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养好鱼苗?教我几招?

美食莹儿


根据养殖业的发展,现在很多人都开始了养殖,特别是在养殖鱼这一块,鱼在市场上的需求量比较大,因为很多人比如过节都会拎着一条鱼,在家里吃饭和饭店里也经常会见到,所以现在更多人养殖鱼,它们觉得养鱼也是一个发家致富的好办法,所以在养殖鱼方面也造就很多有成就的人,其中也有一些鱼苗养殖,鱼苗的养殖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我们平常所吃到的见到的一些鱼,它们都是通过鱼苗养殖出来,所以说想要养殖鱼,鱼苗的养殖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如果鱼苗饲养不好的话就不可能会长出大鱼,还有一些养殖人就说到了为什么自己养殖的鱼苗会经常死,而且就算不死也会出现很大的问题,那么究竟鱼苗应该怎么饲养呢,在饲养中又会遇到什么问题呢,下面小编就带您了解一下饲养鱼苗的方法。

首先要和大家说到的就是池塘问题,在建设池塘的时候我们一定要选择建设一些比较坚固一点,一定要防止池塘漏水,如果把水一放进去慢慢就漏完了那是肯定不行的,在我们建设池塘的时候最好要靠近一些比较干净的水源,因为这样放水和排水都比较的方面,在建设的时候最好要选择一些阳光能够直射到的地方,但是鱼苗池也不能长时间的照射,所以我们在建设鱼苗池或者选择鱼苗池的时候尽量要选择一些太阳能够直射到的地方还有一些能够遮阳的效果,鱼苗池对水的高度也是要求的,水深一定不能高于80厘米左右,大概在七十多厘米左右就足够了,首先不要着急把鱼苗放进鱼苗池里,一定要对池塘进行清理才能够放进鱼苗,如果池塘中有一些泥土我们要及时的处理,处理完毕后最后就要进行消毒了,消毒我们可以选择一些石灰粉来进行消毒,等到细菌处理到一定的程度我们就可以选择倒入鱼苗了。

在鱼苗的选择上一定要注意了,我们在挑选鱼苗的时候一定挑选一些好的鱼苗和一些存活率比较高的鱼苗,我们可以采用一种方法,就是把鱼苗放入清水中用力的搅拌如果鱼苗还能够轻松的在水里游泳那么这种鱼苗的适应力就非常强,这种鱼苗的存活率就比较高,也是比较健康的鱼苗,它能够在复杂的环境里游泳比较轻快就说明鱼苗的求生欲望比较强,在鱼苗重新进入一个新的世界基本上鱼苗几天之内是不会吃东西的,所以我们在选择在放鱼苗之前要将鱼苗最好先喂饱,这样就保证了不能适应新的环境然后被饿死的后果,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投放之前要提前喂食的道理。

在养殖鱼苗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更加注意水质,如果水质已经不能满足鱼苗的生长条件,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换水了,在我们投放一些鱼饲料的时候鱼苗肯定会吃不完或者一些剩余的,这样就会导致池塘里有一些沉淀的一些食物,这些食物经过长时间的沉淀就可能会变得发黄,也有可能会发臭,这样对于鱼苗的生长环境是非常不利的,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选择抽水换水,但是换水不一定要换完,基本上我们换大部分的水就足够了,这样一来就会漂浮一些微生物,更加方面鱼苗自己觅食。







果宝妈妈依然


1.投喂饵料

刚孵出的鱼苗,体长0.2~0.3厘米,靠吸收体内卵黄囊中的营养生活。孵出后2~3天,卵黄囊中的营养物质被吸收殆尽,鱼的消化系统已初步发育完全,鱼鳔中充满气体,鱼苗开始向各方向游动、觅食。对这些刚开食的鱼苗,应酌量投喂轮虫、纤毛虫类的浮游动物,即“洄水”。若无“洄水”,可投喂熟蛋黄,方法是用1~2层纱布将蛋黄包住,挤碎,然后将纱包置于水面上轻拍,边拍边移动,使蛋黄均匀悬浮于水中,供鱼食用。每天投喂2次,投喂量以1小时内吃完为宜。这样喂养7~10天后,鱼苗渐大,可停止喂蛋黄,改喂活水蚤。鱼苗长到1厘米以上时,可投喂各类轮虫。

