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培養微型盆景市場怎麼樣?

mz美麗家園


“枝無寸直,一寸三彎,疏處可走馬,密處難透風。一枝見波折,二枝分長短,三枝講聚散,多枝露有藏’’。一景成之日,耗功十年久!不怕剪錯枝,就怕立錯位:丈山、尺樹、寸馬、分人。造物成形妙畫工,地形咫尺遠連空……為盆景藝術的生命力精髓。



盆景市場發展的根基在於“居住”環境與消費力的高低:深宅大院、亭臺樓閣無大盆景難彰顯“大氣與尊貴”的氣氛託襯之精;古有“皇宮相府大宅院,大盆大景撐門面”之說,今有“有錢買沒地養”之嘆!時下以樓房居位的現狀,動輒過萬不奇的大盆景自然隱退於時代,代之的是小蝸居、書房、辦公室到處可見的微盆景,不佔地、可怡情,適者生存。


大盆景的興起,引起生態環境破壞:百年老樁、奇根異身的市場風讓以利求生存的愛好者瘋狂,一度出現有價無貨之境!隨資源的枯竭,小盆景市場有了發展機遇。

消費能力高低決定盆景市場動力。消費疲軟,消費者對所求產品要求以價廉物美為準。大盆景價高無市,小盆景則需攜帶方便,置不佔位。同時生產者銷售者的“誠信”、所售小盆景藝術審美、設計構思是否隨市求而動、為消費者需求與否有決定因素。

以消費力高低前瞻、產品前期市場調研、微盆景消費群體定位、消費群體追求之盆景風格走向診脈到位,是做好微盆景的前題。


閉花落雨


我想在我山東的一個三線城市做一家以微型盆景為主的實體店,也可以租一間帶院平房以工作室形式經營,前期為了保險起見我認為後者更加穩妥。我簡單的從以下幾個方面闡述我創業的動機,請各位知友不吝點評。

一、我認為創業初期階段不要把賺錢看的太重要,不過當下有句話說不以掙錢為目的的創業都是耍流氓,可是你認為掙錢的行業就一定會掙錢嗎?首先要自己感興趣,這樣才會把事業發揮到極致,我對山石樹木喜愛多年,而且本人也是美術專業出身對審美有一定的基礎。

二、中小型盆景專賣在我們當地還是空白,市區周圍的四個花卉市場都沒有專業做的,但是做多肉植物盆栽的很多,懂的人都知道這倆者沒有什麼可比性。我自己在網上淘過幾盆小品盆景我拿到花卉市場給營業多年的店主交流時都很喜歡也很好奇我是從哪購買的。很多店主都還不知道盆景這種東西可以網購(這也是一個優勢)。市場的空白即使受眾再少我覺得都很值得一試,而且現在都在講線上線下,我發現盆景這種不太適合網購的物品網上交易也非常普遍,居然整個三線城市沒有專營的店鋪。

三、觀察最近幾年的市場不難發現,各行各業都在變著法的創新,吃穿住行的水平也是一路拔高,為什麼前兩年多肉植物火了,不難發現大家都想提高生活的品味和趣味,興趣個性的釋放。人們是喜歡和愛好培養盆景的,並不是綠蘿發財樹等綠植能代替的,真正喜歡綠植的消費者不想買幾盆上檔次的盆景嗎?平時給親朋好友送禮物時也多有發愁,送盆賞心悅目的盆景不好嗎?買盆盆景給退休在家的老爸老媽肯定也會非常高興

四、如今人們都住進了高樓裡,弄幾盆稍微大點的盆景放陽臺就滿滿的了,我就曾經兩次給把領導家裡陽臺上的大盆景請到他們親戚的院子裡,而微型盆景一個陽臺放幾十盆都沒有問題,電腦桌上電視旁放幾盆也完全沒有問題。

五、盆景行業普遍老齡化,好多從事這個行業的都是年過半百的大叔,年輕人涉足的不多,我今年29歲,在信息傳遞如此發達的當下如果不斷學習,我敢說不出五年我也會變成此行業的資深老手,競爭壓力也會比從事其他行業小很多。我目前已經在網上倒買倒賣小型盆景了,全國各地的朋友感興趣的很多,也認識了很多一二線城市的朋友他們反映在當地都有專業做中小型盆景的店鋪,大城市提前進入到後工業時期更懂得享受和提高生活品質,目前網上銷售算是創業前期的市場調查吧。

最後忘記說產品的價格定位了,初期就以一二百元之內的盆景為主,後期可適當的拉大盆景的差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