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悲歌(一)

386年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際在牛川自稱代王,重建代國,定都盛樂。

同年四月,改稱魏王。398年六月,正式定國號為“魏”,史稱“北魏”。398年七月,道武帝拓跋珪遷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稱帝。439年,太武帝拓跋燾統一北方。493年孝文帝拓跋宏遷都洛陽。

北魏悲歌(一)

北魏自遷都洛陽後,朝臣腐敗,各級官吏貪汙,壓榨人民,北魏為了防護柔然入侵在北方邊境設立了六個軍鎮(沃野、懷朔、武川、撫冥、柔玄、懷荒六鎮)。

北魏前期,六鎮很重視因為當時的都城在平城(大同),所以大批軍隊均在六地,孝文帝遷都後,鮮卑貴族權力下降,六鎮成為了囚犯,流放人員的地方。

太和二十二年,懷朔以東諸鎮高車人舉行大規模暴動。孝文帝被迫暫停與南齊作戰,北上鎮壓。暴動雖然被平息,六鎮卻已被嚴重毀壞。

北魏悲歌(一)

對北魏最大打擊是六鎮兵變。面對愈演愈烈的兵變,北魏只好反過來勾結原先設立六鎮所要防禦的柔然人共同鎮壓六鎮兵士的叛亂。

破六鎮韓拔陵戰死後,北魏把起義失敗的六鎮兵士20多萬人押送到冀州、定州、瀛州等地安置。但在葛榮率領下,各路起義兵士複合一處,號稱百萬,聲勢更大,洛陽為之震動。

這時候,被北魏政府安置在秀容(在今山西省)的殘餘羯族部落的酋長爾朱榮,帶領本族8000強悍騎兵,趁葛榮輕敵,設伏山谷,伺機突襲,葛榮兵敗被殺。

由於篇幅限制,此處不準備詳述六鎮變亂的過程。

大致上說,在公元530年4月万俟醜奴兵敗被擒後,六鎮變亂暫時告一段落,但北魏政局並沒有因此而穩定下來,反而在爾朱氏軍閥集團干政之下,走向滅亡之途。

北魏悲歌(一)

正當六鎮變亂聲勢浩大之時,北魏朝廷內靈太后與孝明帝之間的母子衝突也日趨激烈。

武泰元年(公元528年)二月,孝明帝密詔秀容(今山西朔縣北)契胡軍閥爾朱榮入京勤王,爾朱榮未至洛陽而孝明帝已被靈太后毒殺,結果爾朱榮攻入洛陽擁立孝莊帝(元子攸),誘殺靈太后及朝士百官兩千多人,

史稱“河陰之禍”,此後朝政為爾朱氏所把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