2.换水

鱼苗孵化后,每日吃剩的食料积存水中,日久腐败则会影响鱼苗生活,因此需要换水。换水要采用脱水的方法,即换水时,将鱼和比较清的老水一起倒入新水中。第1次脱水约在孵化后10天至半个月后进行,以后每隔半月进行1次。经过3次脱水的鱼苗,全长已达2厘米左右,应进行换水。由于鱼的抵抗力较弱,换水温差以保持在4℃内为宜。

3.选鱼与分池

在鱼苗的生长过程中,应根据各种养殖鱼的特点,不断地择优去劣,以保证培育出优良品种。一般1尾留种亲鱼,大约要经过4~5次选择,才可达到要求。选择的标准与方式如下:第1次选鱼,孵化10天至半个月,鱼苗体长1.5厘米左右,即可开始选择,主要淘汰单尾、畸形尾及尾柄不正者。选鱼后,留下的好鱼按每平方米约150尾的密度,进行分池放养。第2次选鱼,当鱼苗长至2厘米以上时,尾鳍已形成。凡不具3尾、4尾的鱼一律淘汰。第3次选鱼,淘汰背鳍发育不全的鱼。留下的好鱼按每平方米约120尾的密度,分池放养。第4、5次选鱼,鱼苗已长成幼鱼,可结合品种特征,以形态为主,进行选择。如龙睛,左右眼球应大小一致;水泡眼的泡宜大,左右对称等等。


苦恼的乌鸦


养鱼大字分养普通金鱼类和热带鱼类,针对不同的鱼要有不同方法,简单来讲分三方面的管理,这三方面做好了鱼儿一定活蹦乱跳的。

一是水质,保持水质清洁、无细菌是最基本的,鱼缸水质过滤器一定要定期清理消毒,特别是过滤网之类的。

二是不同的鱼要保持不同的温度,这个条件比较难控制,比如普通金鱼类水温在零度以下也可以生存,有的热带鱼18度以下就开始生病,10以下全部阵亡。

三是定时、定量投食,投食过多,剩余食物残渣也严重污染水质,掌握适当的量非常重要。




和风细雨声


养好鱼首先要给他制造一个适宜的环境

1:养鱼密度要小,就是鱼不要太多,容易造成缺氧。

2:准备给鱼换的新水,要预先从放一两天,就是晒水。

3:如果养鱼的地方很深大,需要加装供氧装备

4:喂食的时候要选中午,水温高,鱼的食欲很大。

5:不能将油脂类带入水中,这样会污染水质,也会隔绝水中的氧气,导致鱼死亡。


乡下小胖


1.要一个空间大点的鱼缸

鱼缸空间要大点 多放些植物和景观 有利于鱼儿活动

2.少喂食

无论养什么鱼都要少喂食,并且要有规律。鱼一般饿不死,都是撑死的

3.勤换水

一定要勤换水 鱼的粪便会污染水质。一定不要直接用自来水,自来水都含有氯,对鱼有刺激性。可以用经过晾晒水,经过晾晒的水氯就会减少。也可以网上买净化水的来净化水


冭鸉錵


一、有机肥饲养法

一般在鱼苗下塘前7天先施基肥,繁殖天然饵料生物,供鱼苗摄食。鱼苗入池后,根据水质肥度、天气、水温和鱼苗生长情况决定追肥量,一般每天施肥1次,加水化浆后全池均匀泼洒。鱼苗入池4天后,如清晨鱼苗浮头,日出后恢复正常,说明池水肥度适中;若在晴天上午8时后仍浮头,则说明水质过肥,应停止或减少追肥量;若不浮头,且水色清淡应增加追肥量。

二、饼粉饲养法

将棉饼、菜籽饼或豆饼等饼粕磨成干粉喂鱼。此方法好处是,饲料可集中加工,使用方便。同时,把干粉均匀撒于水面,干粉借助于水的表面张力,在池水中漂浮的时间较豆浆长,利用率也比豆浆高,每天投喂3次。

