯定是不对的。至于管办分离,我觉得,这两个动作,就是说明了足协已经在否认管办分离了。

实现商业化路线后,中超联赛走向强大,为何国足开始下滑

事实上,无论是正常商业化和伪商业化,俱乐部都是要收益的。真正需要中国足球成绩的,是球迷(热爱)和足协(政绩)。目前的中国,球迷和足协对成绩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说句难听的,对于球迷,中国足球进不了世界杯,无非就是四年疼一下而已,况且进了世界杯离冠军还远着呢,俱乐部荣誉可是年年有,而且买几个强力外援就能离亚冠冠军比较近了,实在不行家里能赢也解气。对于足协,毕竟是体育总局下面的,兄弟项目拿牌的拿牌,进奥运的进奥运,对于足协,进世界大赛就是最重要的。

实现商业化路线后,中超联赛走向强大,为何国足开始下滑

举个例子,纯理论上的例子,比如有两个平行世界。第一个世界,中国拿亚冠的概率90%,进世界杯决赛圈的几率10%;第二个世界,中国拿亚冠的概率30%,进世界杯决赛圈的几率也是30%。球迷很可能会选择第一个世界,足协很可能会选择第二个世界。这个根本上的矛盾,决定了,很可能中国足协很可能会收回"管办分离"的策略,这两个规定很可能只是开始。中超如果是正常商业路线,那我觉得足协那条规定也影响不了什么,正常商业路线肯定是要挣钱的,出来的收支单子不会不好看,恒大已经九年八冠,就算是说商业投资也要先亏后挣,也到了差不多可以挣钱,最起码基本收支平衡的阶段了。如果走的伪商业路线,我们正好围观一下,也不错。

实现商业化路线后,中超联赛走向强大,为何国足开始下滑

中国足球职业球员的数量现在这么少,中国足球职业化之后收入一直是体育界比较高的,所以事实证明不能只靠高收入吸引小孩子从事职业足球。中国足球"职业化"之后,球员口碑是一直下降的,所以即使球员收入很高,依然无法吸引足够多的小孩子进来。现在还认为可以靠一味提高收入,来吸引更多的人从事职业足球的想法,我是不赞同的。我认为现在中超走的是另外的路子,花钱买外援,抢国内很小圈子里的最好的球员,然后提高俱乐部成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