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城裡人越來越多,農村人越來越少,為什麼?

用戶64079275


1、“城裡人”思想變了

其實這些所謂的“城裡人”都是從農村出身的,就因為在城市生活久了,思想就發生了改變,覺得自己成了真正的城裡人,不再是農村人,開始嫌棄農村的各種不好,並且開始看不起農村人,所以作為農村人來講,不想再和這些所謂的“城裡人”有任何的接觸。

2、“城裡人”嫌棄農村環境不好

這些“城裡人”在城市生活久了之後,開始嫌棄農村環境不好,城裡都是大馬路,大路旁都是綠化帶,非常的乾淨,沒有塵土,而農村則不同,仍然存在好多土路,尤其是颳風的時候感覺滿天飛舞的全是塵土,特別髒,而且在農村上廁所的時候,也特別的嫌棄,尤其是冬天的時候特別冷,總之這些“城裡人”嫌棄農村的各種不好,讓農村人非常的反感,難道你之前不是在這樣的環境中生活的嗎?

3.

因為城市的公共交通更為發達,人們更願意選擇環保節能的出行方式;而且很多城市現在因為交通擁擠,已經出臺了限號政策,單號雙號車牌在不同時間出行;在城市中心找停車場也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所以大家選擇公共交通出行。而隨著城市範圍的不斷擴大,人們求職的範圍也在擴大,然而公共交通配套可能覆蓋速度還沒有那麼快,農村居民購買車輛方便出行工作,也不會有城市中行車不方便的問題。

4,下一代教育問題:在農村生活的人都知道農村的生活條件比不上城市裡的條件,當然,著也包括孩子們的教育條件。孩子們的教育問題也是非常的重要,很多家長為了自己的孩子能有一個更好的受教育質量,不得不在城裡買房,在城裡居住,在城市裡安了家,這樣既方便了孩子的上學受教育的問題,又方便孩子上下學回家方便。

5.隨著我們的生活質量越來越好,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在大城市裡發展。這些年輕人在城市裡住習慣了,出門就是超市和商店,我們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把這種生活當成了一種改不掉的習慣。況且,城市裡的各種設施比農村好得多,去買菜、醫院都很方便,基本上房子的周邊全是菜市場和醫院。這些選擇在城裡買房的人也是能說得通的事情。






小剛的生活錄


作為一個農村出身的我已經在城市裡生活了十幾年了,我來說說我們村吧!

首先剛畢業就出來打工,那是兩千年的時候,出來打工的還不多,人們都還熱衷於在家種地,剛出來在城市裡肯定是租房子,那個時候買房子想都不會往那想,上班一兩年就自己開店了,那個時候網購還沒興起來,開的是禮品飾品店,正好在學校門口,那個時候媽媽還在老家務農,爸爸當兵回來就分配到工廠上班了,就這樣開了有5年的店,就把媽媽接過來了,後來又在城市裡買了房子,就這樣生活穩定了下來,只有逢年過節的才會老家,主要老家沒什麼親戚了,也就是這幾年村裡人口減少的嚴重,人們都出去打工了,關鍵是在老家務農幾乎連自己都養活不了,年輕力壯的幾乎全部出來了,老家就剩下歲數大的,種一點田,不是我們不想在農村,是條件不允許,要掙錢養家,孩子要上學,現在,一般村裡都沒有學校了,而且家裡的教育水平就那麼高,都想讓孩子上好一點的學校,出來打工才可以滿足,在外打工的能力強的都買了房子就更少回去了!

不過歸根結底,根還在農村,節假日回趟老家,還是很有必要的,畢竟那是生我們養我們的地方,還有很多美好的兒時回憶!






