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誰來買(賣給誰)
2、怎麼賣
3、怎麼生產
對於當前的情況,無論是第一、第二、第三產業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產能過剩,尤其是第一第二產業,群眾基礎好,短時間內能夠形成比較大的生產力,特別是農業,農產品上市有極大的季節性,集中性強,相當的容易形成產能過剩,又絕大部分屬於鮮活,儲存、銷售的週期性短,無形之中增加了生產單位的風險,影響著從業人員的效益以及積極性。
所以我將從以上三個方面談一下自己的認識:
一:誰來買(賣給誰)
個人認為這是其中最關鍵的一步,相當於頂成設計;
我們的目標受眾到底是誰?
消費能力>消費需求
誰會最終數鈔票替我們埋單?
是中間商(販子)嗎?販子在農產品的日常流通過程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也是矛盾的集中爆發點以及農戶情緒的發洩點,但是我也想替販子們說句話,事物存在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以及存在的價值,因為我們都是這個利益鏈條上的一環;最終還是要到終端消費者那裡,怎麼更好的服務好他們,這是我們要共同思考的問題。
我們的精確定位群體是誰?
隨著80、90後甚至00後逐步成為社會消費的主力軍,這三個年代人員的一些消費習慣,這些都值得我們繼續深挖跟細分。
他們的消費需求以及特點?
快節奏、及時性、場景消費、衝動消費
二:怎麼賣
商品的流動方向
產品——流通——終端;
把這麼多的彎彎繞繞簡化下來也就主要是這三個環節,如何讓產品又好又快的到達終端消費者手上,隨之而來的就是誕生者例如:團購、拼購、社區、社群、網絡線上等等,但是由於淡水農產品的特殊性,暫時只能有少部分的品類可以通過這樣的模式 例如:蝦 、蟹
生產中,我們難免都會聽到說拒絕中間環節(二手車行業更是如此),仔細一想這其實就是個偽命題,中間環節永遠都會存在,就看誰來扮演這個角色。
三:怎麼生產
至於怎麼生產很大程度上這屬於“術”的範疇,確定好生產對象,並尊重生產對象的客觀規律,按部就班,循序漸進,還是會取得比較好的效果。
閱讀更多 養殖相對論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