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紅色海軍夢想的寄託“烏里揚諾夫斯克號”航母,卻淪為廢鋼

蘇聯,作為唯一一個在二戰後期能夠和美國相媲美的國家,其巔峰時代的實力在當時令許多國家望塵莫及。然而,蘇聯的空軍和陸軍都很強大,但是海軍和美國相比還是有一些差距的。在蘇聯海軍的心中,也一直有一個大國海軍夢,能夠在大洋深處自由的航行。於是,承載著蘇聯海軍夢想的烏里揚諾夫斯克級核動力航空母艦便被提上了設計的日程,說起來這裡還有一個小插曲,1984年,蘇聯航母“攔路虎”烏斯季諾夫逝世,蘇聯總參部領導層發生了變更,“海上浮動機場”的支持者逐漸佔上風,這為核動力航母的發展帶來了生機,這才使得這艘核動力航母由幻想變為了現實。

昔日紅色海軍夢想的寄託“烏里揚諾夫斯克號”航母,卻淪為廢鋼

烏里揚諾夫斯克號航母建造圖

然而,禍不單行,1988年11月25日烏里揚諾夫斯克號已在布格河(尼古拉耶夫南廠的位置)開工建造,但是由於蘇聯在1991年解體,這艘承載著蘇聯海軍希望的核動力航母於1991年11月徹底的停工,停工之前其進度已經完成了完成45%,與此同時其同級2號艦也已經開始開工建造(但沒有命名),於1992年2月4日被拆除。

昔日紅色海軍夢想的寄託“烏里揚諾夫斯克號”航母,卻淪為廢鋼

烏里揚諾夫斯克號航母模型

該艦設計尺寸全長324.6米,寬39.8米,吃水11米,飛行甲板寬75.5米,標準排水量6萬噸,滿載排水量7.9萬噸。反應堆採用4座KN-3壓水堆,帶動4臺蒸汽輪機,4軸、20萬軸馬力,最大航速超過30節。設計搭載70架各型飛機,包括Su-33戰鬥機(Su-27K,海軍型),Su-25K攻擊機和Yak-44E預警機,雖然艦艏仍採用滑躍起飛甲板,但艦上在斜角甲板上擬裝二部蒸汽彈射器,定於1994年下水,但是由於蘇聯解體烏克蘭沒有足夠的能力繼續維持製造,所以只能被迫停止建造。而自蘇聯解體之後,作為蘇聯80%遺產的繼承者俄羅斯划走了蘇聯當時唯一一艘真正意義上的航空母艦庫茲涅佐號航空母艦,但是當時由於俄羅斯國內經濟的問題,再加上西方國家的制裁從而使得庫茲涅佐夫號一直沒有得到很好地保養,每次都是帶病出行,還被別人譏笑為冒黑煙的航母。後來,俄軍決定對這艘寶貝航母進行大修,然而庫艦依然沒有過上好日子,現實浮船塢倒塌,後是著火,可憐的庫艦自從出生以來命運就非常坎坷,直到現在還是傷痕累累。原本蘇聯建造航母就是為了和美軍的航母進行叫板,庫艦雖然有著超過巡洋艦的火力,但是作為航母帶機量太少:18架Su-33戰鬥/攻擊機、4架Su-25UTG攻擊機、15架Ka-27直升機和2架Ka-31直升機。按照同時期的尼米茲級航母(2箇中隊F-14(24架)、2箇中隊F/A-18(24架)、2箇中隊A-6(24架)、1中隊EA-6B(4架)、1中隊E-2C(3架)以及S-3這樣的反潛機和各型直升機)的強大配備來說,庫艦不足以形成抗衡美國航母的力量。更不用說採用躍升甲板雖然獲得了搭載和起降常規固定翼飛機的能力,卻讓原本很優秀的飛機的帶彈量、帶油量大打折扣。

昔日紅色海軍夢想的寄託“烏里揚諾夫斯克號”航母,卻淪為廢鋼

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

而烏里揚諾夫斯克號這艘承載著蘇聯海軍夢想的核動力航空母艦一旦建成之後,將會使蘇聯成為擁有這個星球上唯一能夠與美國尼米茲級航母抗衡的力量的國家。因為Su-33性能優於F-14D和F/A-18C/D,再加上彈射起飛,美軍艦隊的制空權就暴露在了蘇軍的火力之下。並且,核動力和足夠大的飛行甲板將會使得原先只能在北方海域活動蘇聯航母真正的縱橫大洋。

不僅如此,關鍵技術由於缺乏西方的技術支持,也沒有任何傳統使用經驗可以借鑑,蘇聯人在發展航母時因地制宜,走了一條獨具匠心的發展之路。它不但代表了蘇聯海軍的最高峰,而且也是蘇聯工程科技人員對航母關鍵技術掌握的終極展示。“烏里揚諾夫斯克”號的防護設計、反應堆、彈射器發展情況、阻攔降落及相關係統都代表著前蘇聯航母建造的最高水平。近些年來,隨著我國軍工實力的發展,再加上國產航母的相繼服役,使得我國也擁有了自主建造和設計航母的能力。由於庫艦事故頻發,俄羅斯又因為種種的因素限制不能徹底的將其修好,於是不少小夥伴就紛紛建議俄羅斯用核動力航母的設計圖紙來進行交換,而近期俄軍方也拿出了核動力航母的建造模型,宣稱要重新建造核動力航母,不知道這算不算烏里揚諾夫斯克號的復出呢?而近些年來,俄軍也並沒有建造過大型水面戰艦,自家的常規動力庫姐一直是遍體鱗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