三、化肥饲养法

在鱼苗下池前15天,先施基肥;鱼苗下池后,根据水质、天气和鱼苗的生长情况决定追肥量,每3天追施硫酸铵和过磷酸钙,追肥时将化肥加水溶解后全池均匀泼洒,以防鱼苗误吞化肥颗粒,发生死亡。

四、草浆饲养法

把水葫芦、水花生、浮萍等水生植物加工成草浆饲养鱼苗,此法可降低生产成本。使用时全池泼洒,每天2次,具体数量视水面而定。鱼苗可直接摄食部分草浆颗粒,其余大量草浆在水中分解,起到肥水作用。

五、豆浆饲养法

一般在鱼苗下池后半天,投喂豆浆,先将黄豆用水浸泡,水温25℃左右,浸泡6小时,时间过长或不足都会影响豆浆质量,一般1千克黄豆可磨15千克豆浆。磨好的豆浆要及时、均匀泼洒于水面,每天上下午各1次,鱼苗下池10天内,每亩水面每天喂2千克黄豆磨成的豆浆,10天后,视水色和鱼的生长情况,酌情增加投喂量,一般养1万尾夏花鱼种需黄豆8千克


甜城小伙泽洋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饲养好鱼苗,这种方法不能少!

各类水生生物在食料关系上,相互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简单地说,浮游植物依靠吸取水中的无机物质为养料,浮游动物以浮游植物为食料,而几种养殖鱼类的幼鱼都以浮游动物为主要食料,因此,它们之间是存在着“食者”和“被食者”的关系。鱼类通过这一系列的关系,与池水中的各种无机盐类间接地联系着,混合堆肥间养法,就是通过增加池水中无机盐类的途径,以培养浮游生物来饲养鱼苗的。用堆肥饲养鱼苗,可以节约大量的黄豆,而且喝豆浆饲养鱼苗法一样,水质也很易掌

下面我们首先来介绍一下混合堆肥的堆制方法。

1. 堆肥坑的修建

堆肥坑最好开挖在鱼苗培育池附近的地方,以便于取用堆肥饲鱼。发酵坑可以用夯实的土坑,有条件的可用水泥、砖石砌成,不论采用哪一种坑,都以不漏水为原则。坑的上方架设草棚,以防止太阳直射和雨水淋入,使堆肥不致流失,也使坑内可经常保持一定的水分,保证肥料从速发酵腐熟。

2. 肥料的搭配和堆制方法

混合堆肥是用草料和粪肥两种肥料混合堆制发酵而成,但由于各地肥源不同,所以在肥料的选择和搭配比例上,各地并不一致。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菱湖鱼病工作站,1955年在菱湖进行堆肥配制试验的比例(按重量计算)是:青草4份、羊粪2份、人粪1份,另加三种肥料总重量约1/70的生石灰。应用这种堆肥培育鱼苗的效果很好。又根据另一试验结果,用青草、牛粪、人粪堆制混合堆肥时,较为适当的比例有下列两种:

1) 青草、牛粪各1份,另加肥料重量1%的生石灰;

2) 青草8份、牛粪8份、人粪1份,另加肥料重量1%的生石灰。

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应用青草4份、猪粪3份、羊粪2份、人粪1份,另每百斤草加3-3.5斤生石灰混合堆制,效果也很良好。

混合堆肥的堆制方法是:先在坑内铺设一层青草,上面泼一层石灰,再铺泼一层粪肥,而后按上述青草、石灰、粪肥先后顺序,层层堆积,一直堆积到约占坑的容积的8/10,最后在上面铺放一层青草,并将适量的水注入坑内。堆放时必须层层踩踏粘实,特别是最下一层更需要注意,这样非但可以保持坑内适当的水量(肥料在坑内必须经常保持适量的水分),还可增加肥料堆放的数量。堆积的时间和气温的高低有关,气温愈高,所需时间愈短,一般以1-2个月的时间为宜,这样能使肥料充分发酵腐熟。堆肥超过充分发酵腐熟后,颜色已变成黑褐色,草质软烂成团,用手一捏即有黑褐色肥汁流出,此时即可开坑使用。

