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設崩塌”的趙薇:在30歲之前,你應該做好這2件事


“人設崩塌”的趙薇:在30歲之前,你應該做好這2件事

早上跑步,打開電視,騰訊首頁推薦瓊瑤經典,讓我想起來前幾天看到的趙薇的採訪。


趙薇是個有想法的人,還珠劇組在綜藝節目聚會,張鐵林說,趙薇很叛逆。


《還珠格格》當年創造了65%的收視率,這個記錄到現在,20年了,還是沒有被打破,趙薇是紅上過巔峰的人。


在巔峰上,趙薇做了一個所有人意料之外的決定。拒拍還珠3,並且承諾4年不拍電視劇。


趙薇說,這個決定現在來看,可能並不是一個好的商業決定。許多廣告代言的甲方,跟她說,如果不經常出現在電視上,會過氣的。

但那個時候,她堅定的轉向了電影發展,稱不想過度消費自己。


2006年,她去北京電影學院讀了導演系研究生,這個決定,讓她的事業發生了一個轉折,她的身份除了演員,又多了一個導演。


轉型很成功。


2013年《致青春》在上映當日,創下2D影片有史以來最快賣座紀錄,上映三天票房輕鬆過億,並最終以近七點二億的票房成績完美收官。


曾經是中國最成功的女演員之一,現在又成為了中國最賣座的女導演之一。


海清他們在電影節哭訴中年女演員沒戲演的時候,趙薇已經和陳凱歌一起坐在導演席上評點演員了。


去讀研的那一年,趙薇正好30歲。


我也快30歲了,很奇怪,最近也萌生了出國進修的想法。


國內的大學,讀夠了,當年一心一意想讀北大,後來也圓夢了,再讓去清華北大讀書,沒意思了。


我在考慮出國。


為什麼會有這麼強烈的學習欲?


首先,工作上一直都在接受新的挑戰。遇到問題,只能學習,想要自救,只有學習。


其次,工作了幾年,越發明白自己身上的欠缺,更想學習。


“人設崩塌”的趙薇:在30歲之前,你應該做好這2件事


豆瓣上有個帖子討論,30歲以後,你們都做了哪些自我提升?

有人去考研了,有人考了許多證書,有人學會了游泳。


我有個師兄,跟我一樣是外經貿本科,然後去了北大讀研。

畢業後,他在國內數一數二的投資銀行工作。


年少無知的時候,曾經覺得去投行是最好的工作,城市金領,打交道的都是頂級精英,每年拉著箱子在各大城市飛來飛去。


我這個師兄呢,他的生活滿足過去我們對這個工作的所有想象。


年入百萬以上,車換了兩次,收入確實不菲。

和他聊天,他說,我收入不高,和媳婦約定,每年只能買2個包。

然後呢?一個包1w多。


過了30歲,他忽然做了一個決定,辭職,帶著老婆去斯坦福讀MBA。


他更清楚自己要什麼生活和工作,所以不顧勸阻,就走了。兩個人的花費近百萬,讀完書之後,他們留在了華爾街工作。


30歲也是人生的一個轉折點。


如果把大學比喻成為社會做的最後的準備,畢業之後,起跑加速。


30歲,我們遇見了人生的加油站。


所以30歲之前,務必做好兩件事情。


第一,存款。


有足夠的資金去抵禦風險,買好保險,千萬不要過那種月光的日子,每個月工資還上個月貸款,這樣的人生沒有空間和縫隙去成長。


第二,選定方向。


人的職業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職業探索期,可以多多嘗試,去找到自己合適的行業和崗位。


30歲,就應該進入第二個階段了,這個階段要蓄足力量,兇猛地朝著一個方向發展。


要讀書,但是不要無目的的讀。

要學習,但是決不能是為了學歷或者躲避。


成熟的學習者,是拿住了問題,霍霍磨刀,向要害處下手。


做到這兩點,30歲的你就能進入加油期。

接下來,又是人生的一波大豐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