楓中沙


我老家在沅江邊上,小時候上學村裡有所學校,一個老師教四個年級,總共加起來可能不超過30個學生。我從一年級到四年級都是在這所學校讀的,在這時候接到通知,開始第一次移民搬遷,根據要求河邊的房子需要往高處搬遷。


讀完四年級後就需要去鄉鎮讀中心完小(只教五,六年級),記得那時候揹著米和菜從老家要走十公里才能到學校。入學後發現班級學生很多,記得五年級三個班有160人左右,很多都是從各村讀完四年級升到這裡來讀的。



當我讀初中的時候,五強溪水電站修建好了開始蓄水發電,這時候家鄉已經變成了庫區。交通靠船,很多家庭都有一艘划槳的小木船,那時候每逢端午各個村都會划龍舟,然後組織在一起比賽,人山人海,熱鬧非凡的畫面彷彿就在眼前,記憶深刻的是我帶著三十多個十來歲的小夥伴單獨划龍舟遊江。



隨著我後來去外地讀書畢業出來工作之後,家鄉迎來了第二次移民搬遷,大約五分之一的人搬離了老家去別的鎮或者縣安家落戶,我家也隨之搬走。



最近幾年國家對庫區移民有政策扶持,有部分人放棄了老家的房子選擇拿補償款去縣城買房定居,也有部分人住進了政府在縣城邊新建的搬遷安置房,房子整齊有序,配套設施齊全。



去年回老家祭祖,發現原來熱鬧的村子很冷清,村裡的學校早就拆掉了,然後周邊的4,5個村子合併成沅江村,聽鄉親們說,現在端午節再也沒有以前熱鬧的景象了,好幾個村子都難湊齊一支龍船隊伍(大約50人)。




我們縣城工業園最近幾年入駐了臺資等好些家企業,投資超過20億,工人工資水平大幅提高,導致周邊大興房地產,附近又修建了大型學校及其他配套生活設施。導致樓市火爆,據瞭解,買房的大多數都是農村人,城市人口快速增加。



城裡人越來越多,農村人越來越少,原因總結有以下幾點。

1,國家發展趨勢,城鎮化進程逐漸加快。表現在兩方面:一方面表現在人的地理位置的轉移和職業的改變以及由此引起的生產方式與生活方式的演變;另一方面則表現為城鎮人口的增加、城鎮規模的擴大以及城鎮經濟、現代化和集約化程度的提高。

2,為了小孩的成長有更好的環境和接受更好的教育。隨著社會發展,現在大多數家長都注重孩子的成長和教育環境。我們家周邊有不少人都送小孩到縣城讀書,隨著縣城讀書需要學位,有條件的就直接買房定居在縣城,農村的人越來越少。

3,農村的整體收入水平不高,但消費不低,導致很多在家沒有好發展的年輕人,中年人都去外地打工。早些年在外面發展好的已經在外地定居,部分在外地沒有定居的為了小孩也在縣城買了房,還有部分人一年回來一、兩次,導致現在逢年過節異常冷清,簡直是一年不如一年。

以上是我的真實經歷和觀點,不足之處,敬請留言。感謝閱讀!


明南曲


年輕人都去了大城市工作,只留下老人在家種地。有的在外面打工還把孩子帶去外地,孩子在外地上學就會把家裡一個老人接到城市給他們接送孩子等等

還有就是因為孩子少很多村裡已經沒有學校了,孩子們想上學只能去鎮上或者去縣城買房子。孩子在縣城上學也會帶動父母在縣城找工作打工!

農村越來越老年化,平時在村口或者小賣鋪門口看到的也就是寥寥無幾的老人。我婆婆總說現在村裡人少,湊桌麻將都難!


