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關中地區以前都會種植油菜花,紅豆和棉花。為什麼現在沒人種了?

鄉村小哪吒


鞭!陝西關中過去到處是種油菜籽、棉花、蓖麻子,這些國家戰略物資是國家強制行為,現在是菜籽油國家放在了青海省,棉花放在了新疆,蓖麻油放在了內蒙古,這些地方更適者它們生存、產量更高!關中更有適合關中的高產優質的農作物、水果產出。如周至、眉縣、岐山縣的獼猴桃、戶縣的戶太8號葡萄,臨潼的石榴、渭南市、大劦縣的棉花,合陽縣的紅薯、冬棗,華陰市的紅蘿蔔行銷國外,關中北原盛產蘋果、梨、大棗佔了中國一半江山!


用戶梁山松


紅豆是啥不知道!油菜,棉花,九十年初還大量種植,特別是西安以西,金周銀戶就這麼來的,我小時候還打過棉花杈,棉花油菜籽,都是生產隊穩定的經濟作物。關中人口密集,相對人多地少,責任制後,相對種植權自由,除過種罌粟(解放前我家種過,聽祖輩說的,參見影視白鹿原),愛種啥種啥,我老家,鎮上一度辣椒很知名,行銷海外,棉花油菜就很少以至消亡,現在偶爾能看見油菜,棉花基本絕跡,後來獼猴桃興起,辣椒就不種了。市場最能引導農業種植的品種和方向,村裡,麥子和玉米都很少了,米麵油,基本也是買。


秦嶺頭一條


我的家鄉以前也是種值小麥,油菜,加棉花,這個模式是我們家鄉十多年的生產模式,不種它的原因很多,小麥油菜價格很低沒有收入,我記得當時賣小麥種油的錢只夠買肥,有時還不夠,還要拿一定的小農代款,再一個原因是棉花生長期特長,小麥和油菜田是以套種的模式種棉花,以達到土地的最大使用率,在麥子一尺多高大約三四月份左右開始做田間前期準備工作,只到入冬前才完全結束,中間種植過程收穫過程無比繁雜,就不細講,其收入也一般,之後隨著城鎮化建設,周邊居民增多,政府也極極要求種植轉型,最後改種蔬菜為主,收入也有所增加!!


鄉村小草兒


我就生活在陝西關中地區,家裡祖祖輩輩都是農民。我從小在關中的農村長大,我生活在乾陵腳下的那一片沃土之上,我能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來解答你的疑惑。

關中,最早的“天府之國”

關中地區是最早的天府之國,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是典型的“自給自足型”小農經濟的代表。一切吃穿用度幾乎都來自本地的物料產出。


我們自己種小麥,種大麥,種油菜籽,種玉米,種穀子(小米),種紅小豆,種黃豆,種紅薯,種棉花,種蕎麥…種一切溫帶地區的農作物。

我們用自己種的小麥磨成的麵粉,我們用自己種的棉花織布裁衣,我們用自己種的油菜籽壓油。


記得小時候要做的農活很多,從初冬種賣開始,然後夏收撣菜籽,割麥碾場。隨後種秋,玉米、棉花、豆類應有盡有。秋天掰玉米、拾豆子、拾棉花…

這就是大概95年以前關中地區的農村產業狀態。

社會分工和農業產業調整

95年以後,這一切發生了變化。因為改革開放已經進行了幾年,國家以經濟建設為重要目標,自給自足的小農發展模式顯然不符合時代發展的趨勢。


農村產業調整,各個地區發展自己最擅長和最適合的產業。

關中地區在保證基本耕種以外,選擇了以林業、果業和特色農產品為支柱的農業產業。

這時候出現了很多集中化種植的農產品,比如:武功大蒜,興平辣椒,韓城花椒,臨潼石榴,周至獼猴桃,乾(縣)禮(泉)蘋果梨等等。


同時在社會大分工中,第一產業比重降低,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比重迅速上升。加上城鎮化運動,農村從業人員人口降低,導致農民只能集中種植經濟效益高的弄產品。而作為農產品主糧以外雜糧種植漸漸就失去了競爭力,慢慢的就捨棄了。

發展自己的優勢產業

關中地區種的棉花品質不如新疆,種豆子不如東北,但是陝西關中卻是很多水果的優生區。那就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這樣才能使經濟利益最大化。


從世界範圍內國家的層面看是這樣,從國家範圍內省市層面也是這樣,甚至可以延展到一個縣、一個鄉、一個村、一個家庭來看,也是這樣。

所以縱觀時代的發展,這是趨勢,是無奈也是必然。


心繫乾縣


其實原因很簡單。

眾所周知,黃河幾字形繞開陝西,西安沒黃河。

西安關中是我國最典型的“馬爾薩斯陷阱”存在地區。

縱觀歷史:

1、明末天下大亂,首先是從陝西(時屬延安府)開始,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陝西的受災之早,受災之重。民不聊生無以延命,只得起身反抗,所謂“天降奇荒,所以資(李)自成也。”

萬曆在位48年間(1573-1620年)有災荒記載的就佔25年,崇禎年間幾乎連年災荒。

天啟七年(1627年),陝西發生大旱,次年即崇禎元年繼續大旱,其中陝北受災程度最重。

崇禎三年,災區擴大到全陝。到崇禎六年,旱蝗霜三災並至,全省大飢。

2、果然,民國18年,陝西西安關中地區再次發生大饑荒。

民國十八年發生在陝西關中的大饑荒,又名“民國十八年年饉”。

陝西人把一年中一料未收稱為饑年,兩料未收稱為荒年,連續三料未收稱為年饉。

實際上民國十八年年饉從民國十七年就開始了,據近代大量史志和報刊資料記載,民國17年(1928年)陝西始露旱情,夏季二麥歉收,秋未下種,冬麥亦無透雨下播。民國18年(1929年)全省旱象更加嚴重,春至秋滴雨未沾,井泉涸竭,涇、渭、漢、褒諸水斷流,多年老樹大半枯萎,春種愆期,夏季收成不過二成,秋季顆粒未登,饑荒大作,草根、樹皮皆不可得 ,死者日眾、殍滿道旁、屍腐通衢、流離逃亡,難以數計。

長安、武功、鳳翔、扶風、乾縣、岐山、眉縣、興平、咸陽、臨潼、渭南、周至、蒲城、合陽、寶雞、隴縣、澄城、淳化、長武、褒城、禮泉等縣為重災區。全省940餘萬人口,餓死者達250萬人,逃亡者約40萬人,有20多萬婦女被賣往河南、山西、北平、天津、山東等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