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四鎮,其中三鎮取名與霍去病有關,一鎮被霍去病徵服

公元前121年,年輕氣盛卻又雄才大略的漢武帝不堪忍受匈奴一次次的侵擾與掠奪,也為了彰顯大漢王朝的國威,派年紀輕輕的驃騎將軍霍去病赴隴河西走廊地區抗擊匈奴。霍去病採用誘敵深入等先進的作戰策略,大敗匈奴,使河西走廊地區正式歸入了西漢王朝的版圖之內。匈奴已成為歷史,但如今的河西地區也有著自己新的生命力,是我國“一帶一路”戰略中的要塞之地,已非昨日可比擬。

河西四鎮,其中三鎮取名與霍去病有關,一鎮被霍去病徵服

河西走廊是夾在烏鞘嶺、祁連山、阿爾金山等山脈之間,形狀像一條走廊,在黃河的西邊,所以稱為河西走廊。漢武帝便派大將軍衛青,也就是自己的小舅子,以及年輕卻具備軍事謀略的霍去病先後抵禦匈奴,終於趕走了匈奴,邊疆區域不再發生搶奪,百姓過上了安穩的生活。漢武帝也因此在歷朝歷代皇帝中成為雄才偉略的代表,霍去病也因此得名。

河西四鎮,其中三鎮取名與霍去病有關,一鎮被霍去病徵服

作為河西四郡第一站的“武威”,古稱涼州,因漢武帝及霍去病將軍的“武功軍威”而命名。那個充滿傳說的高僧鳩摩羅什就曾在武威宣揚佛法,與人辨經。這裡也建有羅什寺塔,供遊人遊覽,感受和回味當年的歷史,如今關於鳩摩羅什的傳說都避不開武威。“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我們現在都能感受到幾分霍去病徵戰河西地區的豪邁與蕭瑟。

河西四鎮,其中三鎮取名與霍去病有關,一鎮被霍去病徵服

張掖,古稱“”,曾經被匈奴的右賢王佔領,祁連山境內有大片的草原地帶,非常適合遊牧民族休養生息。山頂有皚皚白雪,被民國時期曾任清華大學校長的羅家倫評價“不望祁連山頂雪,錯把張掖當江南”。霍去病趕跑匈奴後,取“張國臂掖,以通西域”之意,設置了張掖郡,有了金張掖、銀美譽。如今的張掖發展一片大好,這其中就有霍去病的功勞。

河西四鎮,其中三鎮取名與霍去病有關,一鎮被霍去病徵服

“酒泉”的得名更是有一段有趣的傳說,傳說霍去病在河西地區的玉門關外作戰時,常年不回家,有一次打了勝仗,漢武帝就賜了他一罈酒。霍去病認為打勝仗是所有將士共同的努力,就把這壇酒全部倒在了一潭泉水之中,和全軍的將士一起分享,緩解思鄉之苦。當地也就得名“酒泉”。如今的酒泉,還承擔著我國衛星發射等重要任務。

河西四鎮,其中三鎮取名與霍去病有關,一鎮被霍去病徵服

敦煌,很多人可能知道敦煌,知道敦煌壁畫,知道莫高窟,但可能不知道敦煌在甘肅,不知道敦煌也是河西四郡之一,是曾被霍去病徵服,才開始納入我國的版圖之中。如今的敦煌雖不復當年的繁盛,依然吸引著世界各地的遊客前來遊玩,為我國研究西北少數民族、宗教、文化、政治、經濟等各方面的問題保存了大量的文獻典藏。

河西四鎮,其中三鎮取名與霍去病有關,一鎮被霍去病徵服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是古人對西域邊疆的直觀景象與悲涼之感,如今的河西四郡以及河西走廊地區早已一派欣欣向榮。年僅24歲的霍去病在長年奔波與征戰中積勞成疾,不幸英年早逝,徒留後人對他的惋惜與懷念,但他建立的這萬世功業卻造福這中華子孫後代。如今這些城市都在以自己的方式紀念著這位英雄,如酒泉公園內就有“霍去病西征大型群雕”,大型歷史古裝情景劇《回到張掖》中就有“霍去病徵戰河西”的表演,可謂出神入化地再現了當年的情景;就連霍去病沒有去過的蘭州也在五泉山公園裡設置霍去病的雕像,供世人遊覽紀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