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獻之的聲望在東晉到唐朝這個時期曾一度超過老爸王羲之,爲什麼最後的「書聖」是王羲之?

千千千里馬


王獻之確實在死後一個半世紀的時間內,名聲要勝過其父。但之所以為何書聖不是王獻之,而是王羲之,就有一些內因和外因了。

王羲之和王獻之書法優劣對比

要說二者並列,卻有二王之稱。但是大王之所以稱為書聖,絕不是因為他是王獻之老爹那麼草率。

王羲之書字勢雄逸,如龍跳天門,虎臥鳳闕,故歷代寶之,永以為訓。
王獻之書絕眾超群,無人可擬,如河朔少年皆悉充悅,舉體沓拖而不可耐。
-梁武帝蕭衍《古今書人優劣評》

這是梁武帝蕭炎的品評,其中對二王總結的相對主觀一點,但是非常有道理。

如說“永以為訓”,說的就是王羲之的書法,是歷代法帖最適合做教學的。

說王獻之“絕眾超群,無人可擬”,這意思是說其草書和章法瀟灑不羈,別人不可模仿。

其實稍作分析,這兩句話就可以聽懂。

王羲之諸體皆善,傳世以楷行草,字形大多比較規整,所以便於學習。

王獻之善楷草及章法,楷書於王羲之外自成一格,算是開了挺拔俊俏之資的先河。草法上法張芝,並發展成連綿不絕的一筆書,這對後世的影響是最大的。

還有一點,王獻之的章法,獨創了楷行草並用的形式,與其草書一樣。這二者其實就是王獻之勝其父之原因所在。

如論楷法,王獻之不勝羲之,但如論形態,無論是楷草的形,還是通篇章法處理,都要勝王羲之一籌。

此才是羊欣所作《採古來能書者名》所說:

王獻之,晉中書令,善隸、藁,骨勢不及父,而媚趣過之。

所謂媚趣,大概說的就是表象的形態了。這個很容易理解,就是說外形的變化。


其實對比二人書法的優劣,並不一定非要拿哪個作品來指出優缺點來對比。只要明白二人優勢之所在,就能看出二人差距在哪。

另外在王羲之去世後,書風是有一些小變革的,這種變革符合書法發展規律的。

書法會逐漸從實用性轉變成藝術性。

書法史上的變化大概是這樣的,先是實用性,發展到王羲之算是頂峰,因為王羲之諸體皆能,而且法度完備。

從王羲之後,就是王獻之,開啟了“書法的藝術性”。

表現為上追張芝草書,然後學其筆勢,變其法度,加以發展成為了一筆書的大草。這是在形式上,也就是字形上做的文章。

如論實用性,王羲之已經到了一種“永以為訓”的高峰,王獻之是跨越不過去的。

王獻之想超越王羲之,就只能在外形上做文章。


也就是從王獻之開始到宋朝初期這段時間,書法的藝術形式,多用行草表現,這都得益於王獻之。

在宋朝之後,楷行草均成為了“實用性”“藝術性”兼備的書體,此時到明末清初,一直保持在“實用,藝術”參半的角度。期間有很多重視藝術性的大家,也有很多重視實用性的大家。

但是整體的爆發期就是晚明,因社會背景的原因,文人壓抑,所以此時的行草書有了新的發展,乃至楷書(張瑞圖黃道周傅山等),都開始極具個性化。

再到清朝因為社會背景,也就是康有為變法的影響,崇尚碑學,字形又一次被解放,所以出現了很多大字魏碑,或者以魏碑筆法寫的楷行草,而很多人都以為的“醜書”。


如何說呢,如果只瞭解一部分歷史,一部分書家,是片面的。只有打穿來看,才會發覺,其實變革已經從王獻之就開始,而非今人才求變。

代代人都有,只不過是社會背景的影響有所區別罷了。


這就是為何王獻之的書風大受歡迎,因為好看!瀟灑!符合當時的文人追求!

