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皓羽翼定太子”说的是什么历史故事?

评论不如不评论


引言:

西汉初年,苍颜白发的汉高祖刘邦正在未央宫举行盛大的宴会,可是,身为宴会主角的刘邦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原来,近日他被储君之位到底应该该选谁而正焦头烂额呢。突然,他发现太子刘盈的身后站着四位鹤发童颜的老者,询问道:“盈儿,你身后是何方贤士?”四人起身回答:“老夫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久闻太子仁德宽厚,特出山相助之。”“原来如此,失敬!失敬!”刘邦一面微微点头,一面暗自忖道:“由此四人相助,储君之争盖棺定论矣!”


商山四皓画像

这四位老者,在秦末汉初之际隐居于商山之中,人称“商山四皓”,乃当世名士。随着商山四皓的出现,这场储君之争以吕后的胜利而告终。因为“商山四皓”,刘盈保住太子之位,史称“四皓羽翼定太子”,那么,这其中,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一.争执原因——立储之争起波澜

在刘邦做了皇帝之后,除了接连不断的叛乱让他应接不暇外,后院起火更是让这位一代枭雄一脑门子官司。

刘邦打小就是个好色之徒,好色之徒对女子的通病便是爱起于姿色,色衰则爱必弛,爱弛则恩必绝。这样的关系正好对应刘邦与吕雉二人,随着吕雉的年龄日渐增大,再加上刘邦因为起兵,身边的美女越来越多,彭城之战的失利让吕雉成为项羽的阶下囚,夫妻数年无法见面,感情也更加冷淡。

而这一时期,戚夫人出现在刘邦的生命中,并成为刘邦最爱的女人,还为刘邦生了一个儿子刘如意。因为刘邦的移情别恋,使他产生了另立储君的想法,一方面是吕后失宠而戚夫人得宠,一方面是刘盈不像刘邦而刘如意像刘邦,这场关乎大汉未来的战争正式打响。

吕后与戚夫人之争是商山四皓出山的原因

为了打赢这场战争,双方使出了浑身解数,戚夫人一方靠的是刘邦对她的宠爱,而吕后则团结了吕氏外戚和以叔孙通,周昌等人为首的功臣派。一时间,刘邦也难以抉择,关键时刻,吕后的哥哥吕泽绑架了留侯张良,问计于张良。张良献计:“刘邦一直很佩服商山四皓,却一直无法请他们出山,若 太子可以得到他们相助,大事必成!”随即,吕后命吕泽带着太子的亲笔信和大批礼物去请商山四皓,得到了他们的帮助,这便有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二.刘邦妥协——身体与心理的双重疲惫

在这场争斗中,虽然因为商山四皓的出现而画上了句号,可主角却是刘邦,他既是戚夫人最大的支持者,又是这场争斗的拍板者,可他最后选择向吕后妥协,真的只是因为商山四皓的出现吗?其实不然,这是刘邦身体与心理双重疲惫的结果。

1.商山四皓代表民意

前面说过,商山四皓出身民间,是当世名士,而刘邦此前也出身平民。所以刘邦深知民心不可欺,也不可弃的道理。既然他们选择了刘盈,就代表民意的归属在刘盈,民意不可违。

2.刘邦借商山四皓脱身

在邀请商山四皓出山之前,吕后已经团结了大批外戚派和功臣派,势力非常强大。而戚夫人这边只有刘邦自己,势单力孤,刘邦被搞得早已身心疲惫,却又对戚夫人拉不下脸来,商山四皓的出现刚好给了刘邦一个台阶下,刘邦借此机会就坡下驴,顺利脱身。

汉高祖刘邦剧照

3.刘邦自身的时间已经不多

刘邦四十八岁起兵,五十五岁完成统一大业,在古代这年龄已经算是老人了,再加上楚汉相争时期刘邦遭受了一次几乎致命的箭伤。彼时刘邦早已身染沉疴,命不久矣了。所以,刘邦必须为汉朝的未来考虑,虽然刘如意像他,可毕竟年幼,朝中又无根基,而刘盈年长,朝中大臣和外戚也大多支持刘盈。把未来交给刘盈,刘邦更放心。

4.商山四皓出现代表刘盈羽翼丰满

刘邦对刘盈最大的不满就是刘盈太仁慈软弱,不像自己,而商山四皓的出现使刘邦开始重新审视刘盈。毕竟这四位老者是刘邦想请却一直没请到的,可没想到刘盈居然可以请到,这是否可以证明刘盈羽翼已经丰满呢?如果真是这样,自己继续支持刘如意也就没什么意义了,不如尽早放弃。

三.兴刘亡刘——商山四皓真的救了汉朝?

