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方舱医院真神奇》创作者的一封回信——您这个宣传,跑调了

给《方舱医院真神奇》创作者的一封回信——您这个宣传,跑调了


前些日子,

我的朋友圈被一个“儿歌”刷屏了,

批评电影、歌曲、语言类节目的,

我见得多了,

但是那么多人跑去痛批一个儿歌,

我还是真是第一次见到,

一开始我还很好奇,

这么一帮成年人,

为什么跑去批评一个儿歌,

我好奇打开了这个儿歌的视频,

看完了之后,

我就理解为什么这首儿歌挨骂了。


给《方舱医院真神奇》创作者的一封回信——您这个宣传,跑调了


熟悉我们的老朋友都知道,

我们很少批评别人,

因为我们自己也在奋斗,

深知做出点成绩有多么艰辛,

谁又能保证自己做什么都不出差错?

所以我们都以鼓励和赞扬为主,

但是看过这首儿歌之后,

我觉得我们有责任站出来,

说一些“忠言逆耳”的话了,

不然这个风气,可能会被带歪。

以下是这首儿歌的视频,

在各位观看之前,

我必须要提醒一下,

您有可能会产生某些不适,

这话也并不是我们说的,

因为,已经有太多人产生不适了。

给《方舱医院真神奇》创作者的一封回信——您这个宣传,跑调了


看完之后,不知道您作何感想呢?

我们来看看网友们发表了怎样的评论。

给《方舱医院真神奇》创作者的一封回信——您这个宣传,跑调了


给《方舱医院真神奇》创作者的一封回信——您这个宣传,跑调了

也有一些搞笑的评论和吐槽。


给《方舱医院真神奇》创作者的一封回信——您这个宣传,跑调了

给《方舱医院真神奇》创作者的一封回信——您这个宣传,跑调了

给《方舱医院真神奇》创作者的一封回信——您这个宣传,跑调了


网友们刚吐槽完,

各大官媒也陆续发表了评论。


给《方舱医院真神奇》创作者的一封回信——您这个宣传,跑调了

给《方舱医院真神奇》创作者的一封回信——您这个宣传,跑调了


这措辞不可谓不严厉了,

面对官媒这样的批评,

以及全国网友吐槽的声浪,

不得不说作者是勇敢的,

他真的站出来回应了,

而且还说的头头是道。

这位叫做蒋军荣的主创,

接受采访的时候是这样说的,

首先,他说,

没想到网友会觉得这首歌“不合适”。

“现在好多地方都清零了,

(没有新增确诊病人),

我们不需要拿出一点乐观主义精神吗?

不需要拿出更好的心态来吗?

春天来了,人性永远是向着美好的。”

接着,他说了这样一番话,

“歌曲是一首儿歌,

小孩子的世界和大人完全不同,

成人之间可以谈苦难,

但不应该把苦难塞给小孩子。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他举了个例子:

比如一个医生妈妈出征的时候,

对她的小孩子说,

自己是去当奥特曼打怪兽,

这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说话。”


给《方舱医院真神奇》创作者的一封回信——您这个宣传,跑调了

接着,他反问了记者,

我们应该守护小孩子的童心,

难道我们要把苦难塞给他们?

他能够理解苦难吗?

我们难道要生活在悲观中吗?

乐观主义难道就是对英雄不敬了吗?

他认为,自己是站在孩子的立场说的,

他的作品没有任何问题,

之所以大家觉得有问题,

是因为批评的人都是外行,

不理解儿歌创作是怎么回事。


给《方舱医院真神奇》创作者的一封回信——您这个宣传,跑调了

主创人的言论在网上传来了,

不少网友看完了之后发现,

“好像是有一些道理啊”,

甚至觉得他说的挺对的,

这就是这篇文章诞生的原因,

我们不想让不正确的言论,

误导那么多的读者。

这句话看上去还是很有说服力的,

那么他究竟错在哪里呢?

