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晚清签订的条约都是《中*条约》,而不是《清*条约》?

暮然回首99


简单点说就是清朝已经朝不保夕,如果以清朝来进行条约的签订,当清朝被推翻之后,该条约就没有约束效力;而以中国来签署条约,不管华夏大地如何改朝换代,都具有约束力。所以,列强在进行综合考虑后,必须要以中国的名头进行签署,例如香港和澳门就是典型的例子,都是以中国的身份签署的条约。直白点就是列强维护自身利益。


瞅你咋地W753


其实这些条约本来不是这么叫的,是后来的历史学家加上去的,比如《北京条约》。《北京条约》是《天津条约》的继续和扩大,它不仅承认《天津条约》完全有效,而且攫取了一些新的侵略权益。




长安驿站


我认为有两点原因,一是清廷自认为中华正统,二是西方认可清廷为中国。下面我就这两点简单的说说,欢迎讨论。

一、清廷自认为中华正统

清朝起源于大明建州,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家族长期受明廷委任管理建州左卫,因此无论努尔哈赤是否为少数民族,是否起兵攻明,其是属于明朝的臣子,国籍属于大明,也就是同为中国之人。后来顺治入关崇尚儒学,筹编《明史》,确立清朝为中华正统;康熙继位,祭拜两庙一陵(孔庙岳庙明陵),确立清承明制;雍正编撰《大义觉迷录》,论证满汉大同的观点,全国学习;乾隆扩建帝王庙,昭告天下中华永不断线。在几代帝王的主导下,内外均以认可清朝的中华正统地位。

另外清朝在统治期间,不少官方文件和物品都冠名“中国”一词,比如《中俄尼布楚条约》中称呼康熙皇帝为大中国皇帝陛下,比如在北洋舰队致远舰遗骸中有一件瓷盘,上面写着中华大清北洋。

二、西方认可清廷为中国

实际上,在西方人看来,管你中国是汉唐宋还是元明清,管你皇帝姓什么,还是什么民族,一律称呼这个东方的国家为“CHINA”,也就是中国,在宋朝时期,曾经还一度把占领中原的辽国称为中国,因此西方把清朝认为是中国法定政府,并称为中国也不足为奇。

在很多照会或条约原件中,发给清廷的电报,第一行都为“兹中华”,然后才是“大清国与XX国”,在他们的概念中,明王朝或者清王朝就如同英国的斯图亚特王朝或者都铎王朝一样,只是不同的阶段。

比如下图,美国在一则关于朝鲜问题上和清廷签署的条约中,落款就写为中国光绪八年等等。


也正是如此,清朝自己本来就觉得自己是正统中国,外国也认为清朝是中国政府,所以清廷在与西方签订的很多条款中,中国和清国原本是混用,到了后面接触越来越多,逐渐中国成为了文件的冠称。


曹老师xixi


导语:

这件事情就要去问问专家们了,毕竟是后世专家们把条约的名字强行给改掉了。比如说《中日马关条约》,其实原文就是《马关条约》。

只是因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太多了,而且有重名的可能,所以必须要区分一下,这是大清国跟谁签订的条约。

慈禧太后手底下的不平等条约,略多。

慈禧太后执掌朝政四十年,这四十年别的事情没干多少,净在那里签订条约了。今天跟俄国签,明天跟法国签。

但凡你现在能叫得出来的资本主义大国,慈禧太后都打过交道。别人家里摆放着的,是一摞子奖状,慈禧太后卧室里放着的,是一摞子不平等条约。

不过这件事不能完全怪慈禧太后,咸丰皇帝活着的时候,其实大清国就已经是一个烂摊子了。洪秀全浩浩荡荡地搞了一场为期13年的太平天国运动,直接把大清国的国力给降到了史上最低。

趁着大清国虚弱的时候,西洋人一个个都冒了出来,英国、法国人是比较牛的,他们强行打开了大清国的通商口岸,强行在大清国的国土上进行各种免税贸易。

白花花的白银源源不断地从大清国流出到了西洋,慈禧太后不答应啊,这钱应该搁老娘自己这里,怎么让这帮洋毛子给弄走了呢?

