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府時期下級武士不被待見,為何他們能夠建立起合法的明治政府?

德川家康為使幕府統治合法化,曾做了不少準備工作,1603年,在其取得關原之戰決定性勝利不久,便及時向天皇拜賜徵夷大將軍封號,畢竟天皇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政治象徵,有了天皇的"授權",幕府統治也就冠冕堂皇;其次,家康模仿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做法,大搞自我神化,要求後人為其建造規模不亞於天皇伊勢神宮的東照神宮,連天皇信使都要去參拜,這就樹立了幕府的威信。

不僅如此,家康後人還從佛教、儒學及神道思想中汲取精華,將其整合成有利於幕府合法統治的哲學訴求,即以階級和道德為理論支撐,指出德川幕府實行的等級制度源於自然,合情合理,既如此,各安其位、無私奉獻便為各階層自覺遵守的最重要的道德標準,而這一切都是家康創立的,如果不是英明和神聖,豈能設計出這樣合乎宇宙萬物的政治制度?

然而,18世紀以後,由於自然災害頻發,平民百姓多有餓死現象發生,加上西方列強對日本的挑釁日益嚴重,而幕府應對措施蒼白無力,使得國家危機四起,這樣其統治合法性便遭到質疑和否定。

那麼繼之而起的明治政府是如何顯示自己合法性的呢?

幕府時期下級武士不被待見,為何他們能夠建立起合法的明治政府?

打著天皇旗號開展武士革命,本身合法性不言自明

武士作為半貴族,處於將軍、大名、天皇之下,要想推翻幕府統治,沒有合法的名號將難以開展革命。1858年,面對德川幕府屈膝求和,與西方列強簽訂多個喪權辱國的條約,出賣國家利益,這就給了武士革命的機會,他們間接地仿效德川家康,一邊打著"尊王攘夷"的旗號,一邊說服天皇,要求幕府支持武士採取行動。

然而1863年6月25日攘夷日期到來時,幕府卻紋絲不動,既不派兵增援,也不提供武器支持,導致長州武士在炮擊美艦過程中因受到對方夥同法軍阻擊而落敗,且沿岸炮臺多遭報復性搗毀。在此情形下,幕府不但不安慰,還落井下石,趁機將長州志士逐出首都,其倒行逆施迫使勤王志士武裝倒幕。

1864年,長州志士在與幕府軍交戰中失利,但他們並沒有灰心,而是愈挫愈勇,一面藉助西方武器及西式軍隊建制方法組建非正規部隊,一面積極招募農民參軍入伍,鼓勵他們努力為天皇和國家作戰。二百多年來,農民一直被幕府限制參軍和擁有武器,如今擁有參軍作戰的機會,他們格外高興,鬥志昂揚。1865年,高杉晉作率領的"奇兵隊"一舉擊破長州藩政府軍,為接下來攻打幕府創造了有利條件。

幕府時期下級武士不被待見,為何他們能夠建立起合法的明治政府?

1867年11月,出任將軍之職僅一年的德川慶喜便走投無路,不得不向天皇上表,辭去將軍職務,實行"大政奉還"。與此同時,薩長聯軍及時趕到京都挽救天皇,並促請天皇實行維新。

1868年隨著明治天皇一聲號令廢除幕府,設立分別由朝廷公卿、大名及武士擔任的總裁、議定、參與三職,臨時政府宣告成立,標誌著統治日本267年的幕府統治從此一去不返。

在日本,天皇萬世一系的身份人所共知,以天皇名義征討敵對勢力,或打著天皇旗號建立新政權,都具有一定的合法性,這就是當年德川家康之所以在關原之戰勝利後不得不降低姿態讓天皇賜予其"徵夷大將軍"封號之由。而今德川幕府在內憂外患面前搖搖欲墜,武士便也利用天皇獨特的身份,掀起革命,自始至終將革命與天皇掛鉤,從一開始的"尊王攘夷",到最後促請天皇實行維新,建立臨時政府,都凸顯了天皇的作用,這樣明治政府從建立之初便擁有合法性。相反,要是武士不打"尊王攘夷"的旗號,倒幕運動不與天皇相連接,則不僅其革命缺乏合法性,即便建立新政府亦將遭到千夫所指而面臨夭折的危險。

幕府時期下級武士不被待見,為何他們能夠建立起合法的明治政府?