在汉朝的历史上,商山四皓只在刘盈保住太子位起到了帮助,在刘盈即位称帝后,这四位老者便神秘的“消失”了,史书上再无对他们的记载。有人说,这已经足够了,商山四皓帮助了刘盈,这本身就是兴刘的一件大事啊!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刘盈即位之后,史称汉惠帝,可汉惠帝并没有实权,吕后掌管了汉朝的实际权力。在掌权后,吕后一方面分封诸吕,侄子辈的吕禄,吕产等都封了王,并在朝廷掌握大权,同时安排吕氏女眷嫁给刘姓诸侯王,名为姻亲,实为监视。一方面,吕后又大肆屠杀刘姓诸侯王,老三赵隐王刘如意被吕后毒死,老五赵共王刘恢受不了吕后的逼迫自杀,老六赵幽王刘友被吕后关起来活活饿死,老八燕王刘建早逝,有一子被吕后所杀绝后,最后,连吕后的亲生儿子惠帝刘盈也因为受不了吕后的残忍,仅仅在位七年便英年早逝了。

汉惠帝刘盈剧照

假如刘邦泉下有知,自己最心爱的女人戚夫人被吕后折磨成了人彘,自己的八个儿子被吕后直接或间接杀死了五个,估计刘邦棺材板都能气炸。自己活着的时候绝对不会立刘盈做继承人,并且废了吕后,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好在吕后去世后,陈平,周勃等人平定了诸吕之乱,代王刘恒汉朝的新一任皇帝,皇权再度回到刘氏手中。可如果陈周二人没能发动政变,那么吕氏代汉的几率将会很大。所以说,商山四皓真的救了汉朝吗?他们帮助刘盈的结局是兴刘还是亡刘啊!

《题商山四皓庙》.唐.杜牧

唐朝诗人杜牧有一首名诗《题商山四皓庙》深刻揭示了这一行为。诗曰:“吕氏强梁嗣子柔,我于天性岂恩雠。南军不袒左边袖,四老安刘是灭刘?”今人读之,颇有讽刺意味。

四.真隐士还是伪巧人——商山四皓的真面目

历史上,商山四皓一直以隐士自居,隐居于商山之中,不求功名利禄。不过,通过商山四皓帮助刘盈一事我们可以看出,这四人其实也是沽名钓誉之辈,不过借隐士之名粉饰门面罢了!

当刘邦询问商山四皓为什么自己请不来他们而刘盈可以请来时,四人回答:“陛下平素喜欢骂人,轻慢士人,而太子仁厚,所以我们前来了。”


商山四皓雕像

实际上,这不过是套话,商山四皓并不清楚当时楚汉相争的胜利者会是谁,等刘邦胜利了,即使邀请他们,可他们寸功未立,必然不会受到重用。而帮助刘盈则不然,一来帮助太子名正言顺,可以捞取政治资本,二来刘盈因为他们帮助保住太子,他日即位必然重用他们,三来吕泽在请他们时送了大批礼物,拿人家的手短。

因此,商山四皓不过是借隐士之名来提高声望而已。若真是隐士,想当初春秋时晋国介子推帮助晋文公逃亡,为了帮助晋文公缓解饥饿甚至割下自己的肉给他吃,等晋文公复国后介子推又隐居荒山,任凭晋文公高官厚禄也不受赏,直到晋文公想通过放火烧山想逼他出来,介子推宁愿被烧死也不违背本心。两者比较,高下立判,商山四皓没有接受刘邦的邀请,不过是觉得刘邦开出的价钱太低而已。

结语:

四皓羽翼定太子,在历史上被传为美谈,可历史是胜利者们撰写的,因为商山四皓帮助吕后成为胜利者,使他们得以名垂青史。可细细品来,不过“伪巧人”罢了,聪明人会选择让自己出现在最有利的时间和地点,商山四皓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相城历史小学生


该故事出自《西汉演义》第九十七回,以下为原文:

汉帝被恶气冲倒,左右急扶帝入寝室,诸将到帐下问安,帝卧病不起,命医调治,数日方愈,帝重赏吴臣,遂封为忠毅候:仍行手敕,晓谕吴芮,用心把守江夏一带。以刘仲之子刘濞就封为吴王,镇守江东。

  十一月,帝过鲁,闻阙里乃生孔子之处,有孔子之庭并孔林,帝即率文武群臣以太牢之礼祀之,并封其子孙,遍游泰岳胜境,复询问孔颜遗址,祀孔庙毕,还过丰沛,置酒沛营,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笑乐,又招致沛中幼童得二百人,教之歌舞,竟日作欢饮酒,酒至半酣,帝起,击筑自为歌曰: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令歌儿皆和习之,帝乃自起歌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谓父老曰:“游子悲故乡,想吾幼时,终日与乡人同处,眷恋不相舍,后起兵丰沛,遍游海内,乃经百余战,遂有天下。至今不觉老矣!尔等亦皆皤白。追思往日,情甚伤感。吾今虽极贵,万岁后,吾魂魄犹乐思丰沛。”遂以沛县为帝汤沐邑,悉免租税。父兄诸母敌人日与欢乐,帝恐太劳扰,欲启行,父兄又固请留帝,帝曰:“吾人马众多,沛具乃小邑,恐供给不敷,无久为民苦也。”帝不得已,又往三日,大兵起身,一日过洛阳,直抵关中,吕后、太子、戚姬、如意,并文武群臣迎接车驾入内,大排筵宴,犒赏诸将,自此天下无事。

  帝宠爱戚姬益甚:吕后每怀嫉怨,因寻事喧怪咸姬,姬不能自安,一日帝有疾,入姬宫,见帝一向多疾,因奏曰:“陛下春秋渐高,若圣意不早以定议,吾母子恐他日无葬地矣!”帝曰:“此事亦甚易,待朕徐徐图之。”姬命左右置酒,与帝欢洽,帝大醉,枕姬膝上,遂熟寝。吕后密令探看,知帝在姬宫饮酒,后乘兴即过西宫,有守宫门近侍报姬曰:“吕娘娘至矣!”姬因帝枕膝熟睡,不敢惊扰,坐床未起,后忽至,大骂曰:“贱婢每见我,恣肆无状,今入尔宫,尚高坐不起,是何道理?”姬曰:“妾见后,岂敢不远迎?因帝熟睡,不敢惊寝,以此失礼。”后曰:“贱婢每见我,便以帝为辞;他日万岁后,定着汝为讖粉!”遂大怒骂詈而去,戚姬半晌无言,惟咂咽堕泪,不意泪点滴于帝面上,帝觉来。酒醒,见威姬堕泪,帝惊问曰:“爱卿缘何垂泪?”姬曰:“适间陛下枕妾膝睡熟,不料吕后自外来,臣妥恐惊陛下寝,不敢动身,后怪不起,嗔怪而去,欲侍陛下万岁后,致臣妾力齑粉:妾因此啼泣,误以泪珠污陛下龙颜,妾该万死。”遂跪伏在地,娇容愁貌。万种风姿。帝急以手揽衣抚之曰:“汝放心!管教汝无事,明日出朝,与群臣会议,定易太子,汝必为皇后,如意为太子,吕后岂能害汝耶?”戚姬叩首拜谢。

