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咨询手记2:探索大学专业的更多可能



高中生咨询手记2:探索大学专业的更多可能


学生才是自己生涯选择的专家,他们都具备规划自我未来的意识,欠缺的是方法论的指导以及干货知识的填充。

——孙老师手记


3月14日孙老师开放了面向全国高中生的第一期公益咨询,报名的学生来自黑龙江、内蒙古、江西、湖南、河北等多个省份。

有新高考的新高一选科咨询,也有现行高考的高三考生选专业的咨询。

目前所有学生的第一轮咨询已经完成,我从中选出“个人特质”明显的学生与大家做案例分享,一起来看一下建立在生涯咨询基础上的专业选择方案是如何实现的。


高中生咨询手记2:探索大学专业的更多可能


慧慧的助人愿望

拿到慧慧的测评问卷时,我很“感动”。

咨询多年,第一次看到有学生将“特殊教育”作为自己的专业优选。众所周知,特殊教育专业面对的学生是与普通中小学不一样的,说这个专业冷门一点也不夸张。

摘掉“00后“标签,00后的能量不容小觑

谈到选择特殊教育,慧慧说这是一个能够直接帮助别人,并且是帮助弱势群体的专业。因为时间关系,我并未继续探索这种心理的深层原因。但内心感动于这些被普遍贴上“利己主义”的00后,正在用自己独立的抉择来帮助别人,摘掉固有偏见。


高中生咨询手记2:探索大学专业的更多可能

在咨询过程中,慧慧典型的文科女生特质逐步显现出来:语言能力强,数理逻辑能力弱。

针对这个特质,我帮她排除了金融类和很多管理类专业。并为她提供了符合她特质的专业抉择:中医

中医学专业需要学生拥有仁者心肠的同时具有良好的语文功底。中医学的学习课程中有着大量的古文理解与记忆内容,这也是文科生能够选择医学类专业的唯一机会。


高中生咨询手记2:探索大学专业的更多可能


慧慧,语言优势+助人特点,让我看到了她与中医学的可能性。这也是我给她留的“作业”:在下次咨询时,我们一起来澄清中医学是不是适合她的专业选择。

“留作业”,是我为每个学生在首次测评结束时的必备工作。“留作业”的目的是在于唤醒学生主动探索职业、专业的能量,并给予他们方法支持,让他们来挑选属于自己的“专业篮子”。

下面这个表格在这一轮咨询中部分同学的自身特质、原心仪专业、咨询带来的拓展专业与拓展结果。

高中生咨询手记2:探索大学专业的更多可能

拓展结果一栏均为问号,这是未完成的“作业”部分,我期待着与同学们一起探索未知的精彩。

高中生咨询手记2:探索大学专业的更多可能


在计划中创新

本次咨询中,一名学生在测评问卷中写到自己的关键词和优势特质是“

执着”。

通过回顾她与“执着”相关的事件,我看到她善于规划目标的能力以及实现目标的毅力。这与她的兴趣描述“喜欢创新与美感,崇尚自由”似乎存在冲突。

学生的回答令我茅塞顿开:“它们之间并不矛盾啊,可以在计划里创新啊,用新的思路去进行计划。”

00后的思维深度令人叹服。

执行计划需要自律与自制,不容松懈;但计划的内容、制订计划的方式却可以多样化。


高中生咨询手记2:探索大学专业的更多可能

受这名同学的启发,我也开始在我的咨询中加入了“创新的计划”:

1:在充分尊重学生特性与意愿的同时,开启与家长的对话:一个优质的“专业篮子”是要符合学生特质、社会发展需求以及家庭情况等多个维度的,与家长的充分沟通能够保证筛选出来的“专业篮子”是能够被重视的,减少在真正抉择时刻的家庭纷争。

2:利用工作世界地图的快速甄别

根据工作世界地图,真实世界的职业可以分为四类:与人相关、与事物相关、与数字相关、与理念相关。在以生涯角度进行专业选择时,工作地图的四分法是一个简单有效的工具。乐于与人打交道的学生可能会觉得与数字为伴会无聊缺乏活力;善于钻研具体事物的学生或许会认为概念性知识过于抽象。通过对于四类工作的甄别,能够帮助咨询师在专业选择上做出更明确的澄清。


高中生咨询手记2:探索大学专业的更多可能

3:职业访谈与介绍

毕业后具体的工作内容是什么?职业发展途径如何?不同学科需要学生具备哪些特质?这类知识是考生和家长都期待获取的,也是孙老师最近在群里为大家提供的知识链接。我将采取生涯访问的方式邀请“过来人”、“业内人士”来帮助我们获取一手知识,助力专业选择。

首期一轮咨询完成后,作为生涯规划师,我越来越明确地感受到,学生才是自己生涯选择的专家,即使内向不善于言语表达的学生也对自己的未来有一定规划,欠缺的只是方法论的指导以及干货知识的填充。

高中生咨询手记2:探索大学专业的更多可能

《百日百科》与一对一的咨询都是在为学生和家长提供有力的外部助力。

此时此刻,我也非常期待与10位学生的第二轮咨询,期待他们为自己“专业篮子”做出的取舍。


高中生咨询手记2:探索大学专业的更多可能


(为了保护学生个人隐私,文中姓名均为化名)

第二期的公益咨询将在三月末开展,同样10个名额,请各位家长、同学们留意群内的通知。


如果考生对于自身兴趣、学科兴趣以及专业选择有针对性的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孙老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