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小课堂


红楼小课堂 | 贾府的养生


作者

杨文娟

佛家把人的肉身视为臭皮囊,比喻成一所灵魂暂居的房子,修行人须破除我执,不为身体忧愁,而应专注念阿弥陀佛,发愿往生极乐。


疫情当下,众生皆苦。


活在苦痛里的红尘中人当然无此觉悟。对芸芸大众而言,生命是最宝贵的,有一副好皮囊好身体才是人生最大的财富。疫情之下,社会各阶层开启的反思与反省涉及方方面面,对普通人来说,改变以往注重吃喝玩乐的生活方式,转为关注自身机体,关注养生之道,或许是行进的主要方向。毕竟,经此一役,人们都深深意识到免疫力才是最大竞争力,钱没了可以再赚,人没了,就啥都没了。

红楼小课堂 | 贾府的养生

说到养生,不由想起《红楼梦》这部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其中就涵括了非常丰富的饮食文化,“医食同源”,饮食之道与养生之道密不可分。贾府是钟鸣鼎食之家,日常生活的讲究、精致、奢豪之处,随处可见,却又绝非胡吃海塞、挥霍无度的暴发户行径,而是深谙养生之道,讲究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同时府中的养生达人也有不少。



“愚顽怕读文章”的宝玉,却是个杂学家,当然对养生也有一定知悉。


有一回,黛玉欲睡午觉,宝玉见她才吃了饭又睡觉,怕她睡出病来,便百般引逗,又杜撰“耗子精”的故事,谈笑之间,引得黛玉困意消除,方不欲睡,宝玉才放了心。


孙思邈说:“饮食则卧,食不消成积,乃生百病。”饭后贪眠,历来是养生大忌。饱食即卧,食物停聚未及消化,积而淤滞,气滞不行,脾胃受伤,气血痰食积聚而致百病丛生。简单来说就是饭后睡觉不利于消化,久之会诱发胃病、肠炎等各种疾病。


宝玉懂医理,恐黛玉饭后贪眠,一时存了食,或夜间走了困,皆非保养身体之法。他费尽思量,极力逗黛玉一笑,帮她熬过困劲。那些有一搭没一搭的“鬼话”,那一篇用心编织的“香玉”的故事,无一字言爱,却无不透出满满的爱意。

红楼小课堂 | 贾府的养生

这一回的题目叫做“意绵绵静日玉生香”,宝黛这一对小儿女的柔情蜜意和天真无邪跃然纸上,宝玉编故事的捷才让人佩服,对黛玉无微不至的关切更令人动容,无怪乎冯其庸先生说这段文字“如春花之烂漫,如秋月之朗洁”。这段欢畅无愁、无尽缠绵的时光是多么美好。



宝玉是个丈八的灯台——照见人家,照不见自家的。


他懂保养之法,对自己却是不甚在意。


有一回在薛姨妈家吃饭,因夸东府的鹅掌鸭信好吃,薛姨妈听了忙把自己糟的取来与他尝,宝玉说吃这个须得喝酒,又说酒不必烫热了,他只爱吃冷的。宝钗笑道:“宝兄弟,亏你每日家杂学旁收的,难道不知道酒性最热?若热吃下去,发散就快;若冷的吃下去,便凝结在内。以五脏去暖他,岂不受害?从此快不要吃那冷的了。”宝玉听这话有理,便依言放下冷酒,命人暖来方饮。


冷天喝酒能够暖身,但喝下冷酒就相当于用身体的热量来暖酒,人不但会感觉越来越冷,还伤胃伤元气,所以中医忌冷食冷饮。宝钗也精通此道,她说若喝下冷酒,就要用五脏六腑去暖,这话非常真切在理。从中医角度看,人的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皆属土。喝冷饮,会造成脾土系统的失衡与受损,久之必受其害。酒是热性,仍需热饮的道理就在于此。

红楼小课堂 | 贾府的养生

因此宝玉听从了宝钗的话,放弃喝冷酒了。不过我觉着擅长“杂学旁收”的宝玉未必不懂这个道理,只是冷酒配鹅掌鸭信,吃起来想必非常爽快,他只想先过过口瘾,一如现在的冰啤酒配炸鸡或者炸鸡配冰可乐,能瞬间让人到达人生巅峰。宝玉说,我只爱吃冷酒,等于在说我就是爱那个酷爽啊!