于是乎反对西洋人的运动也就爆发了,结果人家开着军舰一路从南打到北,直奔北京城来了。慈禧太后这才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连忙带着人往李自成的老家西安逃窜去了。

后来就是一发不可收的不平等条约,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把紫禁城里的好东西都给抢走了。你们现在看英国、法国人一个个把自己形容成贵族气息,在抢东西的时候,他们可没有这种贵族的姿态。

抢了一顿以后,慈禧太后觉得不划算,还是回来签条约好了。毕竟京城是她的老窝,被八国联军这么糟蹋可不成。

结果各种条约接踵而至,慈禧太后大笔一挥:来来来,咱们排个队领赔款啊。国库里银子现在还不够,没领到银子的也别着急,唉唉唉说你呢!别着急扛大炮上来啊,先给你打个借条,再不成就按揭给利息。等到来年收了老百姓的税,哀家一分不少你们的!

慈禧签不平等条约的时候,那可是理直气壮的。

慈禧为什么会理直气壮签订那么多不平等条约呢?因为不是她亲手签约的啊,怎么也轮不到她手来。

从名义上说,国家的领袖,那是光绪皇帝,跟慈禧这老太后一点关系都没有。从实际行动上来说,签约的是李鸿章这样的军机大臣,跟慈禧太后也是不沾边。

所以慈禧太后才不管后人的评价,再说了,她把康熙皇帝给搬了出来:知道你们这些键盘侠要开骂了,你们怎么不瞅瞅康熙皇帝当年也签了不平等条约呢?

大伙儿一看,原来是《中俄尼布楚条约》,其实当时也只有《尼布楚条约》这几个字,中俄是后来为了区分跟谁签的,才加上去的。

这个时候慈禧太后似乎就占上风了啊,因为英明神武的康熙皇帝,都在被动状态下,跟沙俄签订这不平等的条约,为什么她慈禧就不能签订了呢?

其实她不清楚的是,康熙的《尼布楚条约》算不上是不平等的条约,毕竟他也没有让出多少土地给沙俄,只是跟对方划分了疆界而已。

慈禧太后可不管这些,既然祖宗能签的,自己为什么不能签?和尚能摸得,我就摸不得?于是乎出现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条约多了,自然要加上签订国是谁。

大清国在的时候,可没有强调中国这个说法,他们只会称自己为大清国。中国的概念真正出现,是在清朝灭亡以后。

这个时候人们就要去考虑一个问题了,随便拿起一个条约来,不知道是跟哪个国家签的啊,也不是咱去签约的,哪知道到底是东洋人还是西洋人呢?

比如说《北京条约》,大家还能分得清是跟哪个国家签订的吗?大家当然分不清,因为这里面涉及了三个西方国家。分别是中法、中英以及中俄。大清国跟这三个国家都签订了《北京条约》,这要是不在前面加个前缀,大家还能记得么?

所以为了方面认清楚,就在每个条约前面都加上了前缀。毕竟北洋政府时期,还是承认这些条约的合法性的,可这些条约又不是人家北洋政府签订的,到时候给钱的时候,万一给错了,那麻烦可就大了。

比如说你把应该给英国人的钱,提前给了法国人,那人家英国人能答应吗?而且财政上也需要做计划。

每年什么时候从百姓那里收到多少钱,这笔钱该在什么时候偿还各国的欠款,这都是要做一个详细的表格的,毕竟要是还不上这些钱,又免不了一顿挨揍。

总结:要想得到国际承认,就得认下这些欠款。

条约是大清国签订的,北洋政府包括民国政府为什么要承认这些条约的合法性呢?这本身跟他们一点关系都没有。

其实洋人们也知道这件事,可是他们不能让自己白白蒙受了损失。他们告诉北洋政府,只要承认条约的合法性,继续履行条约的话,那么我们就能承认你这个政府的合法性。

否则的话,你就不是一个合法的政府,到时候飞机大炮开到你家里来,那也算是拯救难民来了。

那个时候北洋政府哪里见过什么大世面,而且政府要运转下去,除了收税以外,还要向海外银行借钱。人家要是不承认你这个政府的合法性,那你连一毛钱都借不出来,所以事情就很明显了。


江湖小晓生


清朝,尤其是清末,是整个中国历史上最屈辱的一段时期。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12清朝灭亡的72年间,清朝同外国政府或外商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契约、协约和合约,共计1175件。

其中比较著名,影响力较大的有《南京条约》、《天津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

这些条约,签订之初其实并不是后世的这种名称,如《南京条约》的具体名称其实是《Treaty of Perpetual Peace and Friendship between China and Great Britain》,意思是《中国和大不列颠永久和平友好条约》,够讽刺吧。

而更多的与西方各国条约,甚至都没有名字,条约的抬头只有一个单词Treaty,即条约。反正不管叫什么名字,有你大清朝的签字画押,你就得认账不是?

