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王的演讲》:为了成功,人可以变得愚蠢

《国王的演讲》上映于2011年,是由汤姆霍伯执导,科林·费尔斯、杰弗里·拉什主演的英国电影,所获奖项众多包括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不一一列举。影片讲述的是约克郡公爵克服心理障碍,战胜口吃的成长历程。

《国王的演讲》:为了成功,人可以变得愚蠢


这部影片讲述了一个积极向上的故事,无论是剧本、视听、表演各方面都非常优秀。所以关于这部影片的赞美之辞,主题分析、视听分析等等文章已经是汗牛充栋。于是我想尝试从一个相反的视角来看这部电影,去分析这部影片看上去没说,实际上是却是说了的东西。

一、电影的"症候阅读"

一部电影是通过声音和画面来表现的,因此在结构主义电影理论看来,电影的视听内容可以被看做是一种文本。传统观念下,可见文本即是一篇文章、一部电影叙述所的东西。但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阿尔都塞看来,在一段文本的写作中作者均处于一种"不及物状态",所以他写下的文本必然具有二维性,一维是文本本身所蕴含的信息,第二维是字里行间看不见的那层意思。

《国王的演讲》:为了成功,人可以变得愚蠢

阿尔都塞

阿尔都塞曾说:"单纯的字面上的阅读在论证中只能看到文本的连续性,只有采用症候阅读法才能使这些空白显示出来,才能从已说出的文字中辨别出沉默的话语。这种沉默的话语由于凸显在语词的话语中,因而使文字叙述出现了空白,也就是丧失了它的严格性或者说它的表达能力达到了极限。"

需要注意的是,症候阅读所寻找的东西并不能简单地理解成"言外之意",而是需要跳出一种"总问题"的视角去观看。阿尔都塞首先提出了一种"总问题"即意识形态。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受意识形态支配,但却很少意识到意识形态对自身的影响,因此当人们阅读文本时就会被某种意识形态影响和控制。

《国王的演讲》:为了成功,人可以变得愚蠢

房间里的大象,可以用来隐喻意识形态


回到这部影片,主角约克郡公爵作为英国王室成员,从小就生活在父权和等级社会的权力结构中,深受这种意识形态的影响。作为一位公爵和王位候选人,他必须拥有能够煽动人心的口才、王者的姿态和气度。用症候阅读法我们就可以看出,影片的主线就是这位公爵如何让自己去适应主流意识形态价值,如何从一个聪明且清醒的人变得愚蠢和自欺,以此来获得成功和体面的生活。

二、成为愚人的道路

该片讲述的一个励志的故事,一个关乎自我认同、自信的故事。影片的最后约克公爵成为了国王,也战胜了自己的缺点。成为国王代表着接受这一头衔给他赋予的荣誉、权力和责任;战胜缺点代表着自信,即接受自己的缺点,勇敢地做自己。

《国王的演讲》:为了成功,人可以变得愚蠢

但是反过来思考,成为国王不就是向整个庞大的意识形态体系低头,去迎合它的要求吗。战胜缺点的背后是自信,在影片中自信来源于公爵觉得自己没那么口吃了,所以有了符合国王身份的能力,实际上也来源于国王这一身份带来的力量。这两者究竟谁更重要,是自己的能力先于国王这个身份,还是与此相反,影片中这样一个有趣的桥段为我们揭露了真相。

《国王的演讲》:为了成功,人可以变得愚蠢

这一段讲的是国王发现他的治疗师罗格正坐在圣爱德华的椅子上,国王怒不可遏,要求罗格离开座位。而此时罗格质疑说,我可不在乎这是谁坐过的椅子,也不在乎这下面的石头是命运之石,这只是一把椅子而已,你也说了不想当国王,我没必要听你的。面对罗格的质疑,国王吼道:我有权,你必须服从,我是国王,我的声音有分量!

《国王的演讲》:为了成功,人可以变得愚蠢

这是影片中的一处转折点,此时公爵即将担任下一任国王,但他仍然对自己没有信心,认为自己会成为历史上的"结巴国王"。

此时的他还有着敏锐的察觉感,还有理性和常识。但最终他还是成为了愚人,以至于承认国王的权力来源于神性,自己作为国王理应拥有权力和威严。这样一来,公爵和意识形态终于完成了缝合,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国王,也给予了他自信。

到此,这部影片成功地展现了一个人从聪明有理智变得愚蠢到认真地接受国王的头衔的过程。

三、愚蠢的引力

影片的最后国王完成了他的演讲,罗格对他说,发w这个音的时候还是会结巴,国王并不在意,说不能太流利,会被怀疑是替身。此时他对于自己的缺陷表现得非常不在意了,一方面因为自己是国王,一方面也是因为自己没有那么结巴了。

《国王的演讲》:为了成功,人可以变得愚蠢

这何尝不是一种麻木,他的口吃依然存在,如果这个问题以后再次严重,即使有国王的身份,也不符合一个国王的要求。当然,在面对公众质疑或嘲笑时,他大可以像那时他对坐在王位上的罗格大吼:我的声音有分量!


从上面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尽管人们可能知道认真地接受自己的身份头衔,如国王、父亲、主人等等确实有点愚蠢,但是人们通常会认为接受这种愚蠢的行为并变蠢,以扮演某个角色是人们的职责。这种愚蠢是有吸引力的,它能给你带来安逸,即便你经常被提醒:你生活在父权和等级社会的危机中,这种危机时常在生活中被隐去。

《国王的演讲》:为了成功,人可以变得愚蠢


《国王的演讲》:为了成功,人可以变得愚蠢

在影片中有两个人脱离了这种状态,一个是公爵的哥哥爱德华八世,一个是治疗师罗格。

爱德华在身份问题上看的很开,不会蠢到认真地扮演一个国王的角色,爱一个女人可以不在乎她离过婚,甚至能够为此放弃王位。

《国王的演讲》:为了成功,人可以变得愚蠢

爱德华退位

罗格作为一名治疗师,在治疗口吃方面有自己独到的疗法,这被某些人视为歪门邪道。他并没有医师执照,但是他怀有自知之明,没有去认真地扮演医生这一身份,也没必要去考取执照。面对他人的质疑,他采取无所谓的态度,爱信不信,所以很少有人请他去治疗。

《国王的演讲》:为了成功,人可以变得愚蠢

结语

影片通过公爵这一角色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男性如何变得愚蠢去扮演一个角色,以此来获得成功和生活的体面。而爱德华、罗格因为保持一种理性和敏感,逐渐被主流所排挤,成为边缘人。因此在生活中,保持理性或变得愚蠢,几乎是一个两难的选择,但其中仍旧有我们可以做事的余地。

就像电影中的两个社会角色,成为一位国王,也可以不被权力、名望支配,而去做一些有利人民和社会的事情,尽管要时刻忍受愚蠢的封建权力结构。成为一位心理治疗师,也可以抛弃那些死板的治疗方法,而去真正关心病人的症状,尽管要忍受同行的诋毁。

在理智和愚蠢这样的两难选择中,你做过怎样的周旋呢,来分享自己的故事吧。

文|艾克儿影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