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蘭山與羅莊、河東的資源到底有多少差距?

(私信回覆“壞消息”或關注“大山東吐槽君”,獲取更多吐槽。)

今年臨沂GDP成功趕超濟寧淄博,位列全省第5,僅次於濟青煙濰,表面上看似發展勁頭相當的猛,而且以1000多萬總人口、200多萬城區人口的大體量,成功將煙臺濰坊不放在眼裡,自詡為濟青外的第三大城市。

事實上,即便GDP來到了全省第5,臨沂的人均GDP依然徘徊在倒數前三的位置上,人均可支配收入與消費支出也仍然落後於全省平均水平。

更加尷尬的是,臨沂自詡為大城市的漂亮城建、發展成績,大部分,僅能從蘭山區看到。除了蘭山區,臨沂還是大農村,與十年前沒有太大變化。羅莊和河東雖然叫做區,但是對比濟青煙濰等城市的市轄區發展建設情況,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01 經濟上,區域發展極不均衡。

目前,臨沂市所屬9個縣全部為省級財政困難縣,數量全省第一,一個臨沂就佔了全省的快1/5。這裡的原因,一方面是不摘帽有不摘帽的好處,每年都有許多省級轉移支付資金下發到縣裡,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有的縣財政真的窮,工資發不上或者遲發、緩發、貸款發、賣水庫發,都常有耳聞。

山東省確定的20個脫貧任務比較重的縣區中,臨沂就佔了6個,佔了全省總量的接近1/3,這6個縣分別是莒南縣、沂南縣、沂水縣、蘭陵縣、費縣、平邑縣。

蘭山2019年繼續位列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第39位,這是連續8年上榜,而且較2018年前進2位。蘭山經濟是真的強。

而羅莊、河東則杳無身影,9個縣也無一入圍過全國百強縣。

2019年經濟數據中,蘭山的GDP比羅莊、河東加起來還多,分別是羅莊的2.5倍和河東的2.2倍,9縣的經濟總量佔全省經濟總量的比重也從2016年的60.57%一路下滑的2019年的54%。

蘭山經濟雖然強悍,但是帶動作用不夠,沒見得為其他縣區發展有什麼貢獻。

像羅莊轉型升級,許多企業關閉,但最終該走的走了,該來的沒來,沒有完善的配套的轉型支持計劃,導致發展速度大受影響。

其他9縣的GDP和發展水平,與美麗的蘭山乃至北城新區相比,更是不忍直視。

臨沂要想推動真正意義的大發展、成為真正意義的大城市,光發展蘭山,顯然遠遠不夠。

前面的濟青煙濰就是例子,全國百強縣中濰坊有4個,煙臺有4個,青島有3個,他們的經濟是全面開花、均衡發展,資源、人口、城建不會過分的向市區集中。

走在濟青煙濰的市區和縣市裡,你可能感覺不到太過分的變化和差距。走在臨沂的蘭山和其他區縣裡,你會有天堂和地獄的落差。

02 投資上,蘭山秒殺一切。

在城市規劃上,最可憐的,是羅莊。

在市級層面的規劃上,蘭山佔據了北城新區二期、高鐵片區、商城等重點投資方向,蘭山自己也在大力推動西部新城、商谷等建設。

根據中心城區由“一河為軸”逐步邁向 “兩河時代”的規劃,河東也佔據了國際生態城的建設核心,並規劃推動了東城新區、鳳凰新城、相公大學城等重點項目。特別是東城新區,至少在名字上,與蘭山的北城新區匹配起來了。

而羅莊,市級層面的規劃上,空空如也。在臨沂市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上,城市建設和片區開發方面,羅莊只佔了個“南部舊城改造”和勉強沾邊的“火車站”片區改造。

臨沂蘭山與羅莊、河東的資源到底有多少差距?

羅莊自己推出的百花湖、盛能湖、銀鳳湖三大片區規劃,能有幾個臨沂人知道?

看看大煙囪的羅莊,看看縱深不超2公里的河邊小長條狀河東,對比繁華熱鬧的蘭山老城和漂亮現代的北城新區,羅莊和河東真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個區。

臨沂蘭山與羅莊、河東的資源到底有多少差距?

根據市政府發佈的2020年臨沂中心城區基礎設施及重點項目建設計劃,市級新建工程計劃共170億元,其中蘭山、羅莊、河東分別大概佔120億、20億、30億(估算),差距巨大。

2020年三區自己的新建工程規劃中,蘭山計劃投資32.5億元、羅莊計劃投資10.2億元、河東計劃投資20.3億元,依然差距不小。

羅莊給人老工業區的印象經久難變,加上火車道橫亙中央,完全切斷了與蘭山中心區的聯繫,使得發展更加艱難,更加難入高層法眼,只能自力更生。

河東雖然坐擁半壁沂河和國際生態城規劃,但是也就河邊幾棟高樓能有點現代城市的樣子,東側縱深極短,又被機場和鐵道大大限制,城市發展比遠郊農村也高不了多少。

可以說,我們是集全市之力發展蘭山。對比北城新區的洋氣和大氣,東進、南優都是陪襯。但河東至少還在“北上東進”範圍之內,羅莊能做的,應該也要儘快融入全市規劃,來一個羅莊版的“北上東進”,在沂河變造新城謀發展。

臨沂的資源,大部分都傾斜給了蘭山,毫無保留。羅莊、河東乃至其他9縣的發展,都是全方位的滯後。

(私信回覆“壞消息”或關注“大山東吐槽君”,獲取更多吐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