与日本的《马关条约》,原件上的名字也是叫《讲和条约》。

为了方便区分各条约,以及让后人记住这段历史,当时的人们为这些条约加上了名字,要么是以签署地命名,如《南京条约》、《天津条约》,要么是以签署年份命名,如《辛丑条约》。

至于后来为什么有的还加上了中国的名称,变成了《中*条约》,如《中美望厦条约》、《中日马关条约》,当然也是为了方便区分是清政府同哪一国签署的合约。

到了称呼《中*条约》的时期,清朝早就倒台了,这时候的人们自然也就不会在叫

《清*条约》了。

不必纠结于叫《中*条约》还是《清*条约》,那都是当年的中国和列强签署的不平等条约,我们只要牢记住一条就够了:落后就要挨打。


渔樵讲史


晚清签订的条约其实很少带有中的字样,也同样极少带有清的字样。

我们知道,晚清的腐朽堕落导致列强将大厦将倾的满清政府视为一块肥肉。列强狼子野心最真实的展示就是争相和晚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

据可靠史料显示,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12清朝灭亡的72年间,清朝政府同外国政府或外商、国际组织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契约、协约和合约共1175件。

这上千份条约其实就是上千份的奇耻大辱。然而病入膏肓的满清政府已经麻木不仁,习惯于割地赔款来换取苟延残喘的空间。

以前我们在学习历史的时候,总是会读到类似《中英南京条约》等名称,其实,这并不准确。因为满清政府和列强们之间签订的条约没有带有中字,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直接以地名为条约名称。历史上并没有《中英南京条约》的说法,而只有《南京条约》。

那么为何后来我们非要加上国名呢?

原因很简单,也很丢人,那就是因为后来签订的条约太多,仅仅用城市名难以区分。比如,很多在南京和好多个国家签订了条约,但是条约的内容却不相同。为了区分,只好带上国名。

但是为了区分而加上国名,却非清政府的选择,而是后来历史学家做的。那为何清政府不加中字呢?是不是像人们说的那样,满清政府从未将自己当做中国人?而仅仅视自己为华夏地区的主人?

于是很多人煞有介事的杜撰了雍正帝著作“大义觉迷录”中表示“朕非中国之人”,“朕以外国之君,主中国之事”等等。然而雍正的大义觉迷录中却并没有这种说法。所以,那种满清政府并不将自己视为中国人,也是无中生有之事。

其实,中国这个词出现的时间比较早,但从来没有正式的出现在王朝的名字当中。中国的字面意义是中央之国。历史上只要是占领了华夏区域的朝代,大都将自己视为中央之国,亦是中国。但是却从未有一个王朝将中国放进自己的国名之中。

而中国进入国名,是从孙中山建立中华民国开始,然后新中国成立,中国也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也就是说,满清时期,虽然满人认为自己是中国人,但是中国却仅仅和历史上一样只是作为一个区域的名称,而非国名的存在。所以在签订条约的时候,也就不会将中字加进去了。

但是西方列强并不理解其中的含义,至于是中国还是清政府,对于他们来说都是china。而唯有对中国历史有着深入了解的日本人深谙此事,所以他们在签订条约的时候,加上的日清二字,如日清马关条约就是如此。


Crazy历史


看来是您对概念有些误解,其实这很正常的,因为近代以来,在西方列强的眼中,压根就分不清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概念,或者说人家不管你是元还是明,或者后来的大清王朝等,甚至将之前的汉唐也是等同视之为“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历史朝代”,因此统一叫做“China”,意为中国。

另外,我们还必须要明白一点,那就是以民族为主体的“民族国家”这个概念,本身就是来源于西方世界,也是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文明的兴起,也才逐渐有了“国家”的概念,后来由于西方世界长期主导世界的话语权,因此它们的很多“原创”至今在用(通用),包括今天的世界主导权基本上还是由美国为主的西方世界来领导。

近现代以来,各种各样的国际规则几乎都是由西方制定的,因此西方列强在强迫与清廷签订的那些不平等条约中使用“中X某某条约”就合情合理了。

事实上,无论是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大清,还是历来的“以中原为基地的正统王朝”都被视为我国历史文明的传统和传承者,也就是中华文化的“正统”,这一点可以从《二十四史》就看得出来,虽然后来民国所修的《清史稿》未被正式列入,但说明民国政府对大清王朝的历史正统地位并不否认,而且专门强调自己是合法来源于清朝政权的,包括袁世凯的北洋军阀政府都是一个道理。