小城濤妞


有句俗語叫“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毫無疑問城市在經濟條件方面要強於農村,加上物資充足、交通便利、文化娛樂活動豐富多彩以及先進的醫療資源和教育資源,對人們具有很強的吸引力,特別是對那些有進取心的農村人來說,進城安家落戶成為了一生的追求之一。

說白了,就是城市的魅力對人產生很強的吸引力,導致人們都往城市擠。慢慢的,城市裡的人越來越多,而農村的人反之越來越少。當然了,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導致農村裡的人變得越來越少,即農村種養不賺錢了。



農村的種養業不賺錢

很多農村人進城並不是帶著要落戶城市的目標,而僅僅是為了掙錢養家餬口。在農村,傳統的種養業已經不能夠給村民帶來足夠生活各方面開支的收入,這促使他們選擇外出務工。以種植業為例,種植水稻、玉米、小麥等糧食作物,只能夠確保有飯吃,而孩子的學費、老人的醫療費以及其他各方面必要的開支,根本無法保障。試想,一畝玉米地可以帶來960元的收入,10畝才9600元,而這還沒有去除日漸增長的農藥、化肥費用。

如果選擇種植水果,則需要一定的本錢,比如沃柑,在栽種的前三年只有投入,沒有產出,三年下來投入過萬,沒有積蓄還得外出務工攢錢。此外,現在的水果種植,規模和產量都很大,往往超過了市場的需求。也就是種植出來之後,你還得思考如何去銷售。而這些傷腦筋的事情,促使村民更願意進城打工,每月穩定收入2000~3000元,比什麼都強。

人們都往城裡跑,說明城市好,但是,農村也不是沒有優點。



農村的優點分析

雖然農村的經濟發展無法跟上城市的步伐,但是,自身也有很多城市無法企及的方面。一是,安靜。城市的生活已經被打上了喧囂的標籤,即便大晚上也是無法沉寂下來。而農村白天也可以安靜的生活,夜晚更是靜得出奇,可以聽到蛐蛐的叫聲。喜歡安靜的人,可以選擇回到農村,享受幾天、幾個星期或者幾個月的清閒日子;二是,農村的空氣環境相對較好,也許你會說焚燒秸稈給環境帶來了汙染,但是到了農村,你會發現到處綠水青山,看著就是高興;三是,溫度沒有那麼高,大城市的人多,一到夏天,溫度高得離譜,一個雞蛋打碎了撒到地面上,幾分鐘就熟了。而農村則有徐徐清風,流淌的溪水,給人清涼的感覺。



好了,以上關於城市裡人比農村多的問題,就分享到此,歡迎評論探討交流。


終歸農村


城裡人越來越多,農村人越來越少,為什麼?總人口農村人多,流動走向,城裡多農村人少,這是歷來就有必然趨勢,而且發展愈演愈烈。城市在沒有戰爭沒有地震的前提下,不論是大到國家,小到家庭人口流動只有增加。第一,城市有良好的基礎設施,有優勢的各種資源,而且發展越來越好。首先是人口聚眾的地方,有活躍消費的能力,只要你勤快,不斷的學習,努力工作,就有錢賺,就能生活下去。二是有方便的條件,居住下來就有發展空間。醫院、學校、金融、超市、交通、通訊等,服務條件專業性強,適合各類人群的專注發展。三是社會福利條件好,也能留得住人居住。福利條件對老年人特別明顯,乘公交車60歲半價票,70歲以上免費,去公園遊玩同樣有優惠條件。第二,城市工業基礎勢力強大,前景越來越好。在農村做任何事,必須相互協作配合下,才能發展下去,因為環境條件因素在限制。城市就不一樣,本身就有良好的基礎條件,加之近年來新技術應用,自動化推進,專業化團隊興起,城市發展更加錦上添花。第三,大城市是年輕人施展才華的大舞臺。小縣城各種資源不是太多,就業門路不是太廣,對剛剛畢業大學生,長遠發展下去,發展空間不是很寬。大城市就不一樣,資源廣,企業門類多,自動化服務條件齊全,只要刻苦努力,不斷求得進步,必有發展提升的空間。第四,大城市教育資源有獨特的優勢。我們國家教育資源,歷來就是階梯式的,而且不斷的由基層向高層流動,大城市更加突出。基層為了穩定教師資源,師範院校國家採取定向招生,穩定幾年不能調動。大城市對教師資源,管理措施更加嚴格,各種機制更加品質化,培養出學生優秀之多。