我来带着大家一点一点分析。

歌颂那里的环境、氛围,

歌颂医生护士,

歌颂医患关系,

培养孩子爱国家,爱医生,

这些当然是正确的,

但是他犯了一个根本的错误,

他在歌颂的时候撒谎了。


给《方舱医院真神奇》创作者的一封回信——您这个宣传,跑调了

面对孩子,

我们当然不能把苦难和盘托出,

但这和美化、粉饰苦难,

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

其实,利用这件事教育孩子,

角度简直不要太多,

比如,医生叔叔护士阿姨,

在前线加班加点,非常辛苦,

他们自己也有被感染的风险,

他们也有家人和孩子,

那么是什么让他们,

这么勇敢地坚持下去呢?

首先,他们具备责任感。

哪怕是面对困难甚至面对危险,

既然我是这个职业,

就有在治病救人的义务,

当兵的不能临阵脱逃,

医生同样要坚守岗位。

以后当你长大工作的时候,

可能没有机会当英雄,

但是不迟到,不早退,

不骗领导,认真负责,

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比别人都好,

这就叫做责任感。

其次,爱国。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

每个人都要站出来作些什么,

医生在疫情期间加班加点,

治病救人,发光发热,

就是最好的爱国,


你长大了,也要热爱国家,

做一个光荣的爱国者。


给《方舱医院真神奇》创作者的一封回信——您这个宣传,跑调了

最后,医生是一个崇高的职业。

扶危解困,治病救人,

每个医生在毕业时候,

都要宣读“希波克拉底誓词”,

接下来介绍一下希波克拉底,

再介绍一下孙思邈的《大医精诚》,

顺便还给孩子涨涨知识!


给《方舱医院真神奇》创作者的一封回信——您这个宣传,跑调了

您看,我随口举例,

就有这么多角度潜移默化孩子,

为什么放着这些好的角度不用,

偏偏要去欺骗孩子呢?

如果孩子将来长大了,

您说,他们会不会觉得,

您这位儿歌创作者是个骗子呢?

其次,那个歌词,

如果不告诉我是哪里的话,

我还以为哪儿开联欢会呢,

有一位网友是这么吐槽的。


给《方舱医院真神奇》创作者的一封回信——您这个宣传,跑调了

这就是他第二个重大的问题,

他在消解苦难,

孩子听完这儿歌,

还以为医生护士在那玩呢。

好比说,你赞扬革命先烈,

你可以说他英雄无畏,不怕困难,

但你不能说他手撕鬼子,

不能说他扔个手榴弹炸毁了飞机。

什么叫做英雄?

英雄的一个组成要件,

就是他能经受住一般人,

经受不了的苦难,

黄继光、邱少云,

他们面对的苦难,

是一般人根本不敢去面对的,

如果你消解了苦难,

英雄本身也就不存在了。

作者并不明白这个道理。

他这不是在歌颂英雄,

他这甚至可以叫做高级黑。

更何况,

这是个死亡上千人的国难,

还有很多人沉浸在,

家庭破碎的巨大伤痛中,

就算不过分突出苦难底色,

也不能写“笑声传遍九大洲”,

这种极其过分的歌词吧?

这叫乐观主义吗?

这难道不是“轻佻”吗?

这难道不是“不合时宜”吗?


给《方舱医院真神奇》创作者的一封回信——您这个宣传,跑调了

这就好比,参加葬礼的时候,

您跟人家说,

“啊,人都入土为安了,

活着的人接下来要乐观起来”

然后,

您在坟前给大家蹦了个迪。

话是难听了点,

但您此刻的所作所为,

和坟头蹦迪没有什么区别。

第三点,

“小孩子不理解什么是苦难

守护小孩子的童心

不能把苦难塞给他们”

这句话,本身就是个伪命题。

小孩子绝对是理解苦难的!

