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袁隆平称:“中国粮食不够吃,农民不种就麻烦”。现农村如此多荒地,咋看?

正能量news谭


袁隆平院士是杂交水稻之父,一生都与水稻打交道,为我国的水稻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前几天袁老刚过完90岁大寿。袁隆平院士近日所说“中国粮食不够吃,农民不种就麻烦”,对于袁老这句说话,个人是还是比较赞同的。



虽然有18亿亩耕地红线,但这18亿亩地生产出来的粮食,不是单要提供给人吃,鸡、鸭、猪、牛这些的口粮都是要由这18亿亩地生产出来的粮食里分,所以每年还要进口不少的粮食来维持粮食的缺口,如果农民都不种粮了,那后果真不敢想像。

农村抛荒地多的原因

目前农村是实行的家庭承包制,田多的地区每户能分到10多亩地,而田少的地区只能分到2~3亩的地,在农村如果只耕作2~3亩地用来种水稻或者种玉米、小麦这些粮食,因粮食价格低,一年忙活下来能多就挣个2000元左右。按现时的经济这2000元是完全不能养家糊口啊。

如果承包邻居的田地来耕作,受人力有限及承包租金制约,南粤新农人这边每亩耕地承租一年要1000元,算下来还不如租出去,然后自己外出打工挣钱划算。承租的人家底厚,有钱投入搞高经济效益的种植项目。而普通农民承受不起这些大投入,所以为了挣钱养家,许多的农民都洗脚进城打工了。


现时许多的女孩也不愿意嫁去农村耕田,农村的女孩往城里嫁,城里的女孩不愿嫁农村,农村的男孩为了婚姻只能咬牙往城里挤,而80后、90后这批人在学校一出来就呆在城市居多,对耕田也没多大的兴趣,而00后更加是提不起兴趣。

农村将面临的尴尬状况

我国人口多,耕地面积少,虽然目前粮食能做到自给自足,但我们也面临着一个很尴尬的问题,农村的80后、90后、00后几乎不会耕田了。现在在农村会耕田的都是上了年纪的大爷大妈,随着他们的老去,农村的耕地将会面临着后继无人耕作的尴尬局面。




朋友们,你们觉得有那些确实可行的方法能改善将要面临的农业耕作断层困局呢?


南粤新农人


的确农村的荒地太多了,好多田地,一年都在哪里撂荒着,太浪费了!

现在农村一些年轻的农民都不会种地了

法眼扫描的母亲和弟弟还在农村,家里还有几亩地呢。原来地里种的苹果,但经过几年苹果需要更换树种了,就直接没人管了,地就撂荒了。


老妈看着心疼,但年龄大了,也干不动了,让弟弟去种,弟弟也懒着去。

现在农村的能干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家里留着老人和孩子,都不太能种地了;而一些留在农村的年轻人 ,也不安心呆在农村,对种地根本就没有兴趣,甚至连如何种地都不会了。

农村的土地应该流转到会种地、愿意种地的大户手里

农村分田到户,在最初的几年的确解放了生产力,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地的积极性,但现在分田到户几乎成了农村扩大种植的障碍,有的农民也看不上流转的那几个钱,就是不愿意流转土地,导致无法将土地连片,无法机械化耕种。

农村应该将土地流转到会种地、愿意种地大户手里,形成机械化作业,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粮食产量,这样一来不至于将土地撂荒,二来不愿意种地的农民还能弄点收入,何乐而不为呢?

对哪些不愿意流转土地的农民,应该允许在大多数村民的投票后,强行流转。

国家对农村农民的政策要落到实处

国家几乎每年都会出台中央一号文件,都是针对农村和农民的,但为什么农村会有那么多的撂荒地呢?还是一些地方的乡镇政府没有将中央的好的政策落地,没有让农民得到实惠。

好多农民没有长远眼光,但眼前的好处还是可以抓住的,就要要求必须将中央的好多政策让农民知道,让农民愿意种地,或者将土地流转到大户手里,不要让土地撂荒了。


法眼扫描


现在你就是存几十座金山,不种地也是穷国!如果世界闹天灾、你没有存粮,没有种地,你那金山转眼就没、就是不闹灾、国外想制裁你,不卖给你粮食、或抬高粮价,你的经济发展就是泡影了!粮食民之根,国之本!自己不种地全靠进口、那长远不了!进口一毛钱,国产五毛钱,那也要收国产的、因为财宝没出外国!钱在国内流通能带动本国经济、你收国外的,虽然看着便宜点,可国民没有挣钱道,都成贫困户了、国家还得救济!里外一番,还是让国民有钱流动好!


爱管闲事的祖宗


中国在习总书记的英明领导下,政府实施精准扶贫,确定2020年全面消除贫困目标。作为14亿人口的大国,脱贫的前提首先是解决温饱。民以食为天,粮食关乎百姓的生活,更关乎社会稳定。提请各级政府能够充分重视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呼吁,针对闲置的荒山荒地情况,能够出资扶持并给予相关政策支持,组建小、中型垦荒群体,把富有劳动力的失业人员召集起来,确保我国即使遇到不可预测的天灾人祸也不会陷入依靠进口粮食填补缺口的被动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