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綿狀血管瘤深入腦幹 三博專家為生命中樞“排雷”

看東西重影,頭痛頭暈、走路還得要攙扶……2個月前,51歲南陽周女士就是因這些症狀就醫被診腦幹出血,在當地醫院只做了近一個月保守住院治療後,才發現導致腦幹出血的元兇是在腦幹部位長了海綿狀血管瘤,海綿狀血管瘤已反覆出血,手術切除已經迫在眉睫。

腦幹素有“手術禁區”之稱,這個海綿狀血管瘤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兇險,在世界範圍內,大多數醫生都因恐懼而避開腦幹部位的切除術。近日,首都醫科大學三博腦科醫院神經外科七病區吳斌教授團隊就迎難而上,為周女士實施了腦幹內海綿狀血管瘤切除術,手術團隊小心穿過神經傳導束之間的間隙,深入腦幹,全切直徑2.5cm大小的海綿狀血管瘤,為其生命中樞成功“排雷”。與術前相比,術後患者表情、肢體、語言等功能均未受損,目前已順利出院。

棘手的腦幹海綿狀血管瘤出血

今年1月中旬,剛從廣東務工回到河南南陽老家的周女士被緊急送到南陽某醫院。入院時,患者左下肢無力,伴視物重影,左臉麻木,急行頭部頭部CT發現中橋腦偏右出血。醫院行脫水、補液、神經營養等保守治療後,症狀有所緩解。當地醫院又給周女士安排頭顱磁共振檢查發現橋腦內海綿狀血管瘤導致腦幹內出血。

大腦海綿狀血管瘤是一種腦血管畸形性疾病,腦海綿狀血管瘤患者最為擔心的問題之一是該病會反覆出血,引起重要功能喪失。但位於腦幹的海綿狀血管瘤的手術治療並沒有那麼簡單。如果說大腦是全身的司令部,腦幹就是司令部的總司令。因為腦幹既是上下神經通路的咽喉部位,也是意識、心跳、呼吸的生命中樞,還是一些神經功能的“指揮部”,功能主要是維持個體生命,包括心跳、呼吸、咳嗽咳痰、吞嚥發音等重要生理功能,還是大腦與脊髓聯絡的必經之道,包括四肢的感覺與運動等。手術稍有不慎將會導致腦幹損傷,手術存在著很大的風險和挑戰度,被醫學界稱為手術的“禁區”。

由於腦幹海綿狀血管瘤的手術難度大,對醫生的專業要求極高,當地醫院無法完成如此高難度高風險手術,建議周女士轉上級醫院就診。周女士一家人多方打聽,絕望中的家屬找到了首都醫科大學三博腦科醫院神外七病區吳斌教授。吳斌教授領銜的神外團隊是處理神經外科各種疑難複雜問題的佼佼者,在很多方面都有獨到之處。

周女士入院後,吳斌教授立即組織科室楊慶哲副主任醫師、崔剛副主任醫師等組成的治療團隊反覆研究論證了周女士的病情,聯合影像科、麻醉科等多學科會診並提請科室討論後認為:這是一例複雜的腦幹海綿狀血管瘤,與重要的神經中樞關係密切。綜合評價病變的臨床特點,手術切除是唯一的根治方法。但該部位手術風險極高,術後很大可能會導致嚴重致殘、甚至致死。這種手術是神經外科風險和難度最大的手術之一,需要高超的神經外科技巧。

勇闖“手術禁區”巧除腦幹血管瘤

看著家屬的急切的眼神和期待和病床上週女士痛苦的表情,吳斌教授決定為周女士挑戰這個“禁區”的手術。這次手術的難點在於:切口的選擇,如何降低顱內壓力以便顯露,如何儘可能顯露病灶區域,如何既完全切除血管瘤和積血、又減少對周圍腦幹結構及神經的損傷,如何避開顯露路徑上的血管等等,吳斌教授團隊都做好預案。

患者的血管瘤在橋腦偏右位置,手術需要從右顳枕入路進入,途中要經過大量密佈的傳導束和神經纖維。為確保手術安全,除了常規的手術麻醉及護理協助團隊外,神經導航、神經電生理監測也迅速到位,為手術提供充分保障。首都醫科大學三博腦科醫院神外七病區副主任楊慶哲介紹,神經導航讓術者能夠清晰地看到病灶部位的實時變化,以及手術時器械進入的位置和深度,尋找最佳切入點和到達病灶部位的路線;神經電生理監測能在手術中實現了神經功能狀態的實時評估,減少了術中及術後可能出現的神經功能損害,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手術安全。

經充分的術前準備,手術如期進行。吳斌教授、楊慶哲副主任醫師共同主刀,崔剛副主任醫師從旁協助,在神經導航技術的引導下,吳斌教授團隊在高倍顯微鏡下每一步操作都小心翼翼,先將陳舊積血清除,到達腦幹海綿狀血管瘤位置。切瘤也非常講究技巧,要避開了腦幹中的一些重要神經核團、傳導束,切得少了術後療效差、易復發,切得多了則容易出現神經損傷,出現併發症甚至危及生命。這中間每一步都要萬分小心,一旦有所損傷,將有可能造成難以挽回的後果。最終,憑藉著多年的經驗,吳斌教授團隊成功地將直徑2.5cm海綿狀血管瘤從腦幹裡分塊切除。術後,周女士未出現呼吸循環障礙、肢體障礙等併發症,生命體徵平穩。經CT/MRI複查結果顯示:周女士腦幹海綿狀血管瘤已被完全切除。

海綿狀血管瘤深入腦幹 三博專家為生命中樞“排雷”

發生劇烈頭痛需警惕

很多都在疑問,腦海綿狀血管瘤是腫瘤嗎?其實,此“瘤”非彼“瘤”,腦海綿狀血管瘤雖然也叫“瘤”,但它實質是一種血管畸形,是由眾多薄壁血管組成的海綿狀異常血管團,剖面呈海綿狀或蜂窩狀,所以也叫“腦海綿狀血管畸形”。

由於海綿狀血管瘤血管結構不同於正常血管,非常脆弱,容易破裂出血。但其發病比較隱匿,早期往往沒有症狀,多在成年後發病。有家族史的人群要提高警惕,進行必要的篩查。相關資料顯示,目前全球約有1800萬~2200萬腦海綿狀血管瘤,發病率為0.4%~0.5%,通俗點來說就是200人口中有1個人可能存在。

楊慶哲介紹,海綿狀血管瘤多發於大腦半球、腦幹和脊髓,一般表現為反覆出血形成小血腫,繼而變成疤痕樣,鈣化,血管增生,然後再出血,如此反覆。發生於大腦半球者,症狀以頭痛、癲癇多見;發生於腦幹者,常引起神經功能缺失,可表現為眼瞼下垂、複視、活動障礙等,嚴重者昏迷;發生於脊髓者,影響行走功能。

吳斌教授提醒,若反覆癲癇發作,或突然發生劇烈頭痛、眼瞼下垂者應儘快到醫院就診,做頭部核磁共振或CT檢查就能及時發現海綿狀血管瘤或其他腦部病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