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用棉花做被子?有哪些注意事項?

Adoptionist


指點談不上,分享一下經驗可以,自己在家裡用棉花做被子,要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您打算縫幾斤的棉花被子,被子長多少、寬多少,都要有數,把棉花拿到彈棉花的地方讓幫忙彈出長短,寬窄,還有重量的棉被瓤子狀,並且用薄布夾起來,這樣縫的時候就容易些了。

準備工作要充足,準備好被面,被裡,縫被子的專用針和線,還有頂針,曬乾透了的棉花,鋪在地上的大墊子。


一個人縫被子是不行的,最起碼得有個人幫忙鋪被裡子,抬棉花瓤子。

鋪被裡子要鋪平整,不能有褶皺,然後兩個人把棉花瓤子抬著輕輕放到被裡子中間,看看四邊是不是餘出來的裡子邊對稱,再把被面抬上去,也是沒有一點褶皺。

準備工作算是做完了,開始縫製,這種被子都是先從被頭處縫起,被子裡挽上來,把棉花和被面都包著縫起來,最應該注意的是縫到拐彎邊角處。


邊角處是要折角的,一般我們是把被子長處壓在下面,窄處在上面,像摺紙一樣折角,記住了被子四個角是對稱的,等轉著圈把邊角處縫好,被子的輪廓也出來了。

但此時還沒完成任務,引被子是縫被子的最後一步,也是關鍵一步,這個步驟很考驗女人的針線活,既要把被子的裡表全縫透,還要走線直,針腳藏起來。

一般整床被子要引六到線,最好根據自己被子的大小來決定,線與線之間要間距一樣,而這些全靠自己的眼睛測量。

這活農村女人都會,但縫的好賴就看個人手藝了,手巧的農村女人縫出來的被子結實還漂亮。

在這裡,悠然提倡自己動手縫被子,自己縫製的被子用起來貼心暖和。


悠然見東山


農村過去蓋的被子,大多數都是自己親手縫製的棉花被子,所以農村很多上了年紀的老人都有做被子的經驗。建行漸遠生活在農村,從小到大蓋的都是母親親手做的棉被,所以就將我看到農村做被子的一些要點和大家分享一下。

過去農村的被子,都是自己縫製的棉被,那棉花是自家種植的,採摘以後,到軋花店去加工一下或者有走村串巷的“彈棉花”的匠人給加工後,用來做棉被。

那時候,被面和被裡都是些粗布,織好的粗布讓染匠染成藍色,這就是被面。被裡一般不染,還是原來的顏色。

記得那時候母親縫被的時候,都是在院子裡。挑一個晴天,將炕蓆鋪在院子中間,炕蓆的周圍再鋪上幾條麻袋,過去農村的院子都沒有硬化,以防做的新被粘上泥土。

母親將被裡先鋪在炕蓆上,然後從一頭開始“絮棉花”。有些人不明白了,肯定要問,什麼叫絮棉花了。就是將軋好的棉花用手一片片攤勻,從被裡的一端往上鋪,絮棉花的時候,要的是技術。一片片的棉絮重疊地壓著,擺滿被裡,一般是需要來回絮好幾回。在絮棉花的過程中,要注意棉花的厚度要均勻,而且要“壓茬”。棉花鋪好以後,就將被面蓋在上面,注意被面要平整無皺褶。

這時候就要開始縫製了。縫被子的針線和平時的針線不同,針是大號的那種,線也是粗線。將被裡的邊角翻上來,壓在背面上,轉著圈縫起來,縫製的時候,針腳要均勻。縫到拐角的地方,要將被裡折成三角,一般是由外相離摺疊,四個角都是這樣。

等到邊角縫起來以後,就要開始縫中間了。過去做棉被裡面的棉花是自己絮的,所以中間縫的時候針線比現在的密實一些,一般每道針線之間相隔能有10釐米左右。如今,都是到軋花店裡,將棉花打成棉胎,縫製起來比過去就簡單多了,而且棉胎厚度均勻,也不怕腳跐。在過去,自己絮花的棉被經常有被腳跐得棉花在被子裡成了一團,有過農村生活的小夥伴們,有這種情況吧。

農村自己蓋的被子大多是自己動手縫製,一般不求人。但是有一種被子,那是要請鄉鄰們幫忙的。那就是縫製“喜被”的時候。並且請的人也有講究,不僅僅是手藝高超,而且是家庭“全換”之人。也就是請來幫忙縫被的人要公婆、父母健在,有兒有女的人。並且縫被子的時候,也要挑選好日子,要雙月雙日才能縫製(這裡指的是陰曆哦)。喜被縫製的時候用的是紅線,並且是一根線從這頭縫到那頭,都是有講究的。

過去縫喜被的時候,能縫上幾床綢面、緞面的被子,那很是難得。如今,綢面、緞面的多了,反而是誰家的喜被被面是純棉布,才羨慕人。

如今,加工被子都被機器代替人工,農村人親手縫製被子的也少了。但是誰家要是娶親嫁女,那喜被還是要手工縫製幾床的,那厚厚的棉被裡飽含著雙方父母深深的愛意。

小夥伴們,你見過農村縫製棉被的場景麼?歡迎留言與建行漸遠一起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