王獻之的出現,影響的書家從梁武帝,羊欣到張旭懷素,乃至後期米芾王鐸等,其實都在形態有各自的發展。

舉個例子,王羲之的字是米麵等主食,沒有人會忌口,每個人每頓飯都能吃。

但是王獻之的字,就如同油鹽醬醋,加上一些味道很鮮美,但是要混著主食吃。

而後世諸家的字就如同大魚大肉,好看好吃,但是吃多了以後也不太舒服,吃到最後會發現,解餓的是主食,輔味的是油鹽,這兩種才是養人的東西,其餘菜品可調味,但是永遠不能當正餐來吃。


如何才能稱為:書聖

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在本質上,王羲之是根,他的字是“一”,是綜合前人的特點,來形成一種完備的規矩。

王獻之再此基礎上豐富了形式,成為了“二”,顛張醉素米芾王鐸等一行人把“二”又發展成了“三”,而我們就是在“三”的基礎上繼續學習。

很多人學書,不重視來源,都從“三”開始學,殊不知“三”在“二”上來,學完“二”則自己有機會成為“三”,而非去學“三”。

同樣,學王羲之,也有機會成為“二”。

比較典型的就是米芾王鐸,前人的字都學,但是以魏晉為宗,所以稱為當世翹楚。

如米芾只學蘇軾字,王鐸只學米芾字,那他們怎麼會有如此成就呢?


這個根源,就是“書聖”的來源。

王獻之出名,是順應了書法的發展。如同後世有楷四家,宋四家,明四家等等。都會各有追隨者,但是結果一定不同。

學唐朝楷書的人和學清朝楷書的人,寫出的楷書一定是兩種水平。

同樣,學唐朝楷書的人和學晉人楷書的人,寫出來也會是兩個“氣質”。


名聲大,並不意味著就是“書聖”最佳人選。


“可做萬世之宗,乃為書之聖者”

其實跟多人都說書聖是李世民捧出來的,李世民還貶王獻之。

還是那句話,李世民往後一千四百年,唐滅後至今一千年,如李世民說的是錯的,捧的是錯的,怎麼可能不被翻案?怕不是李世民當皇帝的震懾力在唐被滅後還在吧?

再者,如果說李世民捧王羲之就讓王羲之當了一千多年書聖,那李世民還貶了王獻之,說他字不可學,但為何沒有在後世一千多年封殺王獻之呢?


簡單總結一下,這文章說了很多點。

首先是王獻之王羲之的區別,一個是皮的發展,一個是裡的發展,所取得的成就是兩個不同的方向。

王羲之是骨,只有骨正才行的正,坐的直,但是未必很漂亮,可能長得普普通通。

王獻之是皮,長得美,但是不代表就一定是個“硬漢”。


所以皮重要還是骨重要就顯而易見了。


其次就是書法史的發展問題,實用性和藝術性的關係在歷史中的比重,一直是有變化的。

法度完備之後,自然就會從外形上發展。

所謂:飽飯思淫慾,就是這個意思。


王羲之的字就是“飽”的狀態,諸體法度都已經健全完備(不代表發展至嚴謹)

而王獻之的字就開始思春了,吃飽了,該討媳婦了,所以打扮的花枝招展。

到了張旭懷素,就是有了媳婦了,已經和把前人的有點結合在一起了。

到了米芾王鐸,則是開始思考生孩子的事情,他們在創造一種“自我”,一種入古出新的過程。

但是話說回來,如果吃不飽飯,這一切都是幻想。

所以王羲之被歷代稱為書聖,被“永以為訓”,就是為了學到這些“法”,從而才能藉助前人的變革,來充實自己,推動自己的變革。


書法就是這樣的一個過程,可以不死守“根”,但是不能不知道“根”。

意思就是為了打扮的花枝招展,可以少吃兩頓。但是絕不可能一直餓著肚子只為了打扮,這樣一定是會有破綻的。


其實對於諸多的問題,只要大家打穿了書法史,橫向對比、縱向對比來看,都不是問題。


如果同意,點下關注,謝謝


梁宇航


我是書法愛好者,我來回答你的問題如下:



一是王獻之書法成就問題。

王獻之確實是王羲之的兒子,排第七,17歲學書法,追隨其父王羲之,俗稱“二王”。

王獻之曾在朝廷做官,做到當時中書令。

王獻之學書在學其父之後,轉學張芝,將眾人筆法融合在一起並創新,進一步改變漢魏古樸典雅的書風。

王獻之與其父王羲之的書法來比,則是“文采風流”,有奔流倒海、一瀉千里之勢。他的楷書自然流動,風神瀟灑,點畫珠圓玉潤,其草書筆走龍蛇,富於變化,具有濃濃的文化氣息和時代面貌。著名的書跡有《洛神賦十三行》《廿九日帖》《中秋貼》。