黛玉有“不足之症”,平素十顿饭,只好吃五顿。这还是身体相对舒适的时候,吃的就比别人少许多,若在病中,就更吃不下什么了。


宝钗关心黛玉的身体,说:“食谷者生,你素日吃的,竟不能添养精神、气血,也不是好事。”


中医理论认为,精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按其来源可分为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前者禀受于父母,后者来源于饮食水谷的化生。食五谷则可添养精神气血。


五谷是指米、稷、麦、豆、麻,《养生四要》记载:五谷为养,五蓄为助,五菜为充,五果为益。可见“五谷”最为重要,是人赖以生存的根本。


黛玉胃纳差,吃不下东西,不能从食物中汲取营养,身体越来越弱。


宝钗看见太医开的药方,觉得人参肉桂太多:“虽说益气补神,也不宜太热。依我说先以平肝健胃为要。肝火一平,不能克土,胃气无病,饮食就可以养人了。”


宝钗认为黛玉应先把脾胃调好,“肝火一平,不能克土”,是养脾胃的思路。中医认为平肝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平肝火,滋阴补气;二是解肝郁,疏肝理气。肝气平,不能克土,胃气无病,五谷就可以养人。


因此宝钗建议:“每日早起,拿上等燕窝一两,冰糖五钱,用银铫子熬出粥来。若吃惯了,比药还强,最是滋阴补气的。”


《本经逢原》记载:燕窝能使金水相生,肾气滋于肺,而胃气亦得以安,食品中之最驯良者。

红楼小课堂 | 贾府的养生

黛玉的“不足之症”是气血不足,且有“嗽疾”,按照中医理论,当滋补气阴,润肺止咳。燕窝恰有补肺金气阴,主治虚劳咳嗽的功效,冰糖又有补虚建中、润肺止咳的作用,所以服食冰糖燕窝粥是很相宜的。


宝钗对黛玉病症的了解,对治疗方案的建议与落实(后送黛玉燕窝),不仅可以看出她对养生之道的洞悉,更体现了她与黛玉之间真挚的金兰之情。



贾母带刘姥姥一行人来到栊翠庵,妙玉捧上茶,贾母说:“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道:“知道。这是老君眉。”,贾母便接了吃了半盏,剩下的半杯递给刘姥姥,刘姥姥一口吃尽,笑道:“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


老君眉是白茶,针长如眉,满布银豪,其味甘醇淡雅,难怪刘姥姥喝了嫌淡,从口味上来说,味道稍重的六安茶也许更适合刘姥姥。


六安茶属不发酵的绿茶,产于安徽六安霍山地区,茶香馥郁,滋味醇厚,且耐冲泡,是清康雍乾时期的御制贡茶。


六安茶虽为名茶,但滋味醇厚,浓香馥郁,贾母上年纪的人,更偏爱口味清淡的老君眉,故以不喜。而且贾母了解茶性,“吃了酒肉”之后油腻太重,此时若饮用绿茶容易腹泻。可见贾母对养生也是在行的,她是一个注重保健的人,尤其体现在饮食上。

红楼小课堂 | 贾府的养生

贾母是个美食家,对口腹之欲却有节制。


螃蟹宴上,贾母嘱咐湘云:“别让你宝哥哥、林姐姐多吃了。”,又嘱咐湘云、宝钗:“你两个也别多吃。那东西虽好吃,不是什么好的,吃多了肚子疼。”


