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撒泼,爱发脾气",别手足无措,父母可以试试"共生效应"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曾说: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就是真理。待儿童没有同情,他们就变得没有同情;而以应有的友情对待他们就是一个培养他们友情的手段。

孩子

成年人对别人发脾气,迎来的可能会是对方的拳头,但是小孩子喜欢发脾气,父母却是无可奈何。年幼的孩子,遇到一点委屈就哭闹不停,完全是"油盐不进"。

小孩子发脾气,父母又不忍心使用成年人之间的手段,用"暴力"解决问题。但是任由孩子撒娇打滚,家长听着心烦,也不放心让孩子一个人在家。

在家里的时候,孩子任性一点,和父母争吵顶嘴,态度强硬,父母忍一忍也就过去了。毕竟是在家里,也不会有旁观者指指点点。

最让家长觉得"丢人"的是,孩子在公共场所也无理取闹,没有满足他们的要求,就会当着所有的人面开始"表演"。围观的人越多,孩子反而觉得更有"面子"。

孩子

逛商场的时候,孩子想要买新的玩具,家长不给买,孩子立刻"晴转阴",躺在商场的地上大喊:"坏妈妈,不给我买玩具,我恨死你了。"

孩子

遇到这种情况,肯定会有路人围观,家长要是打孩子,就会被拍到网上,然后被网友严厉指责,说这样的家长太狠心,不配做父母。

没办法,要么乖乖给孩子买玩具,平息"纷争";要么抱起孩子离开,回到家中再和孩子"秋后算账"。

有些脾气暴躁的父母,也会当场对孩子拳打脚踢,不管别人的指责。可能在当时孩子会对父母的威严感到害怕,但是几天之后,孩子依然会"故技重施",用哭闹解决问题。

孩子

如果你的孩子性格暴躁,不听管教,这几个方法切忌使用。

1. "以暴制暴"

比如家里来了客人,父母和朋友在谈事情,孩子在一旁大喊大叫。父母出于礼貌,先和孩子轻声细语地说话,让孩子自己回房间玩。

孩子

孩子却当做没有听见,继续在父母旁边捣乱,还作出挑衅的表情。家长忍无可忍之后,对孩子一顿打骂,然后把孩子锁在房间,任意孩子在房间哭闹。

2. 说狠话吓唬孩子

孩子和父母发脾气的时候,父母觉得孩子的哭声太烦,想要快速让孩子停止哭闹。

就会对孩子说一些狠话,像是"再哭明天把你送到孤儿院"、"再哭晚上我掐死你"。

这样做只会让孩子产生心理阴影,还会和父母疏远。

孩子

3. 哄骗孩子

"先别哭,下次给你买啊!"很多父母在孩子哭闹的时候,想要安抚住孩子的情绪,就会哄骗孩子说下次某个时候就会给孩子买。

其实这只是父母的缓兵之计,但是孩子信以为真,等到孩子知道"被骗"的那一天,孩子又会对父母发脾气,撒娇打滚。

孩子

想要解决孩子脾气暴躁,首先我们要先了解背后的原因。

孩子的暴躁性格和年龄相关

  • 2-3岁的孩子发脾气,是情绪发育必然,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心智尚未发育成型,不能够正确的识别各种情绪,只能通过一些动作语言表现出来。饿了就哭,高兴了就笑或是拍手,通过各种肢体语言来表达他们的情感。
孩子

  • 3-5岁发脾气,是日常管教缺失导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具备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如果发脾气,就可能与父母的日常行为有关或是缺少父母的管教。如果父母经常发脾气、摔东西,孩子自然就会模仿学习,作为自己发泄情绪的方式。
孩子

  • 7-8岁发脾气,往往和家庭氛围有关,7岁以上的孩子如果还无法控制自己的负面情绪,就说明受家庭环境影响太深。如果孩子长期生活在父母吵架、打架的家庭,也会变得脾气暴躁,甚至有暴力倾向。
孩子

孩子"撒泼,爱发脾气",别手足无措,父母可以试试"共生效应"

什么是"共生效应"呢?

当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显得矮小、单调,而与众多同类植物一起生长时,则根深叶茂,生机盎然。人们把植物界中这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现象,称之为"共生效应"。

家长只有将自己放置于孩子的同等地位,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才有可能产生"共生效应"。

简单来说就是父母要学会理解孩子的负面情绪,和发脾气的原因。帮助孩子正确表达心理的负面情绪。

利用"共生效应",在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家长先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家长自己被训斥打骂,或作出什么反应。

了解孩子的情绪之后,家长要引导孩子表达情绪,可以说"你现在是不是很不高兴"。

当孩子表达完情绪之后,家长要把自己的积极情绪传递给孩子,可以说"我知道你不高兴,但是你可以做一些有趣的事情呀"。

孩子

很多时候孩子发脾气,都是希望能够得到父母的关爱和理解,家长要仔细观察孩子情绪的变化,给孩子的内心世界送去温暖的阳光,让孩子快乐成长。

坏习惯会成为孩子成功道路上的绊脚石,好习惯则会为孩子指明成功之路。

每个孩子出生都是一张白纸,会长成什么模样,取决于家长如何教导!在3-6岁其实就是给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最重要的时期,可能有很多家长平时比较忙,忽视了这一点,家长要

抓住3-6岁这个性格关键期,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性格品质,未来的路才会更好走。

这里为大家推荐一套有关好性格品格培养的绘本《宝宝人格情商培养图画书》

3岁前,父母可以读给孩子听,当做睡前故事书。在3-6岁当做好习惯养成的故事书,用来帮助孩子管理情绪,养成好性格。

孩子

这套书一共有十个主题,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不同的故事:做最好的自己、诚实守信、不乱发脾气、自我保护、克服恐惧、团结友爱、知书达礼、分享快乐、我能行、形成好习惯

孩子

10册不过是69.9元,还可扫码畅听,方便父母在工作了一天后,已经很累了,想给孩子讲故事却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问题。

孩子

重视建立规则

从孩子小时候,就建立规则意识,这样才不会乱来。家长需要教导孩子,对错要分清,而且错了要道歉,当孩子懂得自己是哪个地方真的错了,才会慢慢的认识到自己,并且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

下方可购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