書法功底再高也未能如願超過其父。

二是王羲之被稱書聖的原因。

1.王羲之的書法具有劃時代的重要貢獻。

王羲之官至右將軍,會稽內史,人都稱其王右軍。早年隨衛夫人學書,後廣泛涉獵前代名家,草書學張芝,楷書學鍾繇,博採眾長,研修體勢,最終使楷書獨立於隸書,革新發展了行書和草書藝術,創立了供後人可以效法的楷、行、草書的規範模式,把書法實用性和藝術性有機結合起來,豐富書法的表現力,把書法藝術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可以說是書法貢獻的大家。

2.再則王羲之的貢獻是將書法從兩漢的樸厚之風至此一變,把書法推薦多姿多彩的境界。可以說是書法史上最具有影響的人物。還有一點,王羲之的《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又被政治色彩加入,唐太宗李世民極力推崇蘭亭序,推波助瀾,被世人稱“書聖”理所當然的事情。


汶水才子


我們知道王羲之書法作品很有名,尤其是蘭亭序,被尊為天下第一行書。梁武帝評價為矯若遊龍。

據說當時
王羲之寫的時候,如有神助,隨後再寫,再也寫不出來。達到了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統一。



我們看王羲之的遠宦帖也寫的龍飛鳳舞,非常棒。

王獻之是王羲之的兒子,其書法也是學其父親,不過,有所創造,有所創新。其中秋帖,被譽為一筆書。氣勢更連貫。

唐代,李世民喜愛王書。蘭亭序神龍本,就是讓工匠摹的。也是蘭亭序最好的版本。把摹本分給皇親國戚,讓他們臨摹學習。有褚遂良臨的,也有虞世南臨的。下面分別是兩人的臨摹作品。



褚遂良



虞世南

我們知道聖教序也是沙門懷仁和尚集字的書法作品,可見,李世民對王羲之書法的痴愛。



現在蘭亭序真跡應該在乾陵。為啥?下回詳細給大家說。



我們再看王獻之的鴨頭丸帖,寫的也相當不錯,但始終超不過其父,究其原因,應是當時李世民推崇王羲之的緣故。



但歷史致現在,我們都把他們父子書法稱為二王。學書法走二王一路基本上佔到一多半。


諾亞方舟蕩乾坤


王羲之書聖的地位不可動搖,綜觀魏晉書法的崛起,就是楷書從隸書演變而來,隸書是坐著的書法,而楷書則是站起來的書法,這是文字書寫的一個進步,而促成這一進步的只有三個人,他們是鍾繇,衛夫人和王羲之,鍾繇是楷書的創始人,衛夫人是楷書的傳承者,而到了王羲之則是楷書的鼻祖,他把楷書寫成一個固有的法度,讓大家約定俗成,順其自然照著他的樣子寫,更讓人五體投地的是,王羲之創立了行書,他首創楷書的隨意書寫,快速書寫,王羲之由楷入行,他即是楷書的開創者,又是行書的創始人,他的行書(蘭亭序)不僅書寫揮灑自如,如行雲流水,而且美輪美奐,美不勝收,可以說晉人有了王羲之,才知書法怎樣寫,他不僅是晉人書法模仿學習的老師,也是千秋萬代後人學習模仿的楷模,所以說王羲之是千年書聖毫不為過,沒有任何人可以代替!

大王說過說小王,王獻之作為王羲之的兒子,他的書法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一度有人誇讚他超過了老爸,尤其是他的行草,頗有開創家的風采,但是大家不要忘記了,小王畢竟師從大王,就像師傅和徒弟,小王學的再好,練的再好,最多就是青出於藍,他不是開創者,他引領不了風潮,他也達不到他老爸王羲之的美學高度,所以說王獻之和王羲之沒有一比!


