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谈《传习录》308:性善性恶,有源头、流弊之别


问:“古人论性,各有异同,何者乃为定论?”

先生曰:“性无定体,论亦无定体:有自本体上说者,有自发用上说者,有自源头上说者,有自流弊处说者。总而言之,只是这个性,但所见有浅深尔。若执定一边,便不是了。性之本体,原是无善无恶的,发用上也原是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的,其流弊也原是一定善、一定恶的。譬如眼,有喜时的眼,有怒时的眼,直视就是看的眼,微视就是觑的眼。总而言之,只是这个眼,若见得怒时眼,就说未尝有喜的眼;见得看时眼,就说未尝有觑的眼,皆是执定,就知是错。孟子说性,直从源头上说来,亦是说个大概如此;荀子性恶之说,是从流弊上说来,也未可尽说他不是,只是见得未精耳。众人则失了心之本体。”问:“孟子从源头上说性,要人用功在源头上明彻;荀子从流弊说性,工夫只在末流上救正,便费力了。”

先生曰:“然。”

王阳明回答说:“性没有定体,论也没有定论。有的从本体上说,有的从发用上说,有人从源头上说,有人从流弊上说。总而言之,只有一个性,只是见解有浅深罢了。如果执著于一家之言,就跑偏了。性的本体,本来无善无恶,在作用上可以为善的,也可以为不善的;性的流弊也是有一定的善,一定的恶。

讲谈《传习录》308:性善性恶,有源头、流弊之别


好比眼睛,有高兴时的眼睛,有愤怒时的眼睛,直视时是正面看的眼睛,偷看时是窥视的眼睛。总而言之,只是同一个眼睛。如果看到愤怒时的眼睛就说没有高兴时的眼睛,看到直视时的眼睛就说没有窥视时的眼睛,这就都是偏执,显然是错误的。

孟子说性,都是从源头上说的,也只说个大概。荀子说性恶,是从流弊上说的,也不能认为他说的就一定不对,只是认识还不够精到而已。但一般人却失去了心的本体。

性本无善恶,只是因为人的意念有邪妄,才有了性的善恶之分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