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天华的反帝爱国精神,永远值得后人铭记

陈天华是我国旧民主主义伟大的革命家宣传家,他和邹容一起成为旧民主主义宣传的两大干将。陈天华所著的《猛回头》《警世钟》以通俗的语言,极具宣传性的笔调,宣扬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主张和纲领,为推翻中国的封建帝制,建立共和吹响了进军的号角,尤其是陈天华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在旧民主主义革命阵营中显得格外耀眼。

陈天华所处的时代,从一八九八年他进入新化县实验小学堂(即现在的新化一中)到一九O五年他在日本东森湾踏海为止共七年时间,他完成了在实验小学堂的学业,并被举荐留学日本。然后他和黄兴一起组织了华兴会,然后与孙中山的兴会合并组成同盟会,加入同盟会的,仅新化县就有七十五人之多,为推翻封建帝制做好了组织上的保证。又在这段时间里,他写出了他的主要著作,为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做了主要宣传。他为孙中山起草了建国方略,筹划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建国蓝图。他把这段宝贵的青春年华,完全献给了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的革命事业,而没有应时成立自己的家庭。当他的老师愿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时,他以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大志,而拒绝了老师的好意和师妹的爱意,舍小家为大家。综观这段历史,陈天华是除孙中山、黄兴之外的第三号人物。

陈天华目睹了一八九四年的甲午战败,一八九八年戊戍维新变法失败,一九OO年的八国联军进入北京,沙俄强占东三省。这十年间所发生的一切,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所犯下的累累罪行。中国人若不反抗,帝国主义有灭亡中国的危险,所以陈天华的《警世钟》就是针对这样一种情况而特意书写的。文章怀着极大的危机感,紧迫感,压力感,使命感,呼吁中国人民起来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因为清朝已成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代言人。

陈天华在《警世钟》就告诉人们:

长梦千年何日醒,睡乡谁遣警钟鸣?

腥风血雨难为我,好个江山忍送人!

万丈风潮太逼人,腥膻满地血如糜了;

一腔无限同舟恨,献与同脆侧年听。

然后陈天华以苦呀,苦呀,苦呀!恨呀,恨呀,恨呀!真呀真呀真呀!病呀痛呀痛呀!耻呀耻呀耻呀!杀呀杀呀杀呀!奋呀奋呀奋呀!快呀快呀快呀!以这样的段落展开论述,揭露了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种种罪行。

陈天华发出了这样的呼吁:

洋兵不来便罢,洋兵若来,奉劝各人把胆子放头,全不要怕它。读书的放了笔,耕田的放了犁耙,做生意的放了职事,做手艺的放了器具。齐把刀孑磨快,把孑药放足,大家同饮一杯血酒。呼的呼,喊的喊,大家齐声协力,向前去,杀!杀那洋鬼子,杀投降那洋鬼子的二毛子!……手执钢刀九十九,杀尽仇人方罢手!

陈天华的呐喊呼叫,终于唤醒了中国人民。陈天华在日本东森湾蹈海而死,秋瑾闻讯后第一个赶到海边,发出了"夜夜龙泉壁上鸣…。湖南长沙人民倾城出动,送他到岳麓山上安息。六年之后,一九一一年,武昌起义成功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武昌起义八年之后,一九一九年,伟大的五四运动爆发了,中国开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两年之后,一九二一年,领导中国革命的中国共产党诞生,反帝反封建,争取人民美好生活的斗争由于有了共产党的坚强领导而走入了崭新的阶段。陈天华反帝爱国的精神,我们后人们应该永远铭记!

我本人在游岳麓山时,特意找到陈天华的墓地,对着他的陵墓我三跪三拜,并赋诗一首。陈天华不仅是故乡的先人,也是母校的学长,纪念他是应该的。

谒陈天华墓

"回头"泣涕谒英魂,百十年来可安馨?

民国已成梁上梦,共和深得众人心。

潇湘山水今非昔,衡岳风光旧換新。

改革开放太平世,闻君犹奏"警世钟!"

附:自有网络以来,关于陈天华是哪里人,出现了两种说法。一种说法,陈天华是新化琅塘荣华乡小鹿村即现在荣华乡天华村人。另一种说法,陈天华是荣华乡栗树村凤阳坪人。不知第二种说法是根据什么依据?陈天华距现在只有百多年,就一个人出生在两个地方。不知是无知还是有意,同在荣华乡,这样争历史名人的出生地有意义吗?千百年以后,就会出现争不清扯不直的麻烦,希望有关方面给以澄清。

陈天华的反帝爱国精神,永远值得后人铭记

陈天华故居碑文

陈天华的反帝爱国精神,永远值得后人铭记

天华故里荣华乡

陈天华的反帝爱国精神,永远值得后人铭记

陈天华故里风景

陈天华的反帝爱国精神,永远值得后人铭记

新化荣华乡陈天华广场

陈天华的反帝爱国精神,永远值得后人铭记

网上错误的陈天华出生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