以上就是关于混合堆肥的堆制方法,下期我们将为大家介绍具体的施肥方法。有什么不懂的可以留言给我,希望帮到你。


果蔬作物小帮手


刚开始有很多新手都以为养鱼简单,随便弄一个小鱼缸,感觉只要有水就行了,然而不知就是这一缸水最终把鱼儿害死了,如果开缸用新水要用经过晾晒的新水,因为家中自来水管的水都含有氯,对鱼儿有刺激性的作用,经过一段时间的晾晒,氯自然就减少了,另外,时间长了鱼缸里的残饵鱼便会使饲水中氨氮和亚硝酸含量升高,对鱼儿来说这是致命的,所以要定期进行换水。


用户8243579865797


怎样养好鱼苗?教我几招?

这个问题村民小江来回答。

养殖业中水产养殖占有很大部分的市场比例。其中鱼类养殖又占有整个水产养殖的约1/4的市场比例。鱼类养殖的商品来源,是鱼苗的外部供给(当然自育苗的也有,只不过占有很小的市场份额)。鱼苗的正常充足的供给,是保证鱼产品市场相对稳定的前沿基础。那怎么样才能养好鱼苗呢,村民小江要说以下几点。





一:育苗环境。

培育鱼苗我建议应设有专门的育鱼池(塘),这样可避免鱼苗被大鱼及其它外来物侵袭或吃掉。养殖鱼苗的池(塘)应选择接近干净水源;坚固;防漏;并留有遮阴及朝阳相对水面。鱼池(塘)的水位不宜过高,一般水深最高不超过80cm为最佳。在放苗前,应对鱼池(塘)进行清淤,并用石灰粉对鱼池(塘)进行泼洒消毒。

二:选苗。

育苗的好坏,第一步也是关建的一步就是选苗。选择健康壮硕的好的鱼苗不仅能保证其成活率,且对后续成长期提高鱼自体的抗性也大有益处。

这里说一种简单易操作的方法,也是老养殖户常用的方法。准备一口大缸,并注入清水。把鱼苗放入清水中用木棍快速搅动,这时可发现有些鱼苗游动自如,而有些则易上浮或翻白。我们可选择游动自如的,剔去上浮甚至翻白的弱苗。

当然也有更直观的方法,以鱼苗外形为准:畸形尾及歪尾;不具备3尾4尼鳍的;背鳍发育不良的;左右眼球大小不一,或不对称的等,均要淘汰。

在把鱼苗放入塘(池)口之前,应充分饲喂。因为鱼苗进入塘口后(新的塘口对鱼苗来说,环境较陌生)其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而在这段过程中鱼苗很少进食,或几手不进食。


三:注意水质的干净。

鱼苗成活率及发病率的高低,水质占有绝对大的比例。其实选塘或建塘前,我们就应该选好接近或方便于干净水源的地方。

要注意一点的是,喂料时应掌握用量,切忌过多喂入。若过多喂入,则就有多余的剩料留滞于鱼塘(池),易发黄、变质、腐坏、从而至病于鱼苗。若是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应及时排水与注水。排去原有水的2/5至3/5,并注入新的干净的水源就可以了。

四:鱼塘(池)殖苗密度。

随着养殖时间的堆移及苗体的渐大,鱼池养苗密度会逐渐增加。先选出足够大的苗体,分离出塘。或选择生命力活力更强的进行分离。亦或淘汰出稍弱的分塘养殖。


总结,养好鱼苗,是以增强其活力提高鱼苗整体的成活率,及壮苗为标准的育苗模式。在育苗过程中应注重日常管理加大巡塘频率,及对水质苗体的监测监控等,对育苗活苗壮苗则大有益处。


村民小江


这有两大问题,四小问题没说明白:

养啥鱼?1:观赏鱼;1.1淡水鱼;1.2咸水鱼。

2:食品鱼;2.1饲料养,大量化的;2.2自然化的,肉质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