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你家邻居怎样?

申文甲之烘焙人生


我家是南方一个小村,这个村只有一个姓氏,周围的村也大抵如此,镇上的姓氏会杂一点。所以在农村,邻居大多有血缘关系的亲人,往大一点来说,整个村祖宗都是同一个人。邻里关系还是比较好的,毕竟都是自家人。

你说的情况也存在,生活中夫妻还吵架呢,何况是邻居。一般邻里之间不会有解不开的仇怨,冲突发生,都是人们主观上不愿意看到的。但是事情往往不随人意,也不会按照人们的主观愿望进行。所以我们不能一开始认定对方是不讲道理的,自己是讲理的。唯有冷静面对,理性分析,才可以下结论。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只看结果不论对错是不行的,对方为什么要这么干,究竟谁有理,都不好说。因为在冲突中,冲突双方没有一个感觉自己不讲理,只是认定对方蛮横无理,强词夺理,胡搅蛮缠,自己最讲道理了。为了避免事态扩大,达到息事宁人的目的,化解矛盾,创造和谐人际关系,我们要追究前因后果,这个世界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同样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让村里人参与进来,群众的眼睛都是雪亮的,农村人淳朴,讲究人敬我一尺我还人一丈;同样的,由于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也很多人锱铢必较,爱讲究报复,这种矛盾肯定不可能突然爆发,而是有更深层次的原因的。在农村嘛,你欺负人,旁人也会看不过眼的,就是你忍声吞气,你同宗同族的也会不乐意。

都是同村的,大多数是一个家族的后人,打断骨头连着筋。即便不是,也是祖辈一起生活了那么久,非要斗的你死我活并不明智。祖祖辈辈就在这个地方生活,低头不见抬头见。解决这类矛盾,千万不可采用回避矛盾的方法,或者冷战,互不搭理。限制在争吵范围内解决。实在需要升级的,可以找本族有威望的人参与解决;可以找本村干部参与解决;可以找司法所介入调解;没有办法可以寻找法院判决帮助!



身在山中


各过各的好了供事,不好谁也怎么不了对方,但是还是好了好,人有三六九等,各有各的想法,你说对不,拿我来说一例,我今年70多退休在家,每月有近4千元的收入,孩子在外地不用我的钱,我过的我认为很幸福,我西家比我大两岁,儿子和儿媳妇都是教师,但一分钱也不给他们,还给他们要说买楼买的,他老俩口种地卖菜生活,你说能一样吗?所以各人有各人的活法,只要身体健康就好。


沂蒙大地1


我家在豫东平原,再普通不过的小村子,一千人左右,我家的邻居都还算融洽,平时农忙时节都会搭把手,红白喜事也都过来帮忙。

我爸好喝酒,经常让大叔大伯来喝两口,虽没什么好菜好酒,当都喝的站都站不直,还意犹未尽。

唯一让人受不了的就是攀比,谁家取个好媳妇,谁找到了好工作,谁家女儿嫁个好婆家。

总之,人际关系都是处来的,祖祖辈辈在一块生活,什么事都可以商量着来。


乡村永强


看看我小时候的作文 ,就知道我小时候居关系了。

我的邻里关系

我家左边是我伯父家,右边是我堂哥家,我家在他们两家中间。

真弄不懂大人们的事情,前几天我的伯母和堂嫂吵起架来了,她们好象恐怕村里的人不知道她们在吵架似的。你的骂声大一点,我的骂声比你更加大,好像谁的骂声大谁就占理似的,反正是谁也不让谁。两人对骂了相近一个小时,反正从你借我一点盐没有还到他什么时候到他家喝了一杯水,鸡毛蒜皮的事只要占半点理的事都得吵个遍。那架势就好象吵完这一架就老死不相往来似的。就为了我伯父忘了关自己家菜园子的门,我堂嫂家的母鸡带着小鸡到伯母家的菜园子里扒死了几棵新种的小菜。你们至于吗?别忘了插秧的时候你们还互相帮忙呢?我们三家放牛的时候不是谁有空谁就把另外两家的牛赶去一起放吗?反正不管大人们怎么样,我们小孩该跟谁玩就跟谁玩。谁家有新鲜菜煮熟了就去谁家抓点来尝尝。上学的路上还是年纪大点的照顾着年纪小点的。我伯母和我堂嫂的和解好象是在她们吵架后的第二天,我堂嫂赶集回来的时候分了两颗糖给我伯母的小儿子。从那以后她们就跟以前一样,该帮忙的就帮忙。反正我有预感,她们好不了几天,该吵还是得吵,该骂还是得骂。因为我已经是见惯不惯的,反正她们经常都这样,我们小孩却己经习惯了。

记得有一个星期天,我妈和我堂嫂吵得正凶呢?我堂嫂的十岁的女儿哭着回来了,原来星期天我堂嫂的女儿去放牛,牛不听小孩的话,走到邻村的人家的田里,踩坏了人家田里的一些禾苗,邻村的人打了我堂嫂女儿两巴掌。我堂嫂的女儿牛也不要了就哭着跑回来了。我妈和堂嫂了解情况后,两个女人一人拿一扁担就去邻村找人评理去了。

唉,大人的世界,我们小孩永远看不懂。

现在,以前的小孩都到城里打工了,邻里之间只有老人了。至于关系怎么样,我不太了解。但是每次回家,都能看到他们有说有笑的。也许是吵了一辈子,吵累了。也许是年轻的不说,他们老一辈也懒得管吧。真希望他们能和和气气的,互相帮忙,共度晚年吧。因为我们年轻的却没法在家照顾他们。我们年轻的也不在一起,难得见一次西。反正我们是该打电话打电话,该聊微信聊微信。过年回去该一起打牌就一起打牌。该一起吃饭一起吃饭。彼此挺和气的。

这就是农村我家的邻居关系。





妍妍的歌


这个问题很有趣,百味清欢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

我记忆里的家乡人都非常淳朴,邻居之间也都非常友好,我很小时候的事记不清楚了,据妈妈说,我小时候经常被邻居家偷去,在人家又吃又玩,玩累了会把我送回家,有时候家人发现我不见了,才把我接回去,长大以后虽然没有了童年的乐趣,但是邻里间的热情尚存!现在我生活在城市快10年了,每次回来看到隔壁大爷大娘心里还是很亲切!


