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华夏:十六国北魏时期的民族认同

所评图书:

书名:《合为一家:十六国北魏时期的民族认同》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2月

走向华夏:十六国北魏时期的民族认同


走向华夏:十六国北魏时期的民族认同


十六国政权中的前秦,由氐族人建立。氐族的起源,通常有两种看法,一则认为氐、羌同源,指称氐族即是汉化的羌族。还有一种看法则否认氐、羌同源。

西晋末年掀起了八王之乱,北方各地诸部族纷纷趁乱崛起。氐族头领苻健于351年称天王、大单于,国号大秦,史称前秦。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很早就意识到各个民族之间的不同,氐族显然被划为了华夏之外的夷狄、胡人。我们从苻健的称号来看,也不难发现在当时,氐人的主体民族意识,也是“夷狄”、“胡人”。


而在前秦政权建立三十多年后,苻氏一族仍然将自己的民族归属认定为不同于华夏的夷狄。淝水之战前秦战败后,皇帝苻坚被羌人首领姚苌俘获,后者向前者索要传国玉玺,但前者坚决拒绝,理由是羌人连“五胡”的名序也不曾列入,根本没有资格承受天命。

历史学者、教授吴洪琳在其所著的《合为一家:十六国北魏时期的民族认同》一书中对于前秦氐人集团的民族认同进行分析时就谈到,一方面,包括皇帝苻坚在内的氐族豪贵很清楚自己与晋朝宗族、贵族之间的差异,自称为夷狄、胡人,但另一方面,他们又理所当然的指责周边其他民族为胡人、夷狄。联系到苻坚在失势被俘后仍然拒绝向姚苌交出玉玺的理由,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氐族贵族确立了一个夷夏关系的序列图谱,汉族毫无疑问被归于一端,而氐族自认为之于鲜卑、羌族更接近于华夏一端。

正因为如此,前秦政权在编纂氐族贵族祖源时,利用了《史记》中的有扈氏的记载,宣称氐族苻氏正是华夏之苗裔。这种做法在当时相当常见,十六国政权中的其他政权也多有这方面的附会编纂,以此来打穿“夷夏之辩”对于夷狄入主中原形成的观念性障碍,确立起必要的统治合法性。

《合为一家:十六国北魏时期的民族认同》这本书指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国家。华夏意识形成于春秋战国,但中华民族作为自觉的民族实体,确立的时间要被拖迟到近代。中华民族概念,是在几千年历史上经由各民族树立、接纳、强化华夏意识的结果。这本书以文本资料为主,探讨了十六国时期各个民族的认同状况,尤其是先前自认为也被其他民族认为是夷狄、胡人的民族是如何建立起华夏意识,并因此主动加速了融入中华民族的进程。书作者还以图像资料探讨了北魏时期佛教造像中的供养人等,研究了北朝时期的民族认同情况。

走向华夏:十六国北魏时期的民族认同


正如书作者所指出的那样,十六国时期,号称与华夏民族同源共祖是内迁到中原地区、中原与草原边缘地带的少数民族的一个普遍现象,这其中不乏伪托望族、冒袭先祖的现象。推翻西晋建立起汉政权的刘渊父子,之所以打出汉的旗号,并以两汉时期汉朝与兄弟的多次通婚为据,还追祀刘备、刘禅,目的正是化解汉民族对于其势力的排斥。

同样出自匈奴,407年建立大夏政权的铁弗匈奴,以史书记载的匈奴为夏后氏之苗裔为由,打出了夏的国号,但又保留其民族的特性而保留了铁弗二字。但在此后,铁弗匈奴的头领又将自己的刘姓,改为赫连姓,这表明在经过长达百年的政治混乱和民族融合后,作为胡族的铁弗匈奴开始生发出相对于汉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