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在国内名誉扫地,是因为这三件事,其中公摊面积害苦国人

李嘉诚在国内名誉扫地,是因为这三件事,其中公摊面积害苦国人

导读:李嘉诚,连续21年蝉联香港首富,连续15年华人首富。李嘉诚是当之无愧的商界大佬,赢得了很多人的赞誉,是很多年轻朋友的偶像,。但现在李嘉诚名誉扫地,甚至被说成“卖国求荣”,其实是因为这三件事。

我们先来看下李嘉诚的奋斗史,堪比励志大片

李嘉诚在国内名誉扫地,是因为这三件事,其中公摊面积害苦国人

1928年7月29日,李嘉诚出生在广东潮州潮安县北门街面线巷的一个教师家庭。

5岁的时候,李嘉诚在父亲的影响下,在观海寺小学读书。

20岁的李嘉诚当起了塑料花厂的总经理。

李嘉诚在国内名誉扫地,是因为这三件事,其中公摊面积害苦国人

1979年,“长江实业”宣布与汇丰银行达成协议,斥资6.2亿元,从汇丰集团购入老牌英资商行——“和记黄埔”22.4%的股权,李嘉诚因而成为首位收购英资商行的华人。之后,李嘉诚又转入航空运输、电力供应以及零售等领域,也分别在加拿大、美国、新加坡建立了自己的企业。

到2000年,李嘉诚的个人资产已经达到126亿美元,两次稳居世界10大富豪榜排名。

2018年,李嘉诚的财富有1900亿元,是全球第32位。

李嘉诚在国内名誉扫地,是因为这三件事,其中公摊面积害苦国人

让李嘉诚名誉扫地的三件事。

事件一、在华捞金、投资别国

李嘉诚创业时赶上了中国改革开发的红利,加上很多优惠政策,李嘉诚投资了各行各业,尤其是房地产行业,李嘉诚也因此成为亚洲首富。

在取得成就后,不应该建设祖国,回馈社会吗?但他没有。

李嘉诚在国内名誉扫地,是因为这三件事,其中公摊面积害苦国人

李嘉诚1983年就移民加拿大,从2013年,李嘉诚逐步抛售国内资产,已经成功套现1700亿现金,把这些钱投资英国,包括铁路、电讯等行业。

面对国人的批判,李嘉诚这样回复:“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是一个纯粹的商人。别用那些空洞的道德来评判我。哪里有回报,哪里有风险,我就投资哪里。”

这是中国企业家该有的担当吗?

事件二、囤地,炒地

李嘉诚在国内名誉扫地,是因为这三件事,其中公摊面积害苦国人

李嘉诚成为首富主要靠房地产,他远见卓识的买了很多地。而他买的地很多并没有造房子或者投资,而是囤地,捂地不建房,等待升值后再卖掉。让很多项目推迟甚至荒废掉。

事件三、发明公摊面积

李嘉诚在国内名誉扫地,是因为这三件事,其中公摊面积害苦国人

公摊面积是所有购房者最反感的事情。你明明有100平的房子,去掉公摊后实际使用面积只有70平。也就是你花了100平的钱只买了70平。

起初公摊面积是香港的,他把公摊面积带到了大陆,现在大陆几乎都有公摊面积。但在 2013年,香港取消了公摊面积,但内地仍在沿用。

李嘉诚在国内名誉扫地,是因为这三件事,其中公摊面积害苦国人

结束语:

作为享受中国改革开放红利的企业家,在自己有钱时,是不是应该回馈社会,懂得感恩。没有中国的发展风口,不可能有你的首富的。虽然我们不能用道德标准来要求他必须怎么做,但是李嘉诚带了一个坏头,“掏空”中国奉献海外,而如今,很多企业家已经成为李嘉诚的影子,比如孙宏斌、张欣等人都纷纷投资海外。

小伙伴们,对此你们怎么看?

李嘉诚在国内名誉扫地,是因为这三件事,其中公摊面积害苦国人

本文由银行科技小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不得抄袭。违者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