百味清欢


说起来真是一言难尽,我们邻居是个家暴男,从小打老婆打孩子,现在孩子嫁人了,在院子里种了好多大杨树,搞得我家种东西都长不好,天天中午该睡觉了他吹唢呐,吹唢呐那动静应该都知道,他还吹不好。天天吹的跟鸡掐脖子似的,以前想着老了回村里养老,现在想想可拉倒吧


夏木1992


说起邻居,我觉得我的邻居人很不错,是一位朴实的老奶奶,老伴走的早,儿子常年在外面打拼,一年难得回来几次,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我记得每次吃饭,我家要是没菜的时候我就会去她家如果刚好赶上饭点的话,就会在她家里夹菜吃,她家每次做好的东西也会拿一点给我,在村里口碑也是特别好,后来长大了,毕业之后就一直在外面,前年老奶奶也走了,很遗憾的是我没能回家送她老人家最后一程。


微凉丶旧城忆梦


我们家和邻居相处都很和睦,农村的人普遍都很淳朴,很善良,我们隔壁住着的都是我伯父小叔们,都很好,有点事都会相互帮忙,一般没有什么纠纷,没事的时候大家会聚在一起聊天,特别是夏天的晚上很多人坐在门口手里拿着一把老式的芭蕉扇,聊着家常,谈谈各家的孩子,那种气氛真的非常好,让人心情愉悦,会让你有种世外桃源的感觉


爱你love


我从小生活在农村山区,山里的人非常朴实。邻居之间关系非常融洽。从不用锁门闭户,家里的鸡到邻居家下蛋,都会给送回来(这种情况经常有,我家也会把邻居家鸡下的蛋送回去),吃好吃的(比如包饺子)都会给左邻右舍送过去一些。春耕秋收都会互相帮忙。临近年关,杀年猪邻居都会互相帮忙,然后一起大吃一顿。

非常怀念那些人,那些时光。


慕容三十二


我是农民工刘老三很高兴回答你有关农村的话题。我就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也是个农民。我今年38了,我现在还在农村居住。我今天就给你们聊一聊,我的邻居是是什么样儿的。

儿时的邻居

从我五六岁记事的时候开始说吧,我兄弟姐妹九个,我排行老七。记得小时候吧我们家的饭总是没有别人家的好。但是呢,爹娘总是能够让我们吃饱。我好像记得第一次被我娘骂。就是因为邻家大娘给了我一块白馒头而引起的。那次是我在二臭家玩儿,他娘刚好在蒸馒头,蒸好馒头后随手给我掰了一块。我也是推脱了好几次才接住的。不一会儿听到我娘在我家里喊我回家吃饭。回到家一进我那几块木头块搭接的栅栏大门就看到俺娘的脸色有晴朗的天空变得乌云密布。娘亲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就那么没骨气吗?再有几天村里就过会了,家里就会蒸一大锅白馒头管你吃个够,这几天都等不了看嘴馋成啥了。看你几个哥哥姐姐没有一个(围嘴了本地方言)真不争气。”最后还是奶奶给解的围。小时候邻居们对我家都听照顾的,反正我是没少吃本家邻居的饭菜。我在家算是比较淘的孩子吧。爹娘说归说但我有时候还是禁不住诱惑的犯几次错吧!

红白喜事上的邻居

在我们这儿不管白天还是夜里只要你能听到四声炮响,不出五分钟院子里就能围满一院子人。这就是我们这农村的习俗,四声炮响代表有人过世了。听到声音的邻居都会马上过来帮忙。现在我们村还有这样的传统,我觉得这就是比城里人好多了。不管你懂不懂?村里人都会帮你解决。再有一点就是邻居家以前有过节的家里老人老了还是会过去帮忙的,这也是农村调节矛盾自己解开的方式。一个白事或者红事,只要到场他们两家的矛盾都会自行解除,以后和睦相处都好。

我们街道就有两家邻居因为盖房子的事情闹了一些矛盾,打过几次架。后来有一家邻居的家老老奶奶过世了,邻居过去帮忙料理后事。事后两家又走活了和和睦睦。我跟我叔家也是十几年没说话,我姐姐结婚的时候,叔叔过来帮忙之后我们两家就和好了到现在都很和气。


老话 远亲不如近邻

人这一辈子都有倒霉的时候,有时一个好邻居也许可以救你一家子的命。家里着火了邻居比亲戚先到、家里招贼了邻居先到、家里修房盖屋邻居先到、需要什么农具了谁谁家拿去……

想想也是我这些年邻居帮我的太多太多了,我很庆幸生在农村活在农村也感谢我的邻居多年对我的帮助。虽然我们没有血缘关系但是从祖上留下的邻居情分一直都在。

以上是我个人的生活经历和观点,对与错是与非不喜忽喷。想了解农村生活趣事的留言交流,希望大家能喜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