螃蟹味美却性寒,吃后容易加重体内的寒气,引起腹痛、腹泻或消化不良等症,吃时通常用生姜末调醋,以温中祛寒。


养生达人宝钗的螃蟹诗中故有:“酒未敌腥还用菊,性妨积冷定须姜”之句。


宝黛二人禀赋羸弱,所以贾母特地嘱咐湘云别让这两个“心尖儿”多吃,宝钗、湘云的身体虽然相对强健,倘若吃多了肠胃也会受不了,因此贾母也嘱咐二人不可多食。


众人欢度元宵,夜长,贾母觉得有些饿了,凤姐说有鸭子肉粥,贾母道:“我吃些清淡的罢。”凤姐忙道:“也有枣儿熬的粳米粥。”贾母笑道:“不是油腻腻,就是甜的。”凤姐说还有杏仁茶,贾母道:“到是这个还罢了。”


老年人味觉减退,往往喜欢油腻、甜食,但是这些食物不利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从上文可见贾母对油腻、甜食的摄入还是很谨慎的,杏仁茶有润肺、消食积、散滞气等作用,无疑比鸭子肉粥、枣儿熬的粳米粥这类油和甜的食物更适合老人的脾胃。

红楼小课堂 | 贾府的养生

养生保健,要讲节制,也要适当进补。


大雪天,贾母的头一道菜是“牛乳蒸羊羔”。


贾母对宝玉说:“这是我们有年纪的人的药,没见天日的东西,可惜你们小孩子们吃不得。今儿另外有新鲜鹿肉,你们等着吃。”


羊肉有补中益气之功,冬日食之大补,羊羔尤甚,老人气衰年老,吃了可大补元气。年轻人气血旺盛,再吃这种大热大补的东西,容易升肝火、流鼻血,而鹿肉性温、益气,有利于年轻人的健康,所以贾母不让宝玉吃牛乳蒸羊羔,而叫他们吃鹿肉。


然而这道菜的做法却颇为惊悚。蒸的羊羔是“没见天日”的小羊胎,即是还在母羊肚子里的胎儿,杀母羊取羊胎,手法十分残忍。套用一句薛姨妈的话:“你们府上也都想绝了。”不知道王夫人这个念佛之人吃没吃过,又作何想?



贾府特有的一些饮食习惯、生活方式也是有利于养生的。


净饿疗法。府中有一风俗秘法,无论上下,只略有些伤风咳嗽,总以净饿为主,次则服药调养。


宝黛小口角,宝玉一燥把披风脱了,黛玉就嗔怪他:“回来伤了风,又该饿着吵吃的了。”


晴雯生病,起先也是净饿了两三日,后来病情加重才请大夫开药。


袭人偶感风寒,只吃些米汤静养。


贾母欠安,王太医就诊后说:“太夫人并无别症,偶感一点风凉,究竟不用吃药,不过略清淡些,暖着一点儿,就好了。”


又给巧姐看诊,笑道:“我说姐儿又骂我了。只是要清清净净的饿两顿就好了,不必吃煎药……”


净饿之法,避免饮食再伤脾胃,有利于养脾胃之气。在中医学的角度,受凉常会导致脾胃不适,脾胃寒,阳不振,造成消化功能下降。适当减少食量,饮食清淡,有利于健脾胃,恢复健康。贾府祖传的净饿秘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红楼小课堂 | 贾府的养生

饭后用茶水漱口。《世说新语》里有一则故事:王敦初尚主,如厕,见漆箱盛干枣,本以塞鼻,王谓厕上亦下果,食遂至尽。既还,婢擎金澡盘盛水,琉璃碗盛澡豆,因倒着水中而饮之,谓是干饭。群婢莫不掩口而笑之。


黛玉初进府,来到与别个不同的外祖母家,说不上步步惊心,却也无处不是考验。饭后上茶,“早有人捧漱盂来,黛玉也照样漱了口。然后盥手毕,又捧上茶,方是吃的茶。”若黛玉将这漱口的茶饮了,恐怕也要像王敦一样被奴婢们讥笑了。好在心思过人的颦儿是不会犯这样的错误的。


