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单枪匹马于当阳桥上喝退曹兵,曹操仓皇撤退,是害怕张飞吗?

三国时期的武将可以说大家都能说出来几个,其中刘关张三人大家最为熟悉,当然最为熟悉的主要还是《三国演义》中对于张飞角色的塑造,在当中有猛张飞之称。其和关羽、赵云、马超、黄忠并称为蜀汉五虎将。同时他和关羽追随刘备较早,都是深受刘备信任和倚重的人。

张飞单枪匹马于当阳桥上喝退曹兵,曹操仓皇撤退,是害怕张飞吗?

在《三国演义》当中,对于张飞的勇猛更是在很多的情节中有所体现,其中长坂坡一段,赵云七进七出十分的经典,而除了赵云,张飞独自在当阳桥喝退曹操大军的情节也是经典当中的经典情节,更是将张飞的勇猛表现的淋漓尽致,那么,张飞单枪匹马于当阳桥上喝退曹兵,曹操仓皇撤退,是害怕张飞吗?

张飞单枪匹马于当阳桥上喝退曹兵,曹操仓皇撤退,是害怕张飞吗?

对于当阳桥喝退曹兵的桥段不只是在《三国演义》当中,在正史以及其他表现形式当中也是有着不少的描绘,抛开演义不聊,来聊一聊贯口《八扇屏》当中《莽撞人》的一段,以及在正史当中对于张飞喝退曹兵的桥段。

张飞单枪匹马于当阳桥上喝退曹兵,曹操仓皇撤退,是害怕张飞吗?

首先、贯口《莽撞人》当中的描绘

只见张飞豹头环眼,面如韧铁,黑中透亮,亮中透黑,颌下扎里扎煞一副黑钢髯,犹如钢针,恰似铁线,头戴镔铁盔,二龙斗宝,朱缨飘洒,上嵌八宝,云罗伞盖花冠于长,身披锁字大叶连环甲,内衬皂罗袍,足蹬虎头战靴,胯下马,万里烟云兽,手使丈八蛇矛。

站在桥头之上,咬牙切齿,捶胸愤恨,大骂:“曹操听真,呆,今有你家张三爷在此,尔等或攻,或战,或进,或退,或争,或斗,不攻,不战,不进,不退,不争,不斗,尔乃匹夫之辈。”大喊一声,曹兵退后;大喊二声,顺水横流;大喊三声,把当阳桥喝断。后人有诗赞之曰:“长坂坡前救赵云,喝退曹操百万军,姓张名飞字翼德,万古流芳莽撞人!”

张飞单枪匹马于当阳桥上喝退曹兵,曹操仓皇撤退,是害怕张飞吗?

这里引用了一段贯口中的词,其中大家可以看到对于张飞的相貌描写,有对张飞整个形象的描绘,而关于喝退曹兵的描绘更是将张飞的勇猛展现的淋漓尽致,当然毕竟是艺术的表现,其中夸张的表现形式,对于喝断当阳桥的描绘,无非就是要表现张飞猛。

张飞单枪匹马于当阳桥上喝退曹兵,曹操仓皇撤退,是害怕张飞吗?

其次、正史当中对于当阳桥喝退曹兵的记载

《张飞传》记载:曹公追之,一日一夜,及于当阳之长阪。先主闻曹公卒至,弃妻子走,使飞将二十骑拒后。飞据水断桥,瞠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

张飞单枪匹马于当阳桥上喝退曹兵,曹操仓皇撤退,是害怕张飞吗?

从这样的记载当中,可以看到曹操追到长阪桥后 ,看到张飞横矛立马大喝,占尽地利。曹操毕竟谋略过人,肯定想到自己已是疲惫之师,对方却是以逸待劳。再加上对面是张飞这样的万人敌,魏谋臣程昱等咸称羽、飞万人敌也。又怕对面有伏兵。

张飞单枪匹马于当阳桥上喝退曹兵,曹操仓皇撤退,是害怕张飞吗?

曹操可能不知道张飞的本事,但是关羽的本事绝对是一清二楚的。关羽刺颜良于万军中,自己可是亲眼所见的,这个张飞亚于关羽,还是不要冒险了。三国志记载的此事,没有撤退的记载,而且张飞已经把桥弄断了,不可能当着张飞的面去修桥吧。三国演义为了加重戏剧化加了吓死夏侯杰一段。

张飞单枪匹马于当阳桥上喝退曹兵,曹操仓皇撤退,是害怕张飞吗?

最后、为何能够喝退曹兵

这里首先要说的是地形上的限制,无论是演义还是正史当中,地点是当阳桥,毕竟只是一座桥,一次性能够通过的兵力是十分的有限的,而在通过的同时,很大可能会持续的造成士兵的损失,正是这样的地理优势,使得曹操不敢轻易进兵。

张飞单枪匹马于当阳桥上喝退曹兵,曹操仓皇撤退,是害怕张飞吗?

另外就是像演义当中那样,曹操是恐惧有伏兵,曹操要是想要继续追击那么大军势必要渡河,而如果真的有伏兵那么渡河的兵马凶多吉少或者根本就不可能渡河。曹操最惧怕的是成功渡河以后伏兵出击,这样先头部队若是不敌便会无路而退,渡河的部队和准备渡河的部队会自乱阵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