新政府職位透明,不像德川幕府眉毛鬍子一把抓

德川家康建立的幕府統治純粹是將軍一家獨大的封建獨裁政權,其官僚體制權責重疊,行政效率低下,缺乏透明性。

而維新政府雖然建立起以天皇為核心的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但天皇只是名義上的國家最高元首,並不具備像幕府將軍那樣眉毛鬍子一把抓的特權。

明治臨時政府成立之際,維新派就籌劃了政府機構,在中央政府設立總裁、議定和參與三職,朝廷公卿、大名及武士各就各位,各自履行參政議政職能。而幕府時期,朝廷公卿、大名及武士都受到幕府控制,他們難以擁有政治發言權,政治透明度無法彰顯。

其後不久,新政府又設立最高權力機關太政官,下設太政大臣以及分別負責立法和草擬政令的左右兩院,並且太政大臣下還設置了大藏省、外務省及工部省等,權責進一步明確和細化。

到了1885年,維新政府將現有體制改為內閣制,並在4年後通過的明治憲法中得到確認。與此同時,該憲法還設立國會,以對有關事務進行審議,這種歐式政治制度進一步彰顯了明治政府處理行政事務的民主化。

由武士革命一手締造的明治政府,一方面借鑑西方治國理政經驗,一方面對幕府進行根本性改造,由此形成具有自身鮮明特色的政治制度,打破了幕府時期將軍獨攬大權、獨斷專行的局面,權責分明,分工明確,民主化、透明化盡顯,其合法性也就不言而喻。

幕府時期下級武士不被待見,為何他們能夠建立起合法的明治政府?

打破世襲制及唯家世論的用人制度,改為考試擇優錄取

德川時代,由於幕府實行等級制和世襲制,高官厚祿大都被中高級武士霸佔,包括下級武士在內的底層民眾很難實現自己的抱負,即便不少下級武士學問深厚,有著強烈的出仕慾望,但礙於家庭出身卑微,也只能懷才不遇,生不逢時,望塵莫及。而這正是他們要揭竿而起,推翻幕府統治的一個重要原因。

明治政府建立後,在用人制度上做了有力改革,恢復日本奈良、平安時代的考試製度,唯才是舉,任人唯賢,不過區別在於以往實行的是科舉考試製度,而今實行的是新式考試製度。

1887年,明治政府規定國家各部會人才選拔必須經過嚴格的考試,而早在1872年,政府就出臺了"四民平等"之策,這意味著不僅武士可以通過考試成為國家棟梁之才,其他如農民、工匠及商人等亦有機會脫穎而出,實現華麗轉身,開啟逐夢之旅。

幕府時期,眾多人才因為家庭出身而被埋沒,等級制度和世襲制度如同套在有才學之人脖子上的枷鎖,讓他們空有一身抱負而無法施展。那些碌碌無為之徒卻能憑藉顯赫的家庭背景,堂而皇之地登上高官之位,享受國家優厚待遇,不能不令人義憤填膺。

而今大家平等相待,都有機會參加考試,成為國家需要的有用之人,這種考試製度所折射出來的明治政府合法性和公平性,要比德川幕府時期無需考試,僅憑家世來衡量要優越的多,人們由是對新政權抱以擁護的態度,也就在情理之中。

幕府時期下級武士不被待見,為何他們能夠建立起合法的明治政府?

結語

歷史上每一個新政權的出現都會展示自身的合法性,以求得社會的擁護,從而保持長盛不衰。德川家康取得政權後,為彰顯幕府統治合法性,雖自認為功高蓋世,與聖人無異,但依然要去拜謁天皇以獲賜徵夷大將軍頭銜,因為天皇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政治象徵,是無可辯駁的合法存在,是天子,而有了天皇賜予的將軍稱號,德川氏就可以名正言順地行使治理國家的權力。

當然,家康及其後人為強化統治合法性還進行了自我神化,並從各種宗教教義中尋找具有說服力的哲學訴求,經過包裝、粉飾,德川幕府的統治故而能夠歷經二百年而不倒,若不是西方列強敲開日本的國門,驚醒了有識之士,恐怕其統治還要延續很長時間。

然而,歷史的腳步總不會停止,只有幕府統治經不住考驗才會在時代大勢中陷入危機,各地勤王志士抓住機會,套用德川家康的做法,打著"尊王攘夷"的旗號,掀起了武士革命的風暴。由於革命始終與天皇不離不棄,使得倒幕運動風起雲湧,如火如荼,最終迫使將軍辭職,幕府垮臺,而其建立的明治新政府因革命過程中一直得到天皇的支持而具有難以辯駁的合法性。

幕府時期下級武士不被待見,為何他們能夠建立起合法的明治政府?

但明治政府的合法性不僅僅體現在所建立的政權是以天皇為核心的中央集權政治制度上,其權責分明的官僚機構、平等公開透明的考試製度,都給其合法性增色不少,正因為具有德川幕府無可比擬的優越性,才會使得明治政府在短短二三十年時間就讓日本脫胎換骨,舊貌換新顏,難怪英國學者巴茲爾·霍爾·張伯倫(Basil Hall Chamberlain)在日本生活18年後於1891年揮毫寫下這樣的話語,"一個人若活過近代日本的過渡階段,他會有一種與眾不同的老邁感,因為他目下完全活在一個現代世界……那些親愛的老武士曾引領我進入日本語的神秘領域,當時梳理的是辮子,身上帶著兩把刀。這些封建遺風現在已經沉睡在涅槃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