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耕地地力保護補貼政策宣傳

一、補貼對象及範圍。平南縣域內所有擁有耕地承包權的農戶。農戶已流轉給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植大戶等經營主體的耕地,補貼資金仍直接發放給承包耕地的農戶(流轉合同中有明確約定的除外)。對已被非農徵用、退耕還林、挖塘養魚、畜禽養殖、發展林果業、綠化景觀建設、成片糧田轉為設施農業用地等已改變用途的耕地,以及長年撂荒地、佔補平衡中“補”的耕地質量未能通過驗收確認的耕地不屬於補貼範圍。對於一年生草本的果品類作物,如種植西瓜、草莓等作物對耕地質量不造成影響的,可以予以補貼。但多年生或木本的果樹、茶葉等不予補貼。享受補貼的農戶應承擔耕地保護責任,做到耕地不撂荒、不改變用途、地力不降低。

二、補貼依據。農戶補貼面積以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面積為依據,因各種原因尚未確權到戶的耕地,可仍按上年補貼依據給予登記和補貼。縣內同一年度執行統-補貼面積依據和補貼標準。

三、補貼標準。2020年自治區下達給平南縣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資金為6630萬元,每畝享受的補貼標準為自治區下達給平南縣的補貼資金加上2018-2019年結餘資金除以全縣核實的總補貼面積。同一年度在縣域內執行統一的補貼標準。

四、補貼發放。用於耕地地力保護的補貼資金,實行專賬管理,並通過“一卡(折)通”直接補貼到戶,補貼資金項目名.稱為“耕補”。

五、補貼用途。為引導農民加強農業生態資源保護,自覺提升耕地地力保護,各鄉鎮(街道)要創新方式方法,以綠色生態為導向,提高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水平,補貼資金應引導農民主要用於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自覺減少農藥化肥施用量,用好畜禽糞便,多施農家肥;二是鼓勵有效利用農作物秸稈,通過秸稈還田青貯發展食草畜牧業,禁止焚燒秸稈,控制農業面源汙染;三是大力發展節水農業,推廣水肥一體化等農業綠色產業發展的重大技術措施,主動保護地力;四是鼓勵深松整地,改善土壤耕層結構,提高蓄水保墒和抗旱能力。

六、嚴格獎懲措施。一是大力鼓勵和引導農戶保護和提高耕地地力,對推廣稻田冬種綠肥、秸稈還田等技術的農戶,可視情況適當提高這類耕地的畝均補貼標準,最高補貼標準不能高於250元/畝。二是要將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與加強環境保護及防止面源汙染相結合,對露天焚燒秸稈或違規使用不合格肥料、禁限用農藥等投入品,受到生態環境、農業農村等相關部門處罰的生產者,取消其當年或下一年補貼資格。三是必須如實填報補貼面積,不得弄虛作假。對弄虛作假、擠佔、截留、挪用和套取補貼資金等違規行為,依法依規進行嚴肅處理。建立農戶個人誠信記錄,對騙取和套取補貼資金等行為記入個人失信記錄;對失信者,視情節可取消其當年及今後兩年補貼資格。

七、時間節點。4月13日前各農戶到轄區村社區聯繫申報,4月20日前各村社區公示補貼面積,為期7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