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导弹研制是集体的功劳,非一人之功,切莫称我为导弹之父

1949年,新中国在无数人民的期盼下终于成立。当这消息传到国外后,无数心系祖国的华人科学家们纷纷选择归国,为建设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而这其中,作为中国的导弹之父,被美国人称为“一人可抵五个师”的钱学森无疑是最知名的几人之一。

钱学森:导弹研制是集体的功劳,非一人之功,切莫称我为导弹之父

新中国成立


钱学森少年时就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24岁时赴美留学,只用了一年就取得了麻省理工的硕士学位。之后钱学森转入加州理工学院学习,被闻名世界的物理学大师冯·卡门看中,成为卡门的学生,跟随他学习研究。而钱学森也不负老师的期许,很快斩获航天方面的博士学位,在空气动力、火箭、导弹发射等方面都有突破性见解,一跃成为卡门最重视的弟子。

而钱学森和老师卡门一同完成的“卡门-钱学森”公式在高速空气动力学领域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时他才28岁,就已经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空气动力学家。在取得博士学位后,钱学森立刻被加州理工学院留下,当时国内局势混乱,战火连绵,根本没有相关科学研究的基础,于是钱学森选择暂时留在美国,成为加州理工的教授。

钱学森:导弹研制是集体的功劳,非一人之功,切莫称我为导弹之父

钱学森与老师冯·卡门


1949年,钱学森刚刚成为加州理工的喷气推进中心的负责人,新中国成立的喜讯就传了过来。一听到这个消息,钱学森立刻按捺不住回国的心情,和夫人一起商量归国事宜。但钱学森的专业领域在军事方面有很大的价值,由钱学森研究完成的火箭技术为美国在二战中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美国当局称“无论任何时候,钱学森至少值五个师”。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根本不敢放钱学森这样的人才回到中国。在美国政府的万般阻扰下,钱学森的归国计划一再被拖延,连人身安全都受到监视。直到了1954年,钱学森好不容易联系上了国内的朋友,将自己的情况报告给了我国政府,于是在周总理的持续谈判下,钱学森终于冲破了美国阻扰回国,开始了中国航天航空事业的高速发展。

钱学森:导弹研制是集体的功劳,非一人之功,切莫称我为导弹之父

钱学森归国


然而一穷二白的新中国在这方面根本没有任何研究基础,既没有相关研究的资料和数据,也没有实验的设备材料,甚至连懂得这方面知识的科研人员都很少。在这一无所有的情况下,钱学森和其他归国科学家们一点点从无到有建设起了一套完整的导弹和火箭发射的研究体系。作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获得者,钱老为我国的导弹和火箭事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我国导弹和核弹的发射至少提前了二十多年。

不过很多不了解的人都以为钱学森是研究核弹方面的科学家,其实这是人们的误解。钱学森的研究专业是空气动力学,在航空航天和导弹发射方面有重要的作用,能够将包括原子弹在内的各种导弹发射到目的地。但钱学森的研究只是帮助核弹发射,和核弹的研制没什么关系,若是有人向钱学森询问研发原子弹的问题,那就无异于向盲人问路,根本的得不到任何解答。

钱学森:导弹研制是集体的功劳,非一人之功,切莫称我为导弹之父

“两弹一星”元勋


事实上原子弹的研发过程是由核物理学家邓稼先、钱三强等“两弹一星”元勋主导完成的。中国航天航空技术的成熟非一朝一夕之功,也非一人之力可以完成的,不过钱学森能够在无数航天工作者之中被称为“中国航天之父”“导弹之父”“火箭之王”,也并非空穴来风。早在1956年,刚刚归国不久的钱学森就向中央提议大力发展国防航空事业。

这一提议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在国家的支持下钱学森建立了中国第一所火箭和导弹领域的研究所,完善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由此开启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大门,以钱学森为首的一大批航天人也因此奠定了中国航天的基础。随后钱老又率先提出由中近程导弹搭载原子弹发射的设想,并主持完成这一实验,成功将“两弹”结合在一起,让中国真正拥有了威慑世界的各国的实力。

钱学森:导弹研制是集体的功劳,非一人之功,切莫称我为导弹之父

弹道导弹


而在这个实验完成之前,原子弹虽然已经研究完成并震惊世界,但中国的火箭技术并不足以将它发射出去,因此国外仅仅是震惊而非害怕,而钱学森让原子弹的远程打击成为现实,这才是西方各国忌惮中国的原因。虽然获得了如此多的殊荣,但钱学森在平时的生活和科研中依然非常谦虚,他经常表示导弹研究并非他一人的功劳,而是所有科研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并且希望大家不要称他为“导弹之父”。

虽然这是钱学森的谦虚之语,但在中国的航天航空事业中,除了钱学森以外,确实还有很多科学家们在默默无闻地付出,比如空气动力学专家郭永怀先生,他奠定了中国力学领域的基础,和钱学森先生一样在航天航空技术上作出了突出贡献。还有担任中国卫星工程总设计师的任新民先生,作为火箭技术专家,为中国提供了火箭发动机技术。

钱学森:导弹研制是集体的功劳,非一人之功,切莫称我为导弹之父

钱学森


黄纬禄先生作为中国固体战略导弹的奠基人,同时还是中国液体战略导弹控制系统的总设计师。擅长结构强度的屠守锷先生,主持设计了远程洲际导弹和“长征二号”卫星。材料领域的主要开拓者姚桐斌先生,为火箭和卫星的建造材料提供了技术支持。这些还都是获得了“两弹一星”功勋的大佬,却依然不为人民熟知。

而更多的研究者们默默无闻地埋身于浩瀚的数据资料之中,隐姓埋名地藏身于不为人知的研究基地,用自己的智慧和知识为我国的航天航空事业添砖加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