不过,饭后以茶漱口这个习惯倒是很好的。在宋代,苏轼的《东坡集》中就有用茶水漱口及饮茶防龋的记载。茶水中含茶多酚,有除臭去腥的功效,用茶水漱口,能有效去除口腔异味,还可护齿、防龋齿。茶叶中的儿茶素还能杀灭口腔中的细菌,预防牙龈出血。


吃得少而清淡。刘姥姥第一次进荣府,看见凤姐饭后的炕桌上碗盘森列,仍是满满的鱼肉在内,不过略动了几样。待刘姥姥二进府,与众人吃饭,见众人吃得少,笑道:“我看你们这些人,都只吃这一点儿就完了。亏你们也不饿,怪道风儿都吹的倒。”


贾府诸人不用干体力活,不事生产劳动,又是百年贵族之家,生活优渥,连丫头都吃腻肠子了,主子们自然吃得更少,老太太经常只吃半碗粥,各色精美点心也只略尝一口,把剩的半个递与丫环了。


姑娘们不消说,食量很小,吃得也清淡,探春宝钗爱吃的油盐炒枸杞芽,就是在初春枸杞树发芽时,取带两片嫩芽的一小段茎,用粗盐化开,提取香气,枸杞芽略带苦味,但很爽口,中医认为食之可以清火明目。


而宝玉这个后生也经常不吃饭,只喝粥,俗话说的“半大小子吃穷老子”的现象在宝玉身上不存在。


第八回,宝玉去薛姨妈家吃饭,酒后痛喝了两碗酸笋鸡皮汤,吃了半碗碧粳粥,这应该是他的正常饭量。


第五十八回,病后初愈的宝玉就吃得更少,只喝了半碗火腿鲜笋汤,吃了几片笋,又吃了几匙粥就罢了。


贵族子弟四体不勤,活动量小,他们常吃的食物是汤和粥,多喝汤粥,和胃益肠,不会积食,有舒适感。按照《黄帝内经》的说法,日常饮食要少而淡,贾府可谓都合乎标准。


红楼小课堂 | 贾府的养生

食不言。黛玉进府的第一顿饭,书中这样描述:“黛玉方告了座,坐了……迎春便坐右手第一,探春左第二,惜春右第二。旁边丫鬟执着拂尘、漱盂、巾帕。李、凤二人立于案旁布让。外间伺候之媳妇丫鬟虽多,却连一声咳嗽不闻。”


凤姐吃饭,从刘姥姥眼中所见:“听见那边说了一声:‘摆饭’,渐渐人才都散出,只有伺候端菜的几人。半日鸦雀不闻。”


通观一部红楼,书中描写吃饭场景无数,却无一处雷同,唯一相同的是,不论吃饭人数多少,总是鸦雀无声,寂然饭毕。“食不言”是流传千年的古训,是礼节,更是养生之道。


俗话说,一心不可二用,中医认为,心主神明,吃饭时人的精神集中在品尝食物的味道上,阴阳之气集中于脾胃,能够增强食欲,促进肠胃蠕动,增强消化吸收能力,如果分心说话,则会有部分的阴阳之气分散,影响对食物营养的吸收,久之会导致脾胃疾病。


另外,吃饭时说话,唾沫星子乱飞,容易传播细菌,从卫生的角度来讲,“食不言”也是一种文明健康的习惯。可见贾府的吃饭礼仪、进餐习惯是极好的。

红楼小课堂 | 贾府的养生

养情志。“琴医心,花医肝,香医脾”,是古人论及的高级养生术,即美妙动人的琴声,让人听了心旷神怡,有助于养心;娇嫩鲜艳的花朵让人欣赏,可以驱除烦躁情绪,利于养肝;扑鼻而来的香气让人味觉顿开,可以养脾。


大观园中的姐妹们在春夏之交的芒种节饯花神,在秋日吃螃蟹赏桂花,在冬天观雪景赏红梅;起诗社作诗联句,垂钓看鸥鹭放风筝;迎春爱下棋,探春练书法,惜春擅丹青,宝钗在明媚的春光里扑蝶,黛玉扫落花埋香冢……其实都具有抒发情志,陶冶性情,修身养性的作用,有利于自我排解与心理调节,驱除烦恼忧虑,合乎孙思邈提出的“自治,自克,自悟,自解”的养生之法。