总之,我国历史上的奴隶制及封建各个王朝都是我们国家的历史文化,以及文明发展演进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们统统被纳入中国的概念之内。也可以说,中国是一个地理及文化上的概念,而清朝等只不过属于中国境内的不同时期的一个“国体”概念。


东震木


这事儿其实挺简单的,因为那些称呼都是后来为了方便记忆才叫的,条约真正的中文名字或者标头压根就不带中国两字。清朝比较早签订的条约其实不带国家名的,一般都是以签订地点或者争执地点命名,比如《尼布楚条约》或者《南京条约》。

后来条约签的太多了,就经常出现一地和多国签订条约,所以不得不在条约前把国家加上,方便晓得是跟谁签的。比如《北京条约》里就有中英、中法、中俄、中葡等若干个,《天津条约》里也有一堆国家。

另外这种方式也有外文直译的特点,所有签订的条约不可能只有中文一种文字,还得有另外一个签署国文字。那帮外国人管不了到底是大清还是大明,它们统统都叫china,比如《南京条约》在英国的称呼就是《Treaty of Perpetual Peace and Friendship between China and Great Britain》,中国和大不列颠永久和平友好条约,这个名字真他喵讽刺。

在条约内容里这种语言习惯差异也是存在的,比如外国人比较喜欢弄个标题,而且大部分标题都简陋无比,通常就一个单词Treaty(条约),吐槽机也不太明白洋鬼子为啥这么喜欢浪费纸,大抵人家自有国情在吧!

而中文通常没有标题,开明宗义就是谁和谁因为什么制定了条约,这里的第一个谁不会出现中国的字样。具体写什么得看情况而定,如果还试图保持逼格就写大清国大皇帝,如果想平静一点就只写大清国,如果被人打服了就写大清皇帝。

不过在条约内容里是会出现中国、中华等字样的,也不知道是不是吐槽机犯了小人之心,我觉得但凡牵涉重要利益的条款用的大多是中国,而且越晚签的条约里越明显。比如《中英北京条约》关于官员不得干涉传教、随员家眷权力、商业特权等内容所对应主体几乎全是中国而非大清。

我有点怀疑这是洋鬼子为了防止咱们政权更替故意留的后手,因为条约内容是更广义的中国,所以即使清朝灭亡他们也可以继续享有条约权力。当然,这是没证据的,不过事实上确实那些特权一直持续到了民国。

总结起来吧,所谓的《中某什么条约》其实只是后来的俗称,并非那些条约的正式称呼,结合外文翻译后那么叫也没什么错。而且条约内容里责任主体大部分是中国而非清国,叫那个名字也不算错。


历史吐槽机


回答这个问题呢,我们要了解中国的英文名China的由来――关于这个问题众说纷纭!

  1. 其中大多数人认可的一种说法是,它来自古梵文cina。三千年前的古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中就有cina一词。但是关于cina一词所指的具体地区却无定论。有人认为指的是周,有人认为是秦,还有人认为是善于制造精美白瓷的景德镇的古称“昌南”,还有人认为指的是中国南方的粳稻民族。
  2. 还有一些学者,如成都理工大学刘兴诗教授和上海东华大学教授周启澄,认为“China”一词源于中国的丝绸。周启澄认为,在希腊文明时期,中国的丝绸已经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了欧洲,于是希腊文中也出现了“丝”这一词汇,希腊文中“丝”的发音与中文相近。随后,在拉丁文中,“丝”的发音已经基本与以后“China”的发音相近,在法文中,“丝”的拼写则为“chine”,与英文“China”的发音与拼写已经非常接近,最后再从法文正式“过渡”到了现在的“China”一词。
  3. 周启澄认为,丝绸是中西方文化交流中最早也是最主要的一种载体,在西方人眼里,丝绸是中华古代灿烂文明的象征,因此,英文中表示“中国”的单词“China”源自丝绸就顺理成章了。

所以说在很久以前,在西方人的眼里CHina就是中国的代名词,清朝只不过就是一个朝代,皇帝而已。跟清朝签订的合约在他们眼里都是和中国签订的!


西里西亚X


条约其实并没有名字,这些名字是后人加上去方便识别的,条约只有签署方(代表)、款项、日期这些内容,签署方(代表)举例来说有「大清大皇帝特命钦差大臣李鸿章」之类的,中文版本中方署名多以「大清」为主。

要查证其实很简单,自行百度图片「某某条约原件」就可以看到。

以下是辛丑条约的原件图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