南涼遇運


這個是現實,農村人嚮往城裡,因為生活節奏快,乾淨衛生,孩子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在城裡就業機會也多,隨便找個活幹,一邊工作一邊照顧孩子上學,這是目前大多數人的生活方式。

當然城裡的優點很多,就是在飯店端盤子也比種地好,管吃一個月最少也給2000多,在超市上班乾淨舒適,不管幹什麼現在的年輕人都不想種地,辛辛苦苦忙活一年賺多少錢,基本上都是白出力,碰見好年景稍微好一點,天空不作美老百姓就倒黴,一般就是賠錢。

現在的農民手裡都有點錢,在城裡交個首付沒有問題,剩下的兩口子打工慢慢還,現在都是這樣,目前城裡的房子都賣給農村人了,現在的農民成群結隊去城裡買房,我們村搞裝修的都是給我們村民乾的,根本幹不完,天天有活,都干將近1年多了,全是鄰居介紹的,都是我們周圍村民買的房子。

現在買房農民絕對是主力軍,很多年輕人結婚都在城裡買房,越來越多的農民湧進城裡,確實是農村包圍城市,現在農村人年輕人不多了,都是留守老人,稍微年輕一點的都跟孩子進城了,以後越來越多的農民走進城市 ,未來的農村將會是空殼村。

隨著土地的轉租,會有更多的農民湧進城市,那時候大家無牽無掛,城市確實有他的優越性,乾淨、方便、快捷、最主要的是舒適,冬天有暖氣,老人不受罪,晚上可以去廣場跳跳舞,確實特別舒服,估計以後農村會大幅度縮水,城市不斷擴大,這就是未來的城市和農村。


大海傳媒


第一,農村裡經濟沒有城市活躍,光靠種地難以維持生計。

第二,成年人肩上都有負擔,想給父母和孩子更好的生活,城市就業機會多一些,大部份都選擇在外面掙錢,留下父母和孩子在老家。

第三,在外面掙到了錢,就選擇在外買了房子,然後舉家遷往工作地,留下農村的空房子無人居住,時間久了就破爛不堪。

不過,近些年國家大力提倡發展農村,還給予扶持,有一部分人選擇了回家發展,其實如果自己在老家有發展方向,回去也不錯,離家近,孩子父母都照顧得到。




麗華滴滴


隨著鄉村振興,農業現代化的發展,國家對城市戶口放開,鼓勵農民進城,促進城鎮化建設發展。大量剩餘勞動力向城市轉移,一些鄉村人口數量大幅度減少,在城市就業,定居生活。以前農村機械化程度低,生產勞動需要勞力,外出人口較少,隨著城鎮化建設加快,城市就業面比較廣,機會比較多,壯勞力和年輕人農閒時都到城市裡打工,加上大部分高校畢業生都留在城市裡工作,就業居住。農村人口數量相對減少,有的出現空心村,農村居住的老年人相對較多,但是,鄉村振興,美麗鄉村建設對農村農業發展提出了具體目標,統籌城鄉融合發展,農村必須美,農民必須富,農村大變樣,農村人口數量不會減少。


繁花碎碎落


這個我覺得和爭著去北上廣是一個道理的。

城市資源整合能力強,交通,生活、醫療保障都比農村要好很多。其實這個也很好理解,比如說,我們老家農村一個村是2000戶左右,在城市裡如果有10棟高層的這種住宅,小區戶數就能達到2000戶,就人口而言它就相當於一個村,但它佔地面積很小。一個村的面積可以建多個這種小區,人口的數量夠了,嗯,各種交通,生活,購物,醫療。投入成本,人均下來反而會更低。

這種聚集效應的能力,強的會越來越強,弱的會越來越弱。也就是為什麼農村很多人都要到城市,而小的城市都湧向大城市、中心城市。

供樓主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