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界又一传奇,“遥感30号”进入轨道的辛酸历程

北京时间3月24日11时43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以“一箭三星”的方式成功将遥感三十号06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卫星界又一传奇,“遥感30号”进入轨道的辛酸历程

遥感三十号06组卫星由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抓总研制,采用多星组网模式,主要用于开展电磁环境探测及相关技术试验。


卫星界又一传奇,“遥感30号”进入轨道的辛酸历程

执行本次发射任务的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本次任务搭载验证一子级剩余推进剂再入排放技术,持续提升落区安全性。这是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今年执行的第1次宇航发射任务,同时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29次航天飞行。


卫星界又一传奇,“遥感30号”进入轨道的辛酸历程

此次发射任务在严格落实各项防疫措施基础上,采取试验队员包机集体进驻发射场,前方后方远程视频进行技术质量把关等措施,实现了疫情防控和发射任务的双胜利。这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29次航天飞行。记者了解到,此次3颗卫星与此前01组-05组卫星一样,均搭载使用了欧科微航天所研制的数传与广播分发分系统。数传与广播分发分系,就类似人的耳朵和嘴巴。卫星在地球上空飞行,相关信息不断进入耳朵被记录下来。当卫星进入我国境内的卫星测控站时,将耳朵所听到的全球范围内所有信息通过嘴巴传递回地面。这套“耳朵-嘴巴”系统就是“数传与广播分发分系”。

卫星界又一传奇,“遥感30号”进入轨道的辛酸历程

近年来,这家位于上海嘉定的科技企业针对遥感三十号系列卫星数传与广播分发分系统技术要求,开展多路复接与存储模块原理样机的研制,攻克了多路数据动态调度与复接、星上数据大容量存储管理、高速数字调制编码及一体化多路复接存储设计等技术难点,研制的样机通过了各项考核与对接试验。为适应微纳卫星平台对单机体积与功耗的约束要求,研发团队创新性地开展了功能整合,提高功能密度,并进行一体化设计,使产品的集成度、效费比与功耗优于国内外同类产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