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笔记30

传习录上卷 【四〇】


一日,论/为学/工夫。先生曰:“教

人/为学,不可/执一偏。初学时/心猿意马,拴缚不定,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故且/教之/静坐,息/思虑。久之,俟其/心意/稍定。只/悬空静守,如/槁木死灰,亦无用。须/教他/省察克治。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如去/盗贼,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寻/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常如/猫之捕鼠,一眼看着,一耳听着,才有/一念萌动,即与/克去。斩钉截铁,不可姑容、与他方便,不可窝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实用功,方能/扫除廓清。到得/无私可克,自有/端拱时在。虽曰‘/何思何虑’,非初学/时事,初学/必须思。省察克治/即是/思诚,只思/一个天理,到得/天理纯全,便是‘/何思何虑’/矣。”

★解:

这一部分是讲修习心性的方法和次序。

修习心性大致有两段功夫,前一段是收束心猿意马,触摸到心体;后一段是良知主宰于心的省察克治之功,也就是事上磨。两段功夫不可偏废,只静坐收束心猿意马,不入世践行难免沦入枯禅。没触摸到心体,不知天理落在何处,只用逻辑和控制做事上磨的功夫,无异于水中捞月,终是一场空欢喜。

心学的入门功夫就是“静坐息心”,让私心杂念逐渐平复下来,只有如此,心体才能显露出来。

入静的关键在一个“静”字,“静”的状态就是阳明先生前面讲的心如镜,物来能照。一汪湖水在风平浪静,湖面平整如镜的情况下,碧空蓝天以及湖边万条垂柳,在水面清晰可见,无一毫扭曲。一旦有石子投进湖中,产生涟漪,湖中的影像就会被扭曲变形。收束心猿意马的求静,正是求此心如平镜湖水,求物来能照的功用。

“久之”二字,有两层意思,一是说“静坐息虑”功夫是阳明心学入门必经之路,无可回避,必须重视。二是说“静坐”功夫漫长艰辛,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心的宁静,只是心学征程中迈出的第一步,后面的路还有更多艰辛。

“省察克治”是把本然的“知”变为个人主体的“知”。“省察”就是之前讲的内观觉照,无论动静之间不间断的观照内心,触摸到心体,感受七情发动和气机流行。具体的方法,后面会详细说到。

“克治”是指如何克治私欲,一旦有私欲涌起,马上就能提起正念,让私欲之气归到中正之气。这个中正之气就是之前我们讲“未发而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