好比说,今天妈妈不给我买玩具,

刚才爸爸打了我屁股一巴掌,

老师在班里批评了我,

这些对于孩子来说都是苦难,

没有人可以脱离苦难生活。

而我们大人要做的是,

用正确方式方法让孩子理解苦难,

再引导孩子正确面对苦难。

比如说,我再举个例子,

我们可以跟孩子这样讲,

你看,祖国本来发展得这么好,

就因为这个疫情爆发,

大家都没办法工作,

国家的发展一下子就遇到困难了。


给《方舱医院真神奇》创作者的一封回信——您这个宣传,跑调了

你看,国家什么都没有做错,

但是还是避免不了遇到困难,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

你什么都没做错也会遇到苦难。

想做一个成功的人,

那就一定会遇到很多很多困难,

比如说你学习,

你会遇到不会做的题,

你明明都会但是却考砸了,

你可能会很难过,你可能会想哭,

可能觉得自己很委屈,

但其实这些是必然的,

并不是因为你倒霉,

每个人都是这样的。

所以,苦难是很正常的事情,

无论发生什么,不要心态崩溃,

只是做该做的事情,

坚持下来你会发现,

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

你看,国家遭受这么大的疫情,

也都能化险为夷,

你那点小困难小挫折,

坚持一下就能成功啊!

因势利导,火中取栗,

给孩子一个正确的奋斗观,

明明也是一个很好的角度。

给《方舱医院真神奇》创作者的一封回信——您这个宣传,跑调了


但这位作者不是这样的,

他是让孩子觉得:

“根本没有苦难这回事”,

他可能忽略了孩子是会长大的,

他把孩子包裹得严严实实,

在这样的教育下长大的孩子,

三观一定是残缺不全的,

这样的孩子,

将来你要他如何去面对挫折呢?

最后一点,

这位作者口口声声说是为了孩子,

但我看他自己都没有尊重孩子,

这位小朋友这次出镜,

对于这个孩子个人而言,

是一件在网络上露脸的大事情。

但是主创团队给孩子化的妆,

完全是“不负责任”的,

明明是独唱,拍近景,

画的却是集体的舞台妆。

根本没有仔细观察孩子的五官,

也没有想过,

怎么突出孩子清新活泼的一面,

大白脸,粗眉毛,

鲜红的嘴唇,闭着眼画,

这个妆搞不好一分钟就画完了,

甚至,有网友如此评论。

给《方舱医院真神奇》创作者的一封回信——您这个宣传,跑调了

更不要说您给这位孩子,

设计的动作和表情,

一个子虚乌有的主题,

您却要求孩子抒发情感,

摆出露八颗牙齿的假笑,

还要做一些北朝鲜儿歌一样的,

浮夸、虚假的肢体动作,

完全抹杀了孩子的天真和可爱。

您确定您把孩子当人,

而不是一个宣传工具吗?

您觉得外国人看到这样的作品,

会怎么看待我们中国人呢?


给《方舱医院真神奇》创作者的一封回信——您这个宣传,跑调了


是的,这位儿童,

可能已经留下极大的心理阴影,

可能身旁的同学邻居都会笑话他,

您的这一个举动,

恐怕已经影响这个孩子的一辈子。

您口口声声说为了孩子好,

但您对您的小歌手都如此缺乏尊重,

我根本不能相信您回应的那些,

真的是您的真心话吗?!

实话讲,

我对创作者的盲目自信,

表示非常的不理解,

明明受到那么多群众、官媒,

以及业内人士的批评,

如果你创作者能认真反思一下,

也就算了。

但很可惜,您还认为自己是对的,

错的是我们,是大家,

是每一位批评者,

这位创作者的固执己见,

是让我最无法理解的地方,

抱歉,

我只能认为这是“嘴硬”。


给《方舱医院真神奇》创作者的一封回信——您这个宣传,跑调了


儿歌明明是那么美好的艺术形式,

我们每个人都是听着儿歌长大的,

所以在此殷切希望,

不要再有这种充满形式主义,

劣质、丑陋的儿歌出来了,

也希望家长在和孩子相处的时候,

无论是听儿歌,看绘本,

都能擦亮双眼,

选择那些真诚、艺术水平高,

传递正确价值观的作品,

所有虚假的,空洞的,

连创作者自己都不相信的艺术,

就请不要再拿出来毒害孩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