  帝商议已定,次日出朝文武群臣朝参毕,帝遂手敕,着令群臣再议更易太子,务台公论,勿执已见。帝遂命群臣,赴丞相府商议。

  吕后知觉,因召吕泽人内议曰:“帝宠戚姬,不念旧德,累次诏群臣,要易太子,此事如何?”吕泽曰:“臣识见浅小,不足以谋大事,娘娘若要筹策,须差人密问张子房,看他有甚识见。”后曰:“张子房导引辟谷,一向不出,岂可为我筹画?”吕泽曰:“臣与子房之子张辟疆交好,央他转与子房通达,料子房一言之间,便可主意。”后即命吕泽同辟疆往问张良:初不欲言,吕泽曰:“泽奉后命,来问公画计,今公不言,臣何以复后?今泽但有死而已,必不能出公之门也。”良曰:“此事非敢不言,但不可以口舌争也。”泽曰:“出公之口,入泽之耳,何不可言之有?”良乃附耳谓泽曰:“帝平白所重者有四人,一向征聘,其人坚志不欲来,隐于商山之南,此山离长安三百里,山势最险,多出芝草,间来采芝而食,凿泉而饮,飘然与世相忘,帝深慕其人,而不能力致,每欲除之,又恐天下人非议,亦且阻塞贤路,遂任彼自乐。今娘娘差人卑礼厚币,辞意恳切,务求此四人,以羽翼太子,帝一见之,则自然不敢言废立矣。若得此四人来,胜百员强将,抵十万精兵,不动声色,而太子有磐石之固矣。”泽曰:“愿求四公姓名。”良曰:“此四人一人姓唐,名宣明,居东园,遂号东园公;一人姓绮,名里季,邯郸人,初隐商南,后与东园为友;一人姓崔,名黄,字少通.齐人,隐居夏黄,遂号夏黄公;一人姓周,名术,字元道,河内人,号角里先生,尔就将此四人奏知娘娘,急早恳求,若得他下山,太子之福也。”

  吕泽闻张良之言,拜谢,急来奏知娘娘,吕后随差内使李恭等四人预备西蜀锦四十疋,黄金四千两,名马四匹,前赴商山,求见四皓,四皓方由山中采芝而归,见使命各备厚礼,跪于山坡之下,俯伏而言曰:“方今皇太子仁孝诚敬,著闻于天下,素仰四公之名,特差某等卑礼厚币,乞请四公下山,辅教太子,以成太平之治,他日嗣登宝位,富贵与公共之,愿公勿辞焉。”四皓初有难色,见使命哀求恳切。拜伏在地不起。遂将礼物收下,留使命在山中暂歇一宿。次日,四皓收拾行囊,同使命下山,来见太子。吕后即传命,排设筵席,款待四人。四皓自此朝夕与太子相伴不题。

  却说帝升殿召群臣曰:“朕前日命卿等会议,更易太子,连日未见回奏。”叔孙通、周昌等谏曰:“昔晋献公以骊姬之故,废太子,立奚齐,晋国乱者数十年。秦以不旱定扶苏,令赵高得以诈立胡亥,自使灭祀,此陛下所亲见,今太子仁孝,天下皆闻之,陛下必欲废嫡而立少,臣愿先伏诛,颈血污地也。”帝遂拂袖而入,群臣皆散。

  帝正欲幸长信宫,过便殿,适见太子自文德殿而来,四老人随太子后行,帝怪问曰:“此四人,自何而来?”四人近前各言其姓名,帝乃惊曰:“吾久以卑礼敦请,四公皆逃避不欲来,今公何从吾儿游乎?”四人曰:“陛下轻士嫚骂,臣等义不受辱,故恐惧而亡匿之:闻太子仁孝恭敬,礼贤下士,天下莫不延颈愿为太子死者,故臣等愿委身以事太子。”帝曰:“烦四公幸调护太子。”四人各为寿,望帝拜伏,衣冠甚整,器度奇伟,真当世之神仙也。帝相望而去。

  帝至长信宫,戚姬接见,帝备道叔孙通、周昌等力谏不欲更易,又且太子有四皓为之辅佐,羽翼已成,难动摇矣,戚姬不觉泪下,帝谕之曰:“吾封如意都善地,料根本已固,定无事矣。”姬拜谢,不知帝封如意何处去?且看下回分解。



老李学历史


说的是汉高祖喜欢小儿子刘弗陵,想废掉太子刘如意另立。呂雉按照军师计谋花重金请来了商山西皓辅佐太子。一次宴会,刘邦看到商山四皓紧围在太子刘如意身边,感叹说,我想废太子也废不了了。连商山四皓都倾心他了。这就是四皓羽翼定太子的典故!


用户清风细雨


“四皓”是指四个人物,他们是秦末汉初在商山的隐士,分别是唐秉、周术、吴实和崔广四位著名黄老学者。

他们隐居在商山,又称商山四皓或者南山四皓,南山即指终南山,由太白山延至商岭组成,包括商山在内,四皓所隐即汉都长安之南的商山,故又可称为南山四皓。

他们不愿意当官,长期隐藏在商山(今陕西省商洛市境内),出山时都80有余,眉皓发白。刘邦久闻四皓的大名,曾请他们出山为官,而被拒绝。

他们喜欢过过清贫安乐的生活,有一首诗《紫芝歌》: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晔晔紫芝,可以疗饥。唐虞世远,吾将何归?

