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豆腐脑不容易破碎。不会出水?

天佑137876021


怎样做豆腐脑不容易破碎,不会出水:

豆腐脑是一道非常好吃的传统美食,各个地方的口味不同,有喜爱辣的,有的喜欢甜的,总的来说口感非常的好,很多朋友自己尝试做的时候会出现一些问题,如果做豆腐脑出现易破碎、出水,其原因是做的时候是点豆腐脑的东西稍微放多了点,还有就是打成豆浆时水和豆子的比例不对导致豆浆浓度不够而导致的,下面我介绍下我是如何做豆腐脑的一些方法,希望能够对你们带来帮助。



【家常豆腐脑】——香甜鲜嫩、入口即化。

【食材】:

黄豆、葡萄糖内酯、清水

【做法】:

1、首先把准备好的黄豆用清水泡发好(建议前一天开始泡,第二天直接使用)。

2、然后将泡发好的黄豆用豆浆机打磨成浆汁状用细纱布或者滤网过滤一下豆浆,口感会更细腻。(水约放入3倍左右即可)

3、再把打好的豆浆放入锅中加热,同时把葡萄糖内酯放入碗中用清水化开。

4、豆浆烧开后关火,让它放置一会,建议80 度左右,倒入化开的内酯中,静置10分钟左右即可。(根据自己的口味可以适当的加入配菜即可)



做豆腐脑的小窍门:

1、黄豆的泡发时常:冬天建议24小时,夏天约6-8个小时,春秋约9-10个小时较好,泡发好的黄豆掰开是平的,泡发好的时间要注意,不然影响最后成品。

2、水和豆子的比例要注意:例如100克的黄豆泡发好后,打成汁水的时候,是加入1000克的水来打汁。(1:10)



更多美食小窍门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家味美食菜谱。☺️


家味美食菜谱


经过我多年在美食领域的探索与研究,发现豆腐脑容易破碎是有好多细节不注意导致的,以下做分项阐述。

首先,豆腐脑出锅容易分散,是因为点浆过程忽略或操作不当造成的。

很多人自己做豆腐脑很难把控形态,要么散要么老,所以一定要控制卤水的量,正确的点浆方法是点睛之笔。锅里倒入热水,放入豆浆,加入适量卤水,点浆必须用热水,大概2~3分钟左右后停火。这样的豆腐脑嫩滑细腻,但卤水不可过量,会有苦涩味,放入过量豆腐脑将会结块。



其次,模仿点豆腐的过程放入适当的石膏或凝固剂可以使豆腐脑有块状形态。

将适量石膏或内酯用水调开,现将石膏用量公开,切记它的用量为豆浆量的千分之三至五。将它放入容器中,将熬制的豆浆趁热倒入,石膏豆腐脑要达到95摄氏度左右方可生效,混合不良可缓慢搅动几下,但一般情况下不需要。


再者,豆腐脑分散出水的重要原因并且被好多人忽略的重要步骤就是墩脑。

调配好混合剂后,将盛有豆腐脑容器盖好,静置5—10分钟等待混合剂生效,当豆腐脑成型前,中间不可打开、搅动或强制冷却,否则就是分散的。石膏味苦涩,如果要调味需等到成型后打开调制。
豆腐脑的制作是个技术活,控制不好凝固剂的比例或者不按规定方式操作都会得到不好的成品,需要自己在制作过程中慢慢体会与总结。如有需要请关注作者,每天更新优质问答。


大菜小哥


想不出水?在点豆腐前,大都加淀粉!卖早点的都知道!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36, "thumb_url": "24259000151b63d9bd987\

二他爸


以下做答欢迎参考:

1豆浆浓度可能不够

2.点豆腐的东西稍放多点,

用石膏点硬实点,口感差点

用卤水点便宜,口感好,量不太好掌握

用内脂(商品名:豆腐王)点简单,但放多了就味道发酸

那就是你打磨豆浆的时候水和豆子的比例没有调好。

豆浆浓度保持在1:8左右,内酯粉保持在1L豆浆6-8克

还有,选豆子也很重要,要选当年产的,黑牙成椭圆的,这样的豆子出浆率高。

豆浆浓一些.

还有豆腐脑放久了就会出水的.最好吃新鲜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