深谙养生之道的贾府,人丁却不甚兴旺,从头到尾,甚至没有一个新生命诞生,只有不断逝去的人:贾敷长到八九岁上便死了,邢夫人、尤氏是填房,贾赦、贾珍的嫡妻都死了,迎春之母死了,贾珠病死,秦可卿病死(也许是自尽),贾链的通房丫头死的死,去的去……擅长养生的贾府诸人为何不长寿?


记得林海音先生写的《婚姻的故事》,提到在北平沦陷时期,家中的好几个亲人都得了肺病,痰中带血,陆续死去,“为什么大家庭里的肺病患者这样多?有人说,古老的房屋,一代代的传下来,病菌在房里酝酿着,繁殖着,却从来没有被消灭过。”


贾府大约也是如此,百年大宅门,氤氲着不甚健康的空气。


旧时的肺病患者,大多是指得了肺结核,结核病在我国古代被称为“痨病”,中医指积劳损削之病为痨。黛玉得的就是这个病。


过去医疗条件差,也没有特效药,这个病被视为绝症,现在只要规范治疗,合理用药,是可以治愈的。除了黛玉,我怀疑贾珠也是因此病而殁。贾珠“十四岁进学,不到二十岁就娶了妻生了子,一病死了。”,这句话颇有疑窦,娶妻生子,功名在望,踌躇满志的贾珠本处于人生得意之时,何故因一场病就没了?细想之,这种猛烈而又致命的病,极有可能就是肺结核。一旦染上,纵然府中能延请国手、太医医治,碍于当时医学发展水平,最后也只能束手无策。

红楼小课堂 | 贾府的养生

其次,贵族之家的孩子过于娇生惯养,导致一是体质没有得到锻炼,二是意志不够坚强,性格脆弱,如若遇到一些变故(疾病或意外),容易抵挡不住冲击而夭折。


巧姐儿只在园子里逛了一逛,吹了一下风,就发起热来,不比板儿,在乡下,从会走起,哪个坟圈子里不跑去,照样壮壮实实的。所以刘姥姥对凤姐说:“富贵人家养的孩子,多有太娇嫩的。自然禁不得一些委屈。再他小人儿家,过于尊贵了,也禁不起。以后姑奶奶少疼他些就好了。”


“少疼他”意指不要过于娇养,须适时放手。想要孩子健康成长,还是得让他们出去锤炼打磨,不做温室里的花朵,不惧雨雪风霜,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再者,贾府人际关系错综复杂,勾心斗角无处不在,探春就说过:“咱们到是一家子亲骨肉呢,个个都像乌鸡眼似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此言不虚。探春刚理家时,府中刁仆不安好心,明里暗里使下多少绊子,不打起十二分精神,是难以应付的,长此以往必定费心劳神,无益身心,看凤姐就知道了。


凤姐为家务事成日劳心劳力,与全挂子武艺的管家娘子们斗智斗勇,操劳过度,心力更亏,好容易怀了一个哥儿,到了六七个月还掉了,真真伤身又伤心。府中众人也都是各怀思虑,各有心机,“七情太过生百病”,整日处心积虑、蝇营狗苟的人焉能身心康健?

红楼小课堂 | 贾府的养生

林如海教女以惜福养身,贾府却还有一拨既不养生也不知惜福的人。大老爷贾赦上了年纪,放着身子不保养,讨了一众小老婆,成日家和小老婆喝酒;贾珍、贾链、贾蓉皆是纵情声色之人,夜夜笙歌,荒淫无度,仿佛不尽情享乐,这辈子就白活了。


以透支身体的方式来换取一场末日狂欢,纵使贾府不败,又焉能长久,又焉得不败?他们不知道,福气提前享尽了,就只剩下穷途末路,他们也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不赔不赚,不多不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