大美


王羲之成為書聖,功勞全在李世民麼。李世民說只有王羲之盡善盡美。大唐天子一句話,從此奠定了羲之書聖的地位。



文鼎胡寶岐


世傳先有小聖,後有大聖。也就是說王獻之在當朝就很牛了,皇帝才拆了他與表姐的婚姻,把公主塞給他。王羲之是到了五代的時候,那個特別厲害的皇帝蕭衍(把金剛經分成三十二品的那位)說了“龍跳天門虎臥鳳閣(闕)”才真正樹立了書法史上的地位。

二王分古今。也可以解讀為大王以古法為主,小王呢則進行了創新,被稱為今法或者現法。文字書法尚古所以王羲之代表了古法的最高峰。而王獻之用筆更加靈活,成了今法的最高峰。

從筆法上說,大王以內扌厭為主,而小王以外拓為主。所以對後人來說,臨摹大令容易,研習逸少非常難。

王法構成的書法雙峰,一直是後人難以超越的,景行仰止,實不為過。

咱家塗塗畫畫的,幾十年如一日,不過如下而已。

見笑見笑!




通雲齋龍手道人


一、唐太宗的極力推崇

唐朝這屆“政府”,據說統治得不錯 ,歷史上稱“貞觀之治” ,唐太宗治國安邦工作之餘竟然研究書法,把名家書法一一過目,潛心研究,結果是對其他都有質疑,唯推王羲之,這李老爺子也是認真的,親自為《晉書.王羲之傳》撰寫讚辭,唐太宗認為:右軍“盡善盡美”,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餘通通之類,何足論哉。論王獻之則貶其翰墨之病。要知道,這李老爺子是文韜武略,帝王中也是風流人物,且帝王金口玉言。這就是本屆“政府”的歷史定位。

其二、代表作的定位

《蘭亭序》,在中國書法中的地位可謂墨皇。王羲之信手拈來,墨跡千變萬化,神彩飛揚,彷彿神來之筆,再說那時間、地點、人物、環境和內容也記錄的特清楚。後人觀之,有身臨其境感,體會到古人那高雅的文化氛圍,不但給後人留下珍貴墨跡 ,而且留下真實的,有價值的歷史瞬間,並一直深刻影響後人,心悅誠服的崇拜。僅這點,右軍功不可沒,書聖當之無愧,小王獻之你差遠了。

其三、傳統文化的定位

君臣、父子、師傅徒弟……在傳統文化的書寫規則裡,這是非常講究的,也你後來有成就,取代老王書聖地位也是根本做不到的。只是後人稱“二王”,這稱呼若出自小王口,傳到老王耳裡,說不定老王家法伺候,誡尺敲你滿頭大包呢!誰大誰小你不懂,你混個啥?況且民間婦孺皆知:我兒習字三缸墨,只有一點像羲之的故事。

(天氣燥熱,敲字練腦,別當真格,全當取笑)


廣結善緣148923423


我覺得是這樣的:最主要是李世民,這個沒有一點爭議,書聖我覺得對於整個中國歷史,尤其是對後世影響來看,顏真卿才是真的書聖。看看自己周邊的字,是勤禮碑還是蘭亭序,凡是有點門面的大的店基本上都是勤禮碑,還有後世影響所謂渾厚有勁也是從顏真卿開始的,就如同韓愈在古文的地位一樣,書聖我自己認為應該是顏真卿。


ghc007


王獻之書法地位在唐以前超過王羲之,唐太宗為了政治需要確立王羲之為書聖,直到現在。由於唐太宗本身就是一位書法家,又有貞觀之治,影響力太大。王羲之繼承了衛夫人,張芝,鍾繇等人的筆法,如行楷主要以衛夫人筆法為主,雖然王羲之後期對衛夫人評價不高。王羲之主要貢獻在於加入了書寫的元素 ,使原來書法高古變得流美,妍美。王獻之書法也有很多創意,一筆書,外拓性 等,具有嬌媚感覺,唐太宗認為是如冬之孤樹,不符合統治要求。而王羲之提倡道家,儒家美學恰恰符合唐太宗統治要求。


詩書彭城


小王勝大王,是在唐之前,推崇王獻之的書法改革和成就,大王勝小王,是唐時唐太宗喜歡王羲之所以,造成後世大王勝小王,不過二王作為書法的藝術開啟者之一,確實都有自己的藝術高度,千古而下無人撼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