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为什么这么难?


改变,为什么这么难?

1


从住所到上班的地方坐地铁只需两站,下了地铁甚至还要再走上几分钟。

我曾无数次告诉自己,明天开始,走路去上班,不用忍受地铁的人来人往,还能安安静静享受一段独处晨光,除了路上用时多了一点。这意味着我要早起一刻钟。

可是,每天清晨,我还是在起床的这个环节,搁置了这个美好的想法:“算了,还是多睡一会儿吧,外面空气好差,走路好累,坐地铁还快……” 各种理由在短短几分钟纷至沓来,嗯,我竟觉得自己蛮有道理,知易行难,以至于这个想法永远停留在待办行列。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一个流传甚广的胡适日记:

7月13日

打牌。

7月14日

打牌。

7月15日

打牌。

7月16日

胡适之啊胡适之!你怎么能如此堕落!先前订下的学习计划你都忘了吗?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7月17日

打牌。

7月18日

打牌。

很多人,看完之后,内容引起极度舒适,仿佛找到了知音:“原来,大师都控制不住自己啊,这不就是我本人么?”

但是(是的,这个可怕的“但是”,它还是来了),据说这只是网友杜撰的版本,没错,假的。

虽说麻将是国粹,易让人上瘾,学生胡适对其的痴迷,大多也都只在假期进行,一到开学就主动叫停了,毕竟是大师,人家还是很自律的。


2


日本每年有许多人跳轨自杀,很多是上班族。每天沿着和昨天同样的路线去公司,见同样的上司和同事,做同样的工作,直到下班。第二天,继续重复昨天的日子。

等级森严的社会等级、高度规范的社会秩序和成熟稳定的社会分工,从毕业到退休,日本人基本都是一辈子做一份工作。压抑至极了,彻底厌倦了,生死,不过一念之间。

人总是渴望改变,又畏惧改变,习惯于维持,习惯于安全。

改变,为什么这么难?

张爱玲《小团圆》里的九莉,想必是很多人童年的缩影。

九莉很早就已谙熟察言观色,对人情冷暖、立身处世有着自己的一套近乎成年人的判断和算计。

他爸爸问他喜欢金子还是银子,她心里原本是想选金子的,但却口是心非选了银子,为什么呢?

她在面对各种选择时,总是会懂事到可怕得为对方设身处地来思索一番:“对方想要什么结果,我怎样做他才高兴,他怎么看我倘若我讲了实话……”

所以,没有一次的想法是内心真实的意思表露,只是为了让对方满意,做出的牺牲自我的举动,你喜欢什么,我就演给你看。荒诞而真实,毕竟,谁不喜欢懂事、听话的乖乖女?

在一次次的类似场景中疲于应对,却不得不为之,但这似乎也是最为安全、最为稳妥的生存态度。

在乱世的背景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游走、沉浮,九莉无疑是聪明的。用虚伪的乖巧给自己织一副茧,难以抽离却维持安好;她也变得冷血、淡漠,形成疏离型人格。

改变,为什么这么难?

有的时候,人觉得一个东西好,想要去占有它,并不真的是自己喜欢,而是认为别人觉得好,我有了它别人会羡慕我,我有了它在别人眼里我会更有魅力,我会更有价值,我会得到更多人的尊重和认可。

问真实的想法,大脑一片茫然,内心空荡无物,还要佯装认真思考一番,讲一些言不由衷的话。

这没什么不对,人骨子里都是擅长把真实动机潜藏起来的,自己都不敢去挖掘,害怕那个真实的、“可怕的”或者过于崇高的自己暴露在大庭广众,以至于费尽力气达到的群体平均标准付之东流。

简单地、肤浅地、意思一下地活着,庸碌意味着正常和乐观,向别人看齐是求全自保的最好利器。

即使改变了,结果会不会还是让人失望?到头来依旧泯然众矣,甚至沦为旁人笑柄。

想要换个新面貌,哪怕只是一点量的改变,总有一个声音在劝阻:算了,现在不也不错?别瞎折腾了。

在维持现状和想要改变之间的种种患得患失,是最真实的内心写照。在犹豫中踯躅,直至放弃,似乎没有一个人不是双子座的。


3


每个人都好比一粒小小的种子,在社会的风中顺势飘摇,大家都长得差不多,也不知自己这粒种子有何与众不同,是什么属性。风停了,一下子载进土壤里,等探出头,环顾四周:“咦,这是个什么奇怪的世界?”

所以,真的没有办法去改变么?无数励志书籍告诉我们,想要改变,就要摒弃旧的坏习惯,打造新的好习惯,什么21天习惯养成周期,各种积极心理学疗法,还是很难付诸行动。

改变,为什么这么难?

有一个说法,可以解释为何习惯对人的作用力量如此强大:大脑不停地训练你的行为习惯,直至你对它的授权变成它控制你了。

归根到底,我想,用什么方法去改变,或许只是“术”,“心”未至,也无大用,只有拥有了改变的那个决心,才会真的改变。“反求诸己,不假外求”,这种改变甚至是顺其自然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