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笔记十条

《传习录》笔记十条

阳明先生

一,《传(chuan)习录》与《论语》一般,均为多位学生记录老师言行而作。其得名同样来自《论语·学而》中的“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传习录》先是由王阳明先生的学生徐爱记录,在本书的序中明白写出了记录的原因,目的就是自己与同学们共同学习,后又有陆澄、钱德洪等人增删新的记录而成,所以不需要太在意“著作权”究竟归属何人。

《传习录》笔记十条

传习录

二、即使当年,阳明先生沉迷佛道的过往也给他学说的传播带来了负面影响,而且王之心学也确实如佛道一般需要一定的参悟能力。

人见其邵氏豪迈不羁,又尝泛滥于词章,出入二氏之学。骤闻是说,皆目以为立异好奇,漫不省究

提及结合佛道,必须说明,在五代时期儒家学说势弱,到宋朝复兴时,已经结合了佛道的一些思想、观念,这同样无关“抄袭”,因为佛道自魏晋开始影响中国大地,下至普通百姓上至皇室,均有不同程度的信仰,早在隋唐时期,被阳明先生称赞的文中子(王通)就曾提出“三教合一”的思想。到唐后期、五代时,佛教大盛,百姓、士大夫、官僚们加入各种佛教“结社”,对日常生活事务进行交流、决断。如何解决儒学在“世界观”层面的短板,自然被宋朝学者们重视。

《传习录》笔记十条

三教合一

三、《传习录》中,阳明先生的观点似乎总与朱熹为代表的理学观点相抵牾,如不用程朱版本的《大学》,不同意朱熹对“在亲民”的解读,但王却是同意理学“灭人欲,存天理”之说,“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

《传习录》笔记十条

朱子

四、如果将程朱理学代表的宋儒学说视为一种世界观,那么王代表的心学则是以此为基础的认识论,“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只在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用功便是”,与陆九渊所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相类。

《传习录》笔记十条

五、阳明先生最为人熟知的自然是“知行合一,致良知”,“致良知”出自《孟子·尽心上》 :“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知行合一,是一个词,不能分拆为“知行”“合一”,更不能将“知行”分开解释,其含义更非“学习后要实践”。上面提过,“知行合一”是一套认识论,而阳明先生的举例已经说得明白“又如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已自寒了。知饥,必已自饥了”,意思是,只有体会过“饥饿”“疼痛”“寒冷”且知道这些“感觉”被称为饥饿、疼痛、寒冷,才是真的明白“饥饿、疼痛、寒冷”,单凭别人与书籍的说明,你只会知道这些概念,而不能理解这些“感觉”的真正含义。

《传习录》笔记十条

孟子

六、心学并非阳明阳明先生所创,最早可追溯至孟子,开创者则为上面提及的陆九渊,其与南宋朱熹同时代,且观点不合。而明朝心学的开端为广东一代大儒陈献章,他也是广东唯一一位从祀孔庙的大儒,其后的湛若水与王阳明则是将心学发扬光大之人。

心学,顾名思义,关键在于“心”,如王所说“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它是恻隐之心、羞耻之心、是非之心,以阳明先生的观点,需“格物致知”达到“尽心知性知天”的境界。

《传习录》笔记十条

陆王心学——陆九渊

七、心学包括并不能粗暴的以唯物唯心归类,其只是如数学一般,定义“零、一”,并以此为基础,对人类社会进行解释的一种体系,哲学同是如此,经数代学者们的研究探讨如数学般衍生出各种复杂的定理公式令我们非专业人士茫然,并弱弱的提问“这有什么用呢?”,这种“过分追求实用主义”的思维,在我们一些人指责中国古代只有技术没有科学,只追求实用不研究理论时,又去了哪里呢?

回到本书,“知行合一”是可以视为社会心理学中对社会的“感知与判断”,有兴趣者可以结合学习。

《传习录》笔记十条

惭愧的是没看完

八、明时,尤其阳明先生之后的心学、理学之争有朝廷政治因素掺杂,并非单纯学术争端,王本人虽对朱熹的观点多有“吐槽”和反对,却是认同程朱构造的理学“世界观”,如对天理人欲的分析,王说“未杂于人谓之道心,杂以人伪谓之人心,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必须结合程子的“人心即人欲,道心即天理”,因此人欲、人心无论在心学还是理学都是需要摒弃的。

这里的“人心、人欲”自然不再是我们平常时候所说的那些意思,而是“心学”语境下的专业术语。

《传习录》笔记十条

九、依旧对心学之“心”不解的人,可以参考陆九渊的话“心(我)即理”,其实是可以将这里的“心”视为“超我”,达到“道心”境界是理想状态,完全的“知行合一”同样艰难,但践行“知行合一”却非难事。

《传习录》笔记十条

​十、《传习录》依旧没看完,后续有机会补充……好在重点看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