驷马高盖,其忧甚大。富贵之畏人兮,不如贫贱之肆志。

刘邦做皇帝后,让长子刘盈做太子,封次子刘如意为赵王。刘邦见次子如意聪明过人,有意废刘盈而立如意。刘盈的母亲吕后非常着急,便派自己的哥哥吕释之去请开国重臣张良出面。张良推辞,吕释之恳求张良务必出个主意。

张良不得已说:“光靠我恐怕难以奏效。我知道有四个高人,他们年事已高,隐居于山中,不作汉臣。皇上非常敬重他们。如果太子写一封言辞谦恭的书信,多带珠宝玉帛,派上能言善辩之人聘请他们。以贵宾之礼相待,让他们经常随太子上朝,让皇上看到他们,这对太子是很有帮助的。”

于是吕氏兄妹和太子把这四个后人称之为“商山四皓”的老人请来了。

在一次宴会中,太子侍奉在侧,四个老人跟随在后。刘邦见那四个陌生的老人,都已八十开外,非常惊讶,问起他们的来历,四人道出自己的姓名。刘邦听了大吃一惊,多年来寻访诸位高人,都来追随我的儿子了!四个老人说太子仁厚孝顺,恭敬爱士,为太子效死臣等自愿前来。刘邦说:“那就有劳诸位今后辅佐太子了。”

刘邦跟戚夫人说,本想更换太子,但是有他们四人辅佐,看来太子羽翼已成,难以动他了。

这就是四皓羽翼定太子的由来!





知道了吧主


“四皓羽翼定太子”是出自东西汉演义第九十七回四皓羽翼定太子。帝正欲幸长信宫,过便殿,适见太子自文德殿而来,四老人随太子后行,帝怪问曰:“此四人,自何而来?”四人近前各言其姓名,帝乃惊曰:“吾久以卑礼敦请,四公皆逃避不欲来,今公何从吾儿游乎?”四人曰:“陛下轻士嫚骂,臣等义不受辱,故恐惧而亡匿之:闻太子仁孝恭敬,礼贤下士,天下莫不延颈愿为太子死者,故臣等愿委身以事太子。”帝曰:“烦四公幸调护太子。”四人各为寿,望帝拜伏,衣冠甚整,器度奇伟,真当世之神仙也。帝相望而去。 帝至长信宫,戚姬接见,帝备道叔孙通、周昌等力谏不欲更易,又且太子有四皓为之辅佐,羽翼已成,难动摇矣。

意思就是:其实“四皓”代表的是四个人,而刘邦是十分看重他们的,刘邦多次请他们四个人出山,他们却都没有同意,但是太子却做到了,他不仅把“商山四皓”都请到了,而且得到了商山“四皓”的支持。再加上太子有吕后外戚的支持,还有张良这些大功臣也是十分看好太子,所以刘邦才会觉得刘盈的羽翼已成。所以叫做四皓羽翼定太子。


心猿阑珊


“四皓羽翼定太子”出自要《西汉演义》第九十七回。讲的是刘邦因私心想立刘如意为太子,但却没有办到的故事。

“商山四皓”代表的是四个德高望重的人,当时刘邦是十分看重他们,曾多次请他们四个人出山,他们却都没有同意,但是太子却做到了,他不仅把“商山四皓”都请到了,而且得到了商山“四皓”的支持。再加上太子有吕后外戚的支持,还有张良这些大功臣也是十分看好太子,刘邦觉得刘盈的羽翼已成。

刘邦有八个儿子,他的那个儿子叫做刘肥,是他跟一个酒铺的老板娘生的,而他的儿子大家肯定都知道了,就叫做刘盈,是刘邦跟吕雉生的,而他的第三个儿子叫做刘如意。后面几个就不说了,因为他其他儿子终也敌不过吕雉的儿子,都只是昙花一现而已,刘邦死后他其他的儿子,大多都已经被吕后除掉了。

其实最开始刘邦是想要废掉刘盈太子之位,换作刘如意做太子的,而刘如意是谁呢?刘如意就是当时刘邦最宠爱的妃子,戚姬的儿子

。当时的刘邦确实十分宠爱戚姬,甚至于达到一月都不去其他妃子之处,光待在戚姬的宫中,可见其有多受宠。

而得到君王的宠爱她还不够,她还想要自己的儿子当太子,所以就一次次要求刘邦立她的儿子刘如意当太子,而这一举措肯定就惹怒了吕后,所以最后她的下场也十分凄惨,最后还被吕后做成了人彘。刘盈在争夺君主之位中,“商山四皓”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仅在旁为他出谋划策,而且还为他赢得了刘邦的认可。

原文如下:

帝正欲幸长信宫,过便殿,适见太子自文德殿而来,四老人随太子后行,帝怪问曰:“此四人,自何而来?”四人近前各言其姓名,帝乃惊曰:“吾久以卑礼敦请,四公皆逃避不欲来,今公何从吾儿游乎?”四人曰:“陛下轻士嫚骂,臣等义不受辱,故恐惧而亡匿之:闻太子仁孝恭敬,礼贤下士,天下莫不延颈愿为太子死者,故臣等愿委身以事太子。”帝曰:“烦四公幸调护太子。”四人各为寿,望帝拜伏,衣冠甚整,器度奇伟,真当世之神仙也。帝相望而去。

帝至长信宫,戚姬接见,帝备道叔孙通、周昌等力谏不欲更易,又且太子有四皓为之辅佐,羽翼已成,难动摇矣,戚姬不觉泪下,帝谕之曰:“吾封如意都善地,料根本已固,定无事矣。”姬拜谢。

另外《西汉演义》为明代甄伟著,故事始于秦公子异人被俘入赵作人质,吕不韦认为奇货可居救其返国,终于汉吕后谋诛功臣,汉惠帝守成享太平。对惠帝后至王莽篡位的史实未写,实际上应为“楚汉春秋”。 本书最早的版本是明万历年间金陵周氏大业堂刊本。而最有名的版本为明末《剑啸阁批评东西汉通俗演义》,该本除收甄伟《西汉演义》外,还收了金川西湖谢诏编集的《东汉演义》。《东汉演义》共十卷一百四十六回,剑啸阁收入时有删节,删节后为一百二十五回。《东汉》与《西汉》比较,《西汉》故事虽有演义成份,但基本内容与历史记载相合,且每一回字数较多,故事完整。《东汉》故事则多取自民间传说,谢诏编时又加许多想象,故与史实相差甚远,而每一回字数仅数百,故事叙述过于简略。后珊城清远道人,深感《西汉》、《东汉》虚实之差,遂本史鉴之法重编了《东汉演义》。清远道人之重编本,较之谢诏原本更符合历史,但不足之处是缺乏演义的想象力和文学性,文字大量截取自正史。自清远道人重编后,嘉庆同文堂本、同治善成堂本《东西汉演义》,均是将甄伟《西汉演义》与清远道人重编《东汉演义》合刊在一起。本次整理即以清善成堂本《东西汉演义》为底本,校勘《西汉演义》时又参校了剑啸阁本和民国时刘文英标点本,为使故事连贯,按刘文英本删去了一些诗词。《东汉演义》则参校了《汉书·王莽传》及《后汉书》。善成堂本《东汉演义》刊刻错误颇多,均据史书一一校正。


公子太浪


“四皓”顾名思义,指的是商山四皓,是西汉时期太子刘盈身边四个著名的老学者。

这个故事说的是刘邦因私心想要立刘如意为太子,毕竟和吕后只是政治婚姻。汉十二年,刘邦平英布归来,易太子之心愈发强烈,甚至达到了谁劝谏都不肯真听的地步,但也正是这一年,刘邦闲下来喝酒时,看到太子刘盈身边跟着商山四皓时,才彻底放弃了改立太子的念头。要知道刘邦把“商山四皓”这四个老头看得很重,自己多次请他们出山,他们都没有同意入仕,然而太子居然轻而易举的办到了,这就让刘邦产生错觉,天下有名望的高士都是支持太子,认可太子的,这其中还包含着商山四皓为代表的社会舆论,在加上吕后外戚的实力和张良等功臣的支持,于是刘邦认为太子威望很高了,太子的羽翼也已丰满了,看来太子已经是天下归心了。


小小滴吟儿


“四皓羽翼定太子”说的是西汉刘邦时期,“商山四皓”帮助太子刘盈保住太子之位的历史故事。

“四皓”指四位当时隐居的贤者:东园公唐秉、夏黄公崔广、绮里季吴实、甪里先生周术,这四位老先生都曾是秦始皇七十名博士官中的一员,因为都隐居在商山,所以被称为“商山四皓”。刘邦曾多次相邀他们出世为官,都被拒绝。

故事是这样的,刘邦登基后,立长子刘盈为太子,后来刘邦总觉得刘盈天性懦弱,资质平庸,无法担当大任。刘邦非常喜欢他和戚夫人所生的儿子如意,于是就产生了废长立幼的打算。

吕后听到消息后着急万分,就找来张良问计,张良说如果太子能请来“商山四皓”辅佐,应该能保住太子之位。于是吕后便想方设法请来了“商山四皓”,每天和太子在一起。

一次,刘邦举行宴会,太子刘盈侍奉在刘邦身边,而太子身后跟随着四位白须老者。刘邦便问起他们的来历,四位老人报完姓名后,刘邦非常惊讶,又问他们为何当初拒绝自己的邀请而现在来辅佐他的儿子。四位老人说“听说太子仁厚纯孝,礼贤下士,天下人都愿意为太子效死,所以臣等自愿前来。”刘邦一看太子有四位贤人辅佐,羽翼已经丰满,再加上吕后、张良等都反对废长立幼,所以便打消了更换太子的打算。刘盈就此保住了太子之位,得以继承大统,是为汉惠帝。

刘邦后来曾以太子事件即兴作歌:“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翼已就,横绝四海。又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

以上就是“四皓羽翼定太子”的历史故事。


包山种树


刘邦登基后,立长子刘盈为太子,封次子如意为赵王。见刘盈天生懦弱,才华平庸,而次子如意却聪明过人,才学出众,有意废刘盈而立如意。吕后听说后非常着急,便听从张良的主意,聘请商山四皓辅佐太子。有一天,刘邦与太子一起饮宴,他见太子背后有四位白发苍苍的老人。问后才知是商山四皓。四皓上前谢罪道:“我们听说太子是个仁人志士,又有孝心,礼贤下士,我们就一齐来作太子的宾客。”刘邦见太子有四位大贤辅佐,消除了改立赵王如意为太子的念头。


那迪卡


非常荣幸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四皓,指的是商山四皓。现在喻指那些有学识名名望的隐士人才。


商山四皓原来是生活秦末汉初的四个研究黄老之学(黄帝和老子学说流派)的名仕,分别是东园公唐秉、甪里先生周术、绮里季吴实、夏黄公崔广。

他们在秦朝始皇帝期间因学问高深,为世人所推崇,成为博士官。秦朝灭亡之后,为了躲避战乱,归隐山林。因为他们一起隐居商山。所以世人称呼他们“商山四皓”。

汉高祖刘邦成就霸业之后,多次邀请商山四皓出山帮助自己。当时四皓平均年龄已逾耄耋之年,因为刘邦当时风评并不好,之前并不是很看重士族阶级,四皓多次拒绝。并且写下一首《紫芝歌》以明志向: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晔晔紫芝,可以疗饥。唐虞世远,吾将何归?驷马高盖,其忧甚大。富贵之畏人兮,不如贫贱之肆志。

他们的故事在《史记·留侯世家》有记载。


而四皓羽翼定太子这个故事在二十四史之一的《汉书·张良传》中:当时刘邦即位之后,立嫡长子刘盈(汉惠帝)为太子。但是在之后的生涯中,他渐渐发现自己更喜欢庶出的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刘邦多次想要废长立幼。当时皇后,吕雉为了维护儿子的地位,请求当时刘邦手下第一智将——张良。张良不想也不能干预刘邦的接班人的选择。但是碍于吕后的权威和对于自己的保护,推荐了之前刘邦求而不得的商山四皓。利用他们的影响力,去影响刘邦改变主意。

再一次偶然机会(合理怀疑是刻意安排的),刘邦见到了四皓,刘邦不解,为什么当年四皓会拒绝自己出世为官。现在却甘为太子刘盈的幕僚。在四皓口中,刘盈成为一个仁厚孝顺,恭敬爱士,天下能人义士尽皆自愿辅助的未来明主。

刘邦听后果断放弃,废长立幼的想法。(可怜的赵王刘如意正是因为这件事,在刘邦死后不久被吕后杀死)


这个故事在明代甄伟写的小说《西汉通俗演义》中有生动的描述刻画。


而在古代历代文人骚客,如陶渊明,张九龄,李白,杜甫,钱起,陈子昂等作品中多有引用四皓典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