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科研不能保证一定出成果,为什么还要求硕士一定得写论文?

史文广


不弄个指标咋来衡量你能不能毕业?

中小学有中考高考这种重大级别考试,衡量你的学习水平和素养,考不好就去垃圾学校,考的好就去好学校,这是一种约束

本科生研究生有什么约束?大学那点东西很多老师都没弄明白呢,你考试都好唬弄。弄个结业考试,考的好有好工作考不好就去搬砖?人家用人单位才懒得管你大学成绩,拿到学位谁还在乎别的?

写论文是一种传统,一个和考试不同的衡量指标,这里面涉及到的期刊会议排版甚至黑色产业链多到你难以想象。谁在乎你硕士论文里那些废料内容?你想想整个过程多少人受益就明白了



Fiersies


首先,这是一种偏激的观点。不是所有奉献均有回报,也不是付出辛苦后即可得到理想成果。

研究的价值不仅在于研究本身,更在于能够进行成果分享和落地转化。写论文体现一个人的思想,也是是对阶段性学习的总结。论文的质量能够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学生的学习情况,一方面体现出学生知识结构的丰富程度,另一方面会体现出相关领域知识的学习深度。尤其是研究生教育,不仅需要写毕业论文,更要写一系列“小论文”,同时要求能够公开发表,如果能在SCIE、EI、ISTP、SSCI以及A&HCI检索系统中发表权威核心论文,其往往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也会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同时论文的发表,也能够节省大量的科研资源,避免重复研究的问题。

举一个耳熟能详的例子,杰出的科学家牛顿这样说他自己,他的很多成就是在总结之前很多伟大科学家的杰出成果上形成的,没有那些科学家所做的学术积累,他是不会成功的,所以他说自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说的再基础些,写论文能够在某种程度上促进学习的系统性和专业性。大家都知道,创作是需要积累的,同样写论文需要大量的准备工作,需要了解大量的背景知识,去实践调查,重复实验,所以写论文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以研究生论文的撰写为例,论文首先要提出问题(背景知识),然后是分析问题(知识边界)和解决问题(创新方案),最后是总结和展望,这里面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进行大量的知识储